“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睂дn(也稱導入)是一堂課的開始,旨在引起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的一種教學行為。導課設計得好,就會迅速“激活”學生,更有效地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這里介紹幾種常見的導課方法。
一、刺激學生求知欲,設“疑”導入
每節(jié)課的開始,學生的思維處于比較松散的階段,設“疑”導課,可以快速地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迅速進入臨戰(zhàn)狀態(tài)?;瘜W學科的特點,決定了設置疑問的方法可以有很多。比如:利用新聞報道設“疑”導入,即根據(jù)近期內的一些新聞報道導入新課。這種導入新課的方法的優(yōu)點是:信息具有時效性,又結合了生活實際,一下子就激起了學生探索的欲望,為下面學習知識作了較好的鋪墊。例如:一次上公開課,課題是《苯酚》,課前我也精心設計了許多導入新課的方法,都覺得不盡如人意。在瀏覽網(wǎng)頁時,突然看到新華網(wǎng)上的一則報道《苯酚外泄,數(shù)千學生急撤》,再一看新聞的時間:是十幾天前的,而且還帶有圖片,新聞的最后還講了一下苯酚的物理性質和危害。我心里突然一亮:多好的引入!課堂上一定會吸引學生,而且學生通過閱讀這篇報道,會感悟到:化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如此密切!還可以讓學生從報道中查找苯酚的有關性質,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質。課堂上我用了這篇報道后,不出所料,課堂上學生聚精會神,都急切地想知識苯酚到底是什么東西,它的外泄為何會有如此嚴重的后果。
二、巧設實驗,激“趣”導入
興趣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催化劑。實驗是化學學科的基石。在課堂的引入中,如果我們能設計一些“趣味小實驗”來導入新課,則會一下子扣住學生的心弦,使課堂上妙趣橫生,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習過氧化鈉時,先來一個趣味實驗:“冰棒點爆竹”。即取爆竹一根,引出爆竹引火線一頭,撒上一點干燥的過氧化鈉粉末,然后拿冰棒去接觸爆竹引火線。奇跡出現(xiàn)了,引火線很快燃燒并導致爆竹爆炸。這一實驗非常有趣,學生興趣很濃,就像一個謎面一樣,學生馬上想知道謎底,整節(jié)課學生的情緒一直很高漲。
三、利用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由舊知識引出新知識
知識是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我們在學習基本理論時,往往教材的安排是螺旋式上升的。比如:氧化還原反應的有關內容,第一次出現(xiàn)是在初中化學,從得氧失氧的角度去學習氧化還原反應;第二次出現(xiàn)是在高一,從電子轉移的角度又一次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第三次是在高二,教材上安排了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第四次是在高三,介紹了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等。教材內容的編排方法彰顯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雖然由舊知識導入新知識比較傳統(tǒng),但由于這種導入方法體現(xiàn)了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所以,在一些課的引入中恰當?shù)貞靡彩呛苡斜匾摹?/p>
新課的導入很重要,新課的導入方法也很多,教師在教學中要精心設計每一節(jié)課,首先就要根據(jù)教學內容設計好每一節(jié)課的導入,使新課伊始,課堂上就生機勃勃、興趣盎然。
(責 編 劉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