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教師高高在上,扮演著“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角色,其權威性不可動搖,而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很少有自由學習、主動學習的機會。這種僵化、刻板、拘束的教學模式無疑成了學生學習的枷鎖。而實際上,英語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學生的“學”而不是教師的“教”??频略浿赋觯骸坝行У恼Z言教學不應違背自然過程,而應適應自然過程;不應該阻礙學習而應有助于學習;不能令學生去適應教師和教材,而應讓教師和教材去適應學生?!庇⒄Z教學應該遵循語言發(fā)展的規(guī)律?!耙詫W生為中心”應成為英語教學的指導思想。那么,在課堂上如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呢?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學生的聽課習慣
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形成學生能力的廣闊空間。教師可以采用啟發(fā)講解、以舊引新、設疑激趣等方式創(chuàng)設自主探究的學習情景,激發(fā)學生探究學習的欲望。同時使學生明確探究目標,增強學習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為學習新知識作好準備。
由于教學模式的改變,學生的聽課方式也大不一樣。要通過各種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要轉變傳統的學生被動學習的方式,給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和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需要一種民主、平等的和諧環(huán)境,只有在民主、平等的環(huán)境下,學生的主體意識才會表現出來,其中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要尊重學生,要把學生看做與自己完全平等的個體,盡量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當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時,不是自上而下地給予,而是與學生一道去探索,和他們一道分享收獲的喜悅。要誠心誠意地鼓勵和信任學生,教師在課堂上要常對學生微笑,專心聽學生的表達。有句英語名言是這樣的:“Praise makes good men better, and bad men worse(好人越夸越好,壞人越夸越糟)”。因此,當學生回答問題較好時,教師要使用good,excellent, great, magnificent,wonderful, well done等贊美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及時的鼓勵和贊美。
三、在課下閱讀和聽力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
教學的意義首先應該是“教學習”,即讓學生知道怎樣學習,進而善于學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Learning To Be》(《學會生存》)一書中強調:“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蔽以谡n堂上經常給學生講解閱讀和進行聽力的方法,然后布置適合這些方法的閱讀和聽力材料讓學生練習。有時是他們自己選擇材料,每天閱讀15分鐘左右?,F在大部分學生已經養(yǎng)成了每天閱讀和練習聽力的習慣,不管我是否布置,他們總是能交上練習的材料。有的學生甚至外出也會帶上MP3聽英語。
總之,學校教育必須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不僅使學生學會,而且使學生會學。這不僅僅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需要,更是未來社會對各類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