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歧視是美國影視界歷久彌新的話題,不斷有作品來詮釋演繹它。最近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撞車》將對這一問題的探討推向了更深處。它的探討似乎已經(jīng)超越了種族問題,指向了更普遍的世界。導演保羅·哈吉斯憑劇本《神秘河》聞名全球。他的這部導演處女作再次顯現(xiàn)了他的天才。同《神秘河》一樣,哈吉斯再次為我們展示了深藏于人們內(nèi)心的深不可測的撒旦面孔。
★心魔的世界★
影片一開始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怨氣沖天的、地獄般的世界。
波斯雜貨店老板法哈德和女兒多麗到槍械商店買槍,被槍械店老板誤認為阿拉伯人,遭到了不禮貌待遇。本來就對種族歧視敏感的法哈德內(nèi)心的憤怒可想而知。帶著一肚子火回到自己的雜貨店,他發(fā)現(xiàn)門鎖壞了,于是叫來墨西哥裔修鎖匠丹尼爾修鎖。丹尼爾告訴法哈德,是門有問題,要求他換門。而敏感的法哈德卻認為丹尼爾想要騙他,雙方發(fā)生口角。丹尼爾沒得到工錢,帶氣離開。晚上,法哈德的店鋪被盜竊一空。保險公司認為責任在法哈德,不予賠償。而小店是法哈德的全部財產(chǎn)。敏感的法哈德立刻想到了丹尼爾。一天來所有的怨氣全部都集中在了丹尼爾身上。他從殘破的發(fā)票上知曉了丹尼爾的住址,第二天,他帶著新買的手槍到了丹尼爾的住處……
黑人青年安東尼和伙伴因為受到種族歧視而玩世不恭,兩個人以打劫白人車輛為生。這一天,他們打劫了洛杉磯地區(qū)檢察官里克和他妻子簡的車,他們的理由是:簡見到他們就下意識地躲避,這是對他們的侮辱。他們本想把車賣掉,可是半路上卻撞了一個韓裔美國人(他們認為是個中國人),車上沾了血跡,做贓車買賣的老板不肯收。他們又得重新去打劫。兩個人對自己的犯罪行為心安理得,因為他們自認為是正當?shù)?,其理由是,只打劫白人,不打劫黑人。然而,接下來他們打劫的卻是黑人電視導演卡梅倫……
白人巡警瑞恩希望能夠為久病的父親找到到更好的醫(yī)療救助,但負責相關事宜的黑人職員約翰遜卻拖沓推脫、漠不關心。瑞恩的滿腔怒火轉移到了正在回家的黑人夫婦卡梅倫和克里斯汀身上。平時就有種族歧視的瑞恩現(xiàn)在更是變本加厲。他不僅無端侮辱卡梅倫,還對其妻克里斯汀進行了性騷擾。在這轉嫁的報復行為中,瑞恩似乎找到了某種心理平衡。已經(jīng)步入美國中上層社會的卡梅倫了解和白人警察沖突的結果,因此他寧可忍受警察的侮辱。同時他也不愿意為了小小的沖突而毀了自己已有的地位和生活。但是這次遭遇不同以往,他們都無法釋懷。對卡梅倫來說,不僅傷害了他的種族尊嚴,更深深傷害了他的男性自尊。而克里斯汀不僅無法原諒警察,更無法原諒丈夫。面對警察的騷擾,丈夫不僅不保護她,反而向警察求饒。這使她無法再面對兩個人的婚姻。他們積郁的情緒等待著釋放??穫愒谂钠^程中又碰到了形形色色的種族問題,所有這一切積壓在一起,在他內(nèi)心形成了一座火山,隨時都會噴發(fā)。當安東尼他們打劫到他頭上時,他再也無法忍受。白人的侮辱已經(jīng)讓黑人苦不堪言,而黑人本身卻又自甘墮落、自相殘殺。他終于爆發(fā)了。滿懷怨氣的克里斯汀則遇到了車禍,在那里,她再次遇到了瑞恩……
遭到黑人搶劫的里克和簡回到家中,也是滿腔怒火。里克要進行競選,他需要黑人的選票,但偏偏黑人搶劫了他的車,而對黑人劫匪的緝捕勢必導致黑人對他的反感。里克真是左右為難。簡則是怒不可遏。簡平時就對一切事物莫名地惱火:她不滿女仆的工作,一年中已經(jīng)換了六個;她不滿園丁給草地多澆水;她氣憤洗衣店洗壞她的衣服;她對警察有意見;甚至對丈夫里克也大為不滿。任何事情在她那自我而又挑剔的眼中,都成了她發(fā)泄的對象。任何事情稍微違背了她的心意,她就氣不打一處來。車被搶劫后她回家就換鎖,但是僅僅因為修鎖匠丹尼爾的穿戴和紋身,就使她同里克大吵一通。終于,氣憤使她失去了平衡,她從樓梯上摔了下來……
同時,又發(fā)生了白人警察考克林與黑人警察相撞并槍殺黑人警察的事件。
★心魔的根源★
所有這一切交織沖撞在一起,就形成了導演所說的“撞車”(crash)。不過,我們仔細再看,就會看到,這里相撞的不僅僅是車。也許我們可以說,根本就不是車的相撞,而是種族歧視的沖突。確實,種族歧視貫穿于每個故事當中,它直接或間接導致了悲劇的發(fā)生。法哈德、安東尼、卡梅倫夫婦的怨氣就直接來自種族歧視。種族歧視不僅僅存在于黑人和白人之間,也存在于白人和亞洲人、白人與拉美人、黑人和亞洲人之間。更進一步說,只要是不同種族,就有可能存在歧視。為什么呢?當我們向人的內(nèi)心挖掘,就會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歧視的更深一層原因,那就是普遍的生存恐懼。正是在生存恐懼的基礎上,產(chǎn)生了對他人的敵視、偏見和排斥。生存恐懼又來自于哪里呢?那便是自我與世界的分離。當人的目光完全投注在自己身上時,他便將自己與世界分離出來。對自己的過度打量和關心便凸顯出了自我與他人的差異。在自我的目光下,他看到的不再是和諧與溫情,而是差異和陌生。和陌生感相伴隨的就是恐懼感,緊接而來的就是彼此的排斥和沖撞。人心中潛藏的這個自我就如同一個魔鬼,一旦被釋放出來,便肆行無忌、不可阻擋,它靜止的時刻就是在沖撞中產(chǎn)生毀滅結果的時刻:或者是自我的毀滅,或者是他人的毀滅,或者是共同的毀滅。人人心中都揣著這么一個魔鬼,如果它被喚醒,自我與他人的關系就處在一種緊張和敵視狀態(tài)中。他基本的生存情感就是怨恨。他用敵意的目光看待一切,對一切不合己意的事情都會莫名惱火。瑞恩、簡是這種情緒的典型代表。而種族差異不過是將這種敵意和怨恨變本加厲。當人們找不到自己惱火的具體原因時,很容易便將它歸結到種族這一因素上,因為種族差異是所有差異中最為明顯的。至此,我們就有些明白了,種族并不是矛盾產(chǎn)生的最終根源,但它卻是推動矛盾的最大因素。
現(xiàn)代社會對“自我”的放縱導致了人們敵意和怨恨的上升,而它又由于種族的因素再次升級。在美國這一各個種族大聚集的坩堝里,種族歧視表現(xiàn)得更為多元和嚴重。它使現(xiàn)代美國人的火氣遠高于其他國家?!蹲曹嚒肪褪窃谶@一大背景下的產(chǎn)物。因此,《撞車》不僅僅是描述幾起車禍那么簡單,它所反映的恰恰是美國的現(xiàn)狀。更進一步說,它反映的是世界的現(xiàn)狀,因為美國就是當今世界的一個縮影。《撞車》所展示的世界雖然有些夸張,但卻是對人們內(nèi)心情感邏輯的客觀演示。無論是歧視者還是被歧視者,無論是施害者還是受害者,都變得敏感焦慮、怨氣沖天。他們都覺得有充分的理由去報復、去發(fā)泄,他們也都在尋找宣泄的機會。內(nèi)心積郁的怨氣得不到宣泄,問題就得不到最終的解決。剎那間幾乎人人都成了魔鬼,準備用任何手段實現(xiàn)自己的正義。
有沒有消除這一魔鬼的辦法呢?能不能阻止人們陷入瘋狂的報復循環(huán)呢?影片告訴我們一個殘酷的答案:沒有。只有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那就是讓怨恨沿著自己的邏輯發(fā)展、結束。只有在災難性的沖撞過程中,怨氣才會得到消解?!蹲曹嚒返慕Y果又是什么呢?人們內(nèi)心那桀驁難馴的魔鬼能被清除嗎?
★心魔的消解★
隨著劇情的展開,各個矛盾都發(fā)展到了頂峰,劇烈的碰撞即將發(fā)生,其結果怎樣呢?導演的安排有些出人意料。
法哈德要開槍射殺丹尼爾時,丹尼爾那可愛的小女兒勞拉撲過去為爸爸擋了那一槍。法哈德頓時呆若木雞,如此殘酷的結果讓他難以承受,他憤怒的靈魂霎時失去了生命力,那一刻他似乎已經(jīng)死去。然而戲劇性的一幕出現(xiàn)了,勞拉竟然開口說話了,那顆子彈是假的!法哈德即將死去的靈魂又活轉回來,悲痛又轉化成了狂喜,只不過霎那間的生死交替,使他已經(jīng)無法駕馭自己臉上的表情了。經(jīng)歷了生死兩重天的法哈德已經(jīng)完全沒有了報復的念頭,那殘酷的一幕使他的靈魂驚醒。莫名而虛無的怒火與真實的生命和小女孩那天使般的笑容相比,簡直是一錢不值。他感謝小女孩給他的靈魂帶來的新生,他含淚笑著對女兒多麗說,小女孩是他的天使。
安東尼要搶劫卡梅倫的車,而正經(jīng)歷內(nèi)心煎熬的卡梅倫已將生死置之度外。面對安東尼的槍口,卡梅倫毫無懼色,他搶下安東尼的槍,將他痛打一頓。正在此時,警笛響了,兩人鉆進車躲避警察。但警車還是將他們攔住了。卡梅倫已經(jīng)不是昨日的卡梅倫,他不再任人宰割。面對警察的要求,即使是正當?shù)囊?,他也拒絕合作。怨氣已使他無法容忍任何的侵犯。他需要發(fā)泄,需要一場暢快淋漓的沖撞,哪怕是死于這種沖撞。眼看他和警察的暴力沖突不可避免。這時漢森警官出現(xiàn)了。那晚卡梅倫夫婦受到侮辱時,他也在場。正是因為不滿瑞恩的行為,正直的漢森申請解除與瑞恩的搭檔關系。他認出了卡梅倫,也了解他的感受,知道他現(xiàn)在極端敏感和憤怒,讓他讓步不可能,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警方讓步。所以,他勸退了他的同僚,盡量疏導而不是刺激卡梅倫。他沒有施加任何懲罰,讓卡梅倫得以平靜離開。在這場激烈的沖突中,卡梅倫也走到了生死的邊緣。按我們的推理,與怨恨的消解相伴隨的是一方或者雙方的消亡。而漢森的出現(xiàn)既使卡梅倫怨氣得消,也保全了性命。得以安全離開的卡梅倫靜下心來想想,自己剛從鬼門關走了一遭。當時不覺,當下則有說不出的后怕和懊悔。他的靈魂也經(jīng)歷了一個由死到生的過程,心中的積怨也隨風而逝了。讓那虛無的怒氣駕馭自己全部的生活,得不償失。他原本打算離婚的念頭也取消了,他打開手機,撥通了妻子的電話。而克里斯汀也經(jīng)歷了一場生死沖撞。
在片場和丈夫發(fā)生爭吵后,滿懷激憤的克里斯汀路上出了車禍。她被卡在翻倒的車里,油箱破裂,周圍火星四濺,她隨時都會被火海吞噬。巡警及時趕到,要將其拉出來。她抬頭一看,正是瑞恩,真是冤家路窄!她心中的怒火頓時噴涌而出。她寧可被燒死,也不愿讓瑞恩碰她。在災難面前,瑞恩的怨氣和種族歧視也消失了。面對即將被大火吞噬的曾經(jīng)的受害者,他的良知被激發(fā)了出來。他用自己的真誠和勇敢說服了克里斯汀。正是因為瑞恩和克里斯汀的特殊關系,才使瑞恩冒死一定要將她救出來。當汽車已經(jīng)燒起來,其他同事準備放棄營救,將瑞恩拽出汽車時,瑞恩掙脫同事,又撲入火中,終于將克里斯汀救了出來。面對克里斯汀那不時回過頭來的目光,瑞恩知道他被原諒了。他的行為也化解了克里斯汀的怨恨。當他再次驅(qū)車經(jīng)過他侮辱卡梅倫夫婦的地方,他的靈魂已經(jīng)變得安寧而從容。他不再是暴躁而惡毒的種族主義者了??死锼雇∫不謴土遂`魂的寧靜,當卡梅倫打電話來說“我愛你” 時,她已經(jīng)能夠完全體會丈夫的心情了。
被無名怒火包圍的簡從樓梯上摔了下來,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使她暫時失去了發(fā)怒的精力。而在她臥床養(yǎng)傷時,是經(jīng)常被她責罵的女仆瑪利亞在無微不至的照顧她?,斃麃喌囊缘聢笤菇K于融化了簡那顆冷漠、敏感、尖刻的心,她這才發(fā)現(xiàn)人是不能生活在怒火中的,她需要愛。只有愛才能讓人走出自我,接受他人,化解怨恨。她第一次擁抱了瑪利亞,也是第一次真正理解他人。
受到巨震的安東尼靈魂也發(fā)生了變化。他總以為自己很勇敢很酷,在“正義”的旗號下戰(zhàn)績輝煌。即使他被抓進監(jiān)獄,他也一樣堅信自己是正義的英雄,是挑戰(zhàn)種族歧視的黑人楷模。然而當他遇到卡梅倫時,他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不過是膽小的自私鬼、為非作歹的強盜。他的所作所為不過是自甘墮落。卡梅倫的一番話給了他重重一擊:“你讓我難堪,你讓你自己難堪?!卑矕|尼原有的價值觀突然間轟塌了。他燥動不安的靈魂開始靜下來重新思考。他坐上以前被他認為是種族歧視的公共汽車,檢審著他從前的生活。不知坐了多長時間,突然間下車了。他發(fā)現(xiàn)了昨天晚上被他們撞傷的中國人的車還停在那里。他習慣性地決定把它賣到贓車處理車店。當他把車開到那里時,發(fā)現(xiàn)車廂里竟然藏了許多亞洲偷渡客。按照以前的想法,他肯定會將他們賣給車店老板,但是,今晚的他已經(jīng)不一樣了。他決定以后要真正做讓黑人瞧得起的事。于是,他拒絕了車店老板的金錢誘惑,將這些偷渡客解放了,還給了他們解決一頓溫飽的錢。做完這些,他第一次發(fā)自內(nèi)心地笑了。
這種種驚心動魄的場面,正可謂“渡盡劫波真情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導演安排了如此多的偶然來化解人們心中的魔性,可謂用心良苦。可是他是否知道,他如此做反而更增加了沖撞的必然性和悲劇性。假如多麗買的不是假子彈,假如卡梅倫第二次沖撞警察時漢森沒有趕到,假如克里斯汀遇車禍時瑞恩沒有出現(xiàn)……那么結局可能就不會這么樂觀了。所以,如果人們只是在災難這一外力的警示下才遏制住了自己的魔性,那么這樣的代價也就太大了。真正消除心魔更多的要依靠內(nèi)在的力量,要用強大的理性和同情心,盡力走出自我,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理解他、接受他,這樣才能消除疑慮和恐懼,消除彼此的怨恨和沖突。然而,人們普遍是軟弱的,他更容易陷入對自己的關注,而不是去關注理解他人。只有在災難發(fā)生之后,他才會有暫時的警醒。這一頑固的怪圈體現(xiàn)在漢森身上。
★潛在的心魔★
追求正義、熱心助人的漢森最后竟失手殺死了安東尼的伙伴。他對黑人的看法仍然得自于根深蒂固的種族意識。他對黑人習慣性的戒心導致了他的誤殺。而且在殺了人之后,他用一把大火掩蓋整個事件,更表明他不愿為黑人而進監(jiān)獄。因此,盡管他盡力想擺脫和否認,他仍然是一個潛在的種族主義者。當然,令我們悲哀的不是漢森,而是那潛藏在人內(nèi)心深處的頑固的魔性。
導演如此的安排別具匠心,他讓我們透過樂觀的表面,看到了更深層的悲哀和無奈。這也是種族問題為何總是難以根除的原因之一。
現(xiàn)今,各個種族的移民仍在源源不斷涌向美國,類似的撞車事件在美國社會不斷上演。也許,撞車恰恰是人類生存的正常狀態(tài),那干戈永遠止息的黃金時代不過是人們美好的愿望而已。人類注定要在這不斷的沖突和碰撞中前行。
最后,需要再一次強調(diào)的是,盡管導演展示的是種族問題,然而他的探討已經(jīng)超出了種族的界限,指向了人類更普遍的內(nèi)心。他所探討的沖突也不再是種族沖突,而是人類世界普遍的沖突。對于人類社會的未來,我們可以作出美好的設想,但一定要注意它殘酷的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