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弗不
作文無法(法:方法)而又有法。所謂“無法”是絕對的,也就是說,作文是絕對沒有固定的方法的,發(fā)情為文,發(fā)言為聲,只要言為心聲,訴諸真情,就是好文章。而所謂“有法”那就是相對的了,也就是說,用詞造句,組句為段,接段成篇,表情達意上還是有些技巧可用的。比如:擬題上、立意上、選材上、謀篇布局上,等等,都可講究一些方法。
我們說,作文總得練出一點長處,誰也不是生就的通才,樣樣精通,處處絕妙。盡管我們遠遠達不到把一篇作文寫到處處絕妙的水平,但也不意味著我們一無是處。全般皆無。我們的作文,多多少少總會有一點長處,或者說亮點。比如:或長于敘述,或長于議論,或長于抒情,或長于描寫,或長于謀篇布局……
在這里,我們不及其余,專門說說謀篇布局上的巧設計、妙安排。
有時寫作文,材料可以一般,故事可以陳舊,語言可以樸實,文句可以單調(diào),甚至于主題、立意上也可以平凡,也就是說,你作文的其他方方面面皆可為平平,而其中只要有一點出色,有一個亮點,就可能滿篇因之而生輝。
巧妙設計、安排就是其一。什么是巧妙設計、安排呢?說穿了,就是設計或安排一個情節(jié)或細節(jié),讓這個情節(jié)或細節(jié)來帶動全篇,帶活全篇,滿篇因之而頓生光輝。關(guān)鍵的是在“巧妙”這兩個字上做文章。離奇古怪不算巧妙,異想天開不算巧妙,無中生有不算巧妙,不合邏輯不算巧妙,感情虛假不算巧妙……真正的巧妙是來源于對生活的真正體驗、深切感悟,來源于對真實生活的高度概括或濃縮,來源于生活的不經(jīng)意處。來源于人人心中都有但個個筆下卻無的獨特和新穎。見人之所未見,盲人之所未言,這就是巧妙。
下面我們用實例來說明。
[例文一]
打尖儋新
某公司要招聘八名營銷員和三名保安員,一個上午就有二百多人前來應聘。招聘由營銷部總經(jīng)理劉剛和保衛(wèi)科科長朱奮坐陣。
下午兩點,一位嬌小的女孩走進來,在招聘桌前優(yōu)雅地坐下。朱科長打量了一眼女孩,個子不高,斯斯文文,架個金邊眼鏡,很淑女。陳科長一本正經(jīng)地問:“小姐,學過武術(shù)嗎?”
“沒有?!?/p>
“你讀的是財會,既沒有受過武術(shù)訓練,又沒有當過兵、當過警察,怎么會來應聘保安呢?”陳科長笑著問。
女孩沉寂了一會兒,說:“真不好意思,實話實說。我應聘的是營銷員。”
朱科長暗忖:怪不得,果然有名堂。一笑,問道:“那你為什么還填應聘保安員呢?”
女孩說:“我是快兩點才來的,應聘營銷員起碼三百多人,應聘保安員也就二十來人。我心想,要是跟在營銷員后面排,要等兩三個小時。所以,我填了‘應聘保安員,這樣,我就能很快見到貴公司的招聘負責人了?!?/p>
朱科長冷笑一聲,說:“你這么做是打尖,不太公平吧?”
“對,是打尖。這個辦法,沒人想得出,就算有人想得出,以中國人的謙遜恭讓也沒多少人敢做。我這么做。只想證明:現(xiàn)在同行眾多,競爭激烈,營銷員不能光靠勤奮、耐心等待機會,要不斷培養(yǎng)對市場的靈敏嗅覺,尋找打開市場的突破口,出奇制勝推銷企業(yè)形象和產(chǎn)品。打尖既快又巧,可以挖掘到更多的營銷切入點,也容易占領(lǐng)市場?!迸⒗^續(xù)說:“雖然您是負責招聘保安的主管,只是與營銷部主管分工不同,相信您一定能理解我的道理和苦心。如果您覺得我夠格,是決做推銷的料,能幫公司賺錢,麻煩您通報一聲,拜托啦!”
朱科長收住笑容。瞅了女孩好半天,終于,他開口道:“好!有膽識!我把你的資料拿給營銷部經(jīng)理,我還會把你的話向他復述,肯不肯見,就看你的運氣了?!?/p>
女孩連聲道謝,卻又忐忑不安:畢竟第一次這樣做,不知道人家營銷部經(jīng)理……
過了幾分鐘,聽見有人喊:“23號!”女孩樂得差點兒蹦起來。做了一個深呼吸,自信從容地向營銷部經(jīng)理劉剛走去……
[技法點撥]
這是一篇用小小說體寫就的佳作。作者沒有寫什么重大事件、重大人物、奇特故事等,所寫的故事再平常不過了。公司招聘的事,誰沒有聽說過,誰不知其一二呢?這是人人心中有的材料、事件。可出奇的是其巧妙的設計和情節(jié)安排,為了在應聘時,就能看出這個人的與眾不同、突出才華,作者匠心獨運地設計了一個柔弱無比的“她”,竟然去應聘保安工作的細節(jié),而在此時筆鋒一轉(zhuǎn),應聘保安職位是假,只不過是想通過其再引見給銷售部經(jīng)理是真,并借此機會表達“現(xiàn)在同行眾多,競爭激烈,營銷員不能光靠勤奮、耐心等待機會,要不斷培養(yǎng)對市場的靈敏嗅覺,尋找打開市場的突破口,出奇制勝推銷企業(yè)形象和產(chǎn)品。打尖既快又巧,可以挖掘到更多的營銷切入點,也容易占領(lǐng)市場……”這又是個個筆下無的設計和安排。文章能夠?qū)懗鋈巳诵闹杏?,但個個筆下無的境界,那就是高水平。是不俗之作。
[例文二]
奇怪的廣告云中飛
某公司擬招聘一名銷售經(jīng)理,便在當?shù)匾患覉蠹埳峡橇艘粍t廣告。廣告中對應聘者的資歷、條件、工資、福利待遇等進行了詳細說明,同時還特別強調(diào):應聘者必須要經(jīng)過面試和一系列復雜的能力測試??勺屓烁械狡婀值氖牵瑥V告中卻找不到這家公司的任何聯(lián)系方式。
很多人都對此廣告產(chǎn)生了頭趣,躍躍欲試想應聘這一職位。可廣告并未提供該公司的聯(lián)系方式,這讓他們多少感覺到有些疑惑。他們想:這肯定是報紙編排出了問題。于是他們一邊耐心地等待報紙刊發(fā)補正,一邊著手準備自己的求職信、履歷資料,有的人還甚至開始猜題押寶:能力測試到底會測試些什么?
另外有三個人,他們也想應聘這一職位??伤麄儾]有坐等報紙刊發(fā)補正,而是馬上行動起來,自己動手去尋找所需要的信息。
應聘者甲,打開電腦,輕敲鍵盤,在搜索欄輸入了該公司的名字。屏幕上馬上出現(xiàn)了該公司的許多信息,其中包括這家公司的聯(lián)系方式。
應聘者乙,拿起手機,給當?shù)夭樘柵_打了個電話。幾十秒鐘之后,他使得到了他所需要的信息。
應聘者丙,自己跑到大街上去尋找想要得到的答案。因為他記得。他曾在某一條街道上看到過這家公司的一個廣告牌。他在街上轉(zhuǎn)了幾圈,終于找到了那塊廣告牌,得到了那家公司的聯(lián)系方式。
三天過去了,報紙并未刊登任何補正。有人坐不住了,給報社打電話,得到的答復是:原稿如此,報社并未出現(xiàn)任何遺漏。
而就在這三天當中,應聘者甲、乙、丙三人的求職信和個人履歷材料都已經(jīng)送到該公司人力資源部主任的手上。三人接到公司通知前去面試。當場即被錄用。三人都沒想到事情竟會這樣簡單。他們帶著疑惑的表情問道:廣告土不是說還有能力測試嗎?
人力資源部主任微笑著告訴他們:“你們都已經(jīng)出色地通過了我們的能力測試。我們的測試就隱藏在那則廣告之中。現(xiàn)在這個時代,要做一名優(yōu)秀的銷售員,絕對不能按部就班、循規(guī)蹈矩。你必須要有開闊的思路和靈活的應變能力。你們?nèi)嗽谧疃痰臅r間內(nèi),成功地找到了我們的聯(lián)系方式,測試合格!”
[技法點撥]
無獨有偶,這也是一篇用小小說體寫就的佳作。本文仍然是靠精巧的設計和安排出色的。招聘廣告隨處可見,招聘應聘之事于今再平常再普通不過了,而作者卻別出心裁地設計了一則奇特的廣告:無地址、無聯(lián)系方式。正在絕大多數(shù)人等待、觀望的時候,有三個人卻已經(jīng)開始了行動,盡管三人的行動方法不同,但他們都成功了,這就給了我們一個警示:成功需要開闊的思路和靈活的應變能力,而不能一味地按部就班,循規(guī)蹈矩。這個精巧的情節(jié)設計,一下子就把文章點活了,使人讀得津津有味,并且余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