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亞蘭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無德難為師,為師先立德。在第23個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南海親切接見了全國優(yōu)秀教師代表并發(fā)表了重要講話,殷切希望廣大教師愛崗敬業(yè)、關愛學生,刻苦鉆研、嚴謹篤學,勇于創(chuàng)新、奮發(fā)進取,淡泊名利、志存高遠,努力成為愛崗敬業(yè)的模范,成為青年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這“四點希望”是對新時期師德精神的新闡述、新概括。北京理工大學在造就德才兼?zhèn)浣處熽犖檫M程中,采取了三項措施,切實增強師德師風建設實效性。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制定師德建設有力措施
大學在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中首先要從工作組織、運行機制等方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保障師德師風工作取得實效。學校根據辦學的實際需要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組長,負責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和宣傳工作的黨委副書記任副組長,宣傳部、工會、人事處、教務處、組織部、黨校等有關部門參加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議定學校師德師風建設計劃,檢查工作落實情況,及時發(fā)現、協調解決問題,總結指導工作。為了增強師德師風建設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學校堅持適時組織開展以師德為主題的教育思想大討論,經過多次全校性討論,形成了“嚴師責、提師能、樹師表、講師愛”的良好氛圍。校院兩級制定了師德師風建設工作計劃,明確了工作目標和相關政策,形成了師德師風建設的良好機制,使得師德師風工作由“虛”變“實”,由“軟”變“硬”。各學院有一名院領導負責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各基層單位也指定專人從事師德師風建設的具體工作,使得其工作有領導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在基層責任落實、長期持續(xù)。
二、加強制度導向作用,強化師德師風監(jiān)督考核機制
在師德師風建設方面,學校加大了制度建設力度。通過規(guī)范的制度,明確了教師的道德行為標準和履行師德義務的職責與要求,以及各職能部門師德建設工作的具體職責和任務。學校制定了與學校傳統相適應、與時代發(fā)展相結合、與教師工作和成才相吻合的師德師風建設規(guī)范,制定了關于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工作的規(guī)定和相應的實施方案等制度。這些制度在實際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每兩年一次的全校性“三育人”評選表彰活動,以及宣傳、學習師德標兵的活動已經在校園深入人心。
規(guī)章制度貴在發(fā)揮實際作用。多年來,學校一方面加強建章立制工作,一方面強化監(jiān)督考核機制。通過制定學術職務評聘制度、科研基金與項目評審規(guī)范、學術資源使用辦法等,從源頭上預防學術道德失范甚至學術腐敗,倡導嚴謹治學,強化依法治學;通過增強各種評審的透明度、提倡“逢進必考”、建立全過程公示制等舉措,加強輿論監(jiān)督;采取申訴、聽證、票決和“舉報有獎”等辦法,拒絕學術腐敗,鼓勵誠信治學;通過實行校領導和專家定期聽課制度,對授課教師師德表現進行客觀公正的評議,養(yǎng)成了學生上課后給教師量化評分的習慣;在職稱晉升、職務聘任、評選先進等工作中,堅持師德表現“一票否決制”,但強調要綜合各方面反映對教師的師德師風進行客觀評定,以此作為獎懲依據。
三、樹立典型,營造師德師風建設良好氛圍
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高水平創(chuàng)新型人才隊伍和創(chuàng)新團隊建設,形成了以兩院院士、有杰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等為主體的高層次人才群體,涌現出了一批優(yōu)秀人物和創(chuàng)新團隊。通過開展師德標兵、師德先進等評比表彰活動,樹立師生身邊的典型,大力宣傳師德先進的事跡和精神,營造促進師德師風建設的校園氛圍;積極培育并廣泛宣傳教師中樸實無華的典型,特別是德藝雙馨的老教師、老專家的先進事跡,以此引導青年教師進步。如樹立了孟二冬、王選、方永剛等師德典范,在教師中旗幟鮮明地倡導德才兼?zhèn)洌珜А皩W為人師、行為世范”。
目前,我校正處于創(chuàng)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關鍵時期,需要一批領軍人物和創(chuàng)新團隊。學校結合貫徹胡錦濤總書記給孟二冬同志女兒回信的學習活動,以建立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為目標,貼近實際,加強領導,認真挖掘和總結了我校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國家著名雷達專家毛二可院士及其領導的雷達技術研究所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的先進事跡和精神,在校園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增強了師德建設實效性。
一方面,學校力求使毛二可同志的先進事跡真實生動,觸及思想,增強學習宣傳的說服力。在學習宣傳毛二可同志先進事跡過程中,學校強調要堅持實事求是,廣泛聽取意見,懷有真情實感。首先,我們深入一線采訪挖掘了毛二可同志的先進事跡,提煉總結了體現在他身上的精神品質。其次,立足在校內開展學習宣傳活動,用身邊活生生的典型教育引導教師。學校先后在中層以上干部、青年學生、黨員骨干、研究生、青年教師、后勤產業(yè)系統、新生中舉行了10余場毛二可同志及其創(chuàng)新團隊的先進事跡報告會,每場報告會都取得了成功,引起了強烈反響。
另一方面,學校力求使宣傳活動貼近實際,形式多樣,增強教師學習先進的主動性。為此,學校成立了以黨委書記、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組成了寫作組和報告團。通過整合校內媒體資源和宣傳陣地,開辟專版、專欄、專題節(jié)目集中宣傳毛二可同志及其創(chuàng)新團隊的先進事跡,組織報告會在校內進行巡回演講,召開不同范圍的座談會,以及舉辦主題征文、創(chuàng)作主題歌曲、編排音樂劇等多種形式,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了學習宣傳活動,形成了弘揚高尚師德的校園文化。
學校通過扎實細致的宣傳工作,使毛二可院士及其創(chuàng)新團隊表現出的心系祖國、自覺奉獻的愛國精神,求真務實、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團結協作、淡泊名利的團隊精神,與時俱進、爭創(chuàng)一流的先鋒精神深入師生員工心中,在校園營造了積極向上、爭先創(chuàng)優(yōu)的良好輿論氛圍。教師普遍感到這個典型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第一,毛二可院士在50多年的教學科研生涯中,始終把理想信念鎖定在“黨的事業(yè)是我的奮斗方向”的崇高誓言上,年逾70仍耕耘在教學科研一線,不求名利,默默奉獻,為師生鑄就了一個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優(yōu)秀黨員教師的形象。第二,毛二可院士積極營造“凝聚人、培養(yǎng)人、寬容人”的團隊氛圍,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召、吸引了一大批自愿放棄出國機會和高薪職位的優(yōu)秀中青年人才,培養(yǎng)了一批學術思想活躍、創(chuàng)新能力強、發(fā)展后勁足的骨干師資和優(yōu)秀學生,為廣大教師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樹立崇高師德作出了榜樣。第三,在毛二可院士及其創(chuàng)新團隊先進事跡的激勵下,學校的教師和科研人員更加注重自主創(chuàng)新,更加注重團隊建設,涌現出了一批毛二可式的優(yōu)秀教師和創(chuàng)新團隊。僅毛二可院士所在的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就涌現出了以倪國強、王涌天教授為代表,勇攀學術高峰的光學工程團隊;以付夢印教授為代表,團結一心、敢于承擔大課題大項目的導航、制導與控制團隊;以呂昕、盛新慶教授為代表,團結和諧、善于合作的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團隊。在他們身上,既繼承了學校又紅又專、教書育人的優(yōu)良傳統,又反映了時代要求,為全校教師樹立了榜樣。可以說,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宣傳活動,在校內外營造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chuàng)新的良好文化氛圍,使廣大教師充分感受到了黨和政府、學校以及社會對他們的尊重和愛護,引導他們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精神狀態(tài),從而把學習、實踐毛二可同志先進典型的精神轉變?yōu)楣ぷ骱蛯W習的自覺行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科研和育人工作中。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素質,重在師德。實踐證明,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關鍵是要有一支胸懷國家、信念堅定、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從胡錦濤總書記給孟二冬女兒的回信,到與優(yōu)秀教師代表座談時發(fā)表重要講話,可以看出黨和國家對教師隊伍建設的高度重視程度。我們應不遺余力地以師德建設為核心,以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為重點,以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為突破口,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全面落實教書育人、育人為本的要求,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作者單位: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蔡桂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