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利
文懷沙,著名的國學大師,集紅學家、書畫家、金石家、中醫(yī)學家等眾多頭銜于—身。淵博的知識并沒有湮蓋住他那絕妙的口才,學問、口才、道德三者完美地集中在國學大師的身上。2007年4月21日,文懷沙先生在鄭州弘潤華夏美術館學術報告廳圍繞“文化與女人”這一主題作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演講,引起了巨大反響。
為河南人鳴不平,
顯示強烈認同感
我今天充滿了激情!這幾年,國內有一種不好的風氣。有些人做了壞事就往河南人身上推,我心里很難過。河南是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起源地,要了解中國,就要先了解河南;不尊重河南,就是不尊重中國。一些人以偏概全,以點概面,這是不對的。黃河是母親河,中原文化就是母親文化。媽媽的核心是什么?就是善良。所以說,河南人尤其是河南女人都很善良。罵河南,就是罵自己的親娘;而罵親娘的人,就是壞孩子。
凡是成功的演講,演講者必定首先拉近與聽眾的距離,獲得聽眾的認可,從而引起聽眾強烈的感情共鳴。此篇演講也不例外,文懷沙先生深知此道。他上來一句“我今天充滿了激情”,可謂吊起了觀眾的胃口。也許就在聽眾思索他為何“充滿激情”時,他道出了答案:他為“有些人做了壞事就往河南人身上推”而憤憤不平。事實的確是這樣。近幾年來,關于損害河南人的笑話層出不窮,很多人在編這樣的笑話,更多的人是在傳播這樣的笑話。任何一個有正義感的人都會對此義憤填膺,更不要說是河南人?,F在作為國學大師的文懷沙先生表達對此事的憤怒和對河南人的同情,這對河南人來說自然是莫大的安慰。緊接著點出“中原文化是母親文化”,感情也達到極點:罵河南就是罵自己的親娘;而罵親娘的人,就是壞孩子。俗話說,親不過父母。每個人最敬愛的人就是母親,也不容許任何人玷污母親。因此罵娘也就是是最可恨的了。文先生把罵河南人比作罵自己的親娘,又把罵河南的人比作是壞孩子。這一類比既通俗易懂,又極具震撼力,也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文先生對罵河南的人的無比憤怒之情??傊?,這段話句句含情,句句在理,句句長氣,如大江大河奔瀉而下,氣勢磅礴,不可阻遏。
現身說法,醍醐灌頂
我生在20世紀,現在是21世紀,下面就是22世紀。在座的各位,估計誰也活不到22世紀。所以我們都是同代人,要平等相待。尊老愛幼是傳統(tǒng)美德,但是有些老人就很不像話,見到年輕人就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這就是典型的倚老賣老,用河南話說就是老不要臉。你們可以把我當老頭,如果你在我身上發(fā)現了驕傲,我就是不要臉的老頭。擁有謙虛、平易近人這兩個特點的人,雖不能稱其為“偉大”,但是起碼有“偉大”的基因。
文懷沙演講時已97歲高齡,恐怕是在場的年齡最大的人,但是他并不“倚老賣老”。他居然以世紀為單位,認為他與在場的聽眾都是同世紀的人,得出“我們都是同代人,要平等相待”的結論。聽眾在感到心理上與演講者接近的同時,也感到了演講者的真誠和謙虛。隨即信手拈來身邊的例子,批評一些老人倚老賣老的錯誤言行。至此,說理與事實并重,這一話題完全可以結束。但文先生又拿自己當靶子,“如果你在我身上發(fā)現了驕傲,我就是不要臉的老頭”。其責人嚴,嚴己更嚴,聽眾感受的是發(fā)自肺腑之言,又怎能不對其肅然起敬呢?而之后的結論又如醍醐灌頂,讓每一個聽眾深刻領悟到謙虛、平易近人是一種偉大的品格,人人都應該具備這種偉大的品格。
生動舉例,對比鮮明
中國四大美女,我最欣賞西施。越王勾踐為了消滅吳國,就把西施給了吳王夫差。后來,吳國滅,西施回,真可謂忍辱負重。她的忍辱負重強過越王勾踐的臥薪嘗膽。在重大歷史關頭,女人們承擔了過多的犧牲,宜為略知羞恥的大男人們所汗顏。最可悲的是那些以唐突美人乃至踐踏美人為驕傲的臭男人。他們到底是什么作怪,到底想干什么,恐怕連他們自己也弄不清楚。這當然不是個人的“光榮”,而是社會的恥辱。
眾所周知,文懷沙先生喜歡女人,尤其是漂亮的女人。實際上這“喜歡”里更多的是“敬重”。在此次演講中,文先生又是毫不諱言他的看法。他“最欣賞西施”,并且高度評價西施的歷史貢獻,認為“她的忍辱負重強過越王勾踐的臥薪嘗膽”。一般人都認為勾踐在兵敗之后,臥薪嘗膽,勵精圖治,最終滅掉吳國,是一位青史留名的英雄。而文先生卻認為西施的貢獻要超過勾踐,而分析又是那么令人信服,可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談古是為了論今。文先生在話題一轉,指向所有的女人,指向現在,“在重大歷史關頭,女人們承擔了過多的犧牲,宜為略知羞恥的大男人們所汗顏”。文先生站在歷史的制高點上對女人作出高度評價;同時,褒揚女人不忘貶斥男人,“最可悲的是那些以唐突美人甚至踐踏美人為驕傲的臭男人!”對比鮮明,愛憎分明,而又振聾發(fā)聵,讓人警醒。聯系一下現實,這種情況又何嘗少呢?
文先生雖已年近期頤,卻思維敏捷,激情滿懷,妙語如珠。更可貴的是,文先生并不故作驚人之語,無嘩眾取寵之嫌,而是鞭辟入里,一針見血,整個演講充滿了智慧。這正是學問、道德、口才集文先生于一身的表現。如果要學詩,工夫在詩外。這也許是文先生的演講留給我們的最深刻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