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

        2008-05-26 07:31:46高永周
        關鍵詞:公司治理

        高永周

        〔摘要〕人合性是公司與股東及股東與股東之間的內部關系而非外部關系,是有限責任公司本質屬性。人合性是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治理結構法律制度的理性基礎且通過其彰顯自身,兩者之間存在互動關系。我國《公司法》很好地實現了人合性與有限責任公司法律制度之間的良性互動,平衡公司與股東及股東與股東之間的利益關系,體現了法律對股東的制度關懷。

        〔關鍵詞〕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股權轉讓;公司治理

        〔中圖分類號〕 D9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8-2689(2008)04-0059-06

        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往是建立在一種信任關系基礎之上,“信任為合作的潤滑劑,沒有任何東西比信任具有更大的實用價值,信任是社會系統的重要潤滑劑。它非常有成效,為人們省去了許多麻煩,因為大家都無須去揣摩他人的話的可信程度?!盵1](152)大陸法系的有限責任公司以人合性為其本質屬性,資合性為其外在表現形式。從股東形成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的合意、議定章程、召開股東會、申請設立登記,至公司成立后的管理運營、資本增減、收益分配等事項決議,莫不以股東的“人合”為其基礎。[2]

        人合性在我國有限責任公司法律制度中得到了充分體現。無論在股權轉讓還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制度設計處處都閃耀著人合性這種理性的光芒,使公司法鼓勵投資的理念得以彰顯,公司與股東及股東與股東之間的權利關系得以平衡,體現了法律的人文關懷。

        一、有限責任公司本質屬性——人合性

        學理上,以公司信用①為基礎將公司區(qū)分為人合公司、資合公司或者人合兼資合公司。[3](68)人合公司,是個人商人的復合體,是只由人合信賴關系的成員所組成的企業(yè)形態(tài),在對外信用上,社員直接對第三人承擔無限責任。資合公司是各社員單純以其出資為媒介而結合的資本集合企業(yè)的法律形態(tài),公司的實質是被提供的資本的集合體,公司的財產成為對外信用的惟一基礎。[4](63)人合兼資合公司,是指兼取股東個人信譽和公司資本作為公司營業(yè)活動的基礎的公司。大多數學者認為我國公司法上的有限責任公司是人合兼資合公司②,即以股東和公司資本共同對其經濟活動產生責任和義務負責。本文認為,若按照公司信用何在作為對外經濟活動基礎來歸類,有限責任公司是資合公司。因為公司是企業(yè)法人,有獨立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和股東是分離且相互獨立的法律人格,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即股東資本的集合對外活動的基礎,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在此意義上,有限責任公司不存在所謂的人合性問題。

        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即在有限責任公司的成員之間,存在著某種個人關系,這種關系很像合伙成員之間的那種相互關系”,[5](290)但是這種股東個人之間存在的相互信任關系的人合性和前述以公司信用基礎為分類標準的人合性具有不同的法律內涵。前者是指股東與股東之間的信任關系,是處理公司與股東及股東與股東之間的內部關系;而后者是指對外經濟活動信用基礎,說到底就是公司的債務最終由股東來承擔的問題,是外部關系。因此,學理上將有限責任公司歸為人合兼資合犯了邏輯上的不一致性。因有限責任公司法人財產是公司債務的責任財產,只要公司股東沒有濫用公司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的,股東對公司的債權人不負任何法律上的義務。學者們在論述合伙或者無限公司時所抽象出來的人合性(對外責任由股東承擔)移植到有限責任公司上來,難免牽強附會。根本的原因可能是在討論時忘記了有限責任公司獨立的法律人格,將公司和債權人之間的外部關系和公司與股東及股東與股東之間的內部關系混為一談。

        有些學者雖然對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提出質疑,但就此止步,最終又得出肯定性的結論?!叭绻麅H僅從現象上來分析,它屬于資合公司。因為法律要求其在管理上實現兩權分離①,在責任承擔上仍然體現的是資本責任。但是,如果從實際上看,相當多的有限責任公司在管理上又與合伙相似,因而,又具有人合的性質。”[3](68)將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兩權分離與否作為有限公司是否具有人合性的原因,論證的路徑一致,但問題的結癥還是在于把公司與股東及股東與股東的內部關系和公司與債權人的外部關系混淆,得出肯定性的結論也就順理成章了。

        本文認為,應將有限責任公司的外部關系和內部關系分離加以剖析。在學理研究中,抽象其基本屬性的時候,要準確界定其內涵,把握統一的標準。從外部關系看,即在處理公司和債權人的關系上,有限責任公司是典型的資合公司,不存在所謂的人合性問題;從內部關系看,即在處理公司與股東及股東與股東的關系上,有限責任公司確實注重股東個人之間的關系,即存在那種很像合伙成員的關系,強調人合性及其封閉性,但是這種人合性僅指股東之間的信任關系。本文為行文方便,以下所使用的“人合性”,如未特別注明皆指公司與股東及股東與股東內部關系的人合性。

        二、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與股權轉讓

        有限公司由于其封閉性和股東人數的有限性,公司的存在、發(fā)展與成功離不開股東之間的良好的合作關系,這種關系一旦受到破壞,進而在資本多數決原則的保護下控制公司的大股東壓迫小股東,就會對公司設立的根本基礎造成損害,如果公司不能夠解體的話對小股東就意味著無限期的災難,法律原本出于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和維持公司資本完整性的要求對股東撤資的禁止性規(guī)定徹底異化為小股東頭上的“緊箍咒”。[6]投資自由是每一合法投資者享有的基本權利。股東享有退股權,本應是投資自由的題中之意,是一種現實需求,如股東死亡、股東離異、小股東受到控股股東的壓榨、經營風險過大超過預期、強制執(zhí)行等。我國《公司法》在強調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的同時考慮到股東投資自由的合理要求,其第36條規(guī)定:“公司成立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②”,并用專門一章共五個條文集中對股權轉讓作出規(guī)定。

        根據《公司法》第三章的規(guī)定,股權轉讓有四種情形:一般轉讓、強制轉讓、股權回購和繼承。股權轉讓中所涉及的利害關系人有轉讓股東,其他股東、受讓人、公司、公司登記機關和不特定第三人。在這幾種轉讓情形中,公司法較為妥善地處理了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和封閉性與股權轉讓的現實要求,體現了轉讓股東、其他股東、受讓人之間的利益平衡。

        (一)一般轉讓。根據《公司法》第72條的規(guī)定,一般轉讓包括轉讓股東與其他股東及轉讓股東和非股東的受讓人之間轉讓的兩種情形。(1)股東相互之間股權轉讓。《公司法》第72條第1款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笨梢?,老股東之間的股權轉讓是自由的,這種轉讓沒有引進新的股東,老股東之間的人合性并沒有因此而受損,同時也為要退出的股東提供退出機制。因此,老股東之間的股權轉讓自由不應受制于其他老股東的阻撓和限制。實際上,尊重老股東之間的股權轉讓自由就是弘揚了股東自治和契約自由的精神,清除了妨礙股權轉讓的不必要障礙,弘揚了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人合性,保護了老股東的既得利益免受陌生人加入公司而帶來的不便或者不利。從一定程度上看,這也是老股東優(yōu)先購買權的表現形式。[7](2)轉讓股東和非股東受讓人之間的股權轉讓?!豆痉ā返?2條第2、3款規(guī)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征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yōu)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yōu)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yōu)先購買權?!币来耍摲N轉讓就其他股東同意的方式而言包括明示同意、默示同意和推定同意三種情形。此種股權轉讓方式賦予其他股東優(yōu)先購買權,為股東退出公司、抽回出資,使第三人進入公司提供法律通道??梢?,《公司法》在充分尊重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的前提下,兼顧社會經濟生活的現實需求,兼顧各權利主體的利益。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公司法》根據有限責任公司特殊性,在放松管制的理念下,弘揚股東自治和契約自由精神,第72條第4款規(guī)定“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對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的認可和尊重,體現了法律的人文關懷。

        (二)強制轉讓。《公司法》第73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強制執(zhí)行程序轉讓股東的股權時,應當通知公司及全體股東,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有優(yōu)先購買權。其他股東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滿二十日不行使優(yōu)先購買權的,視為放棄優(yōu)先購買權?!睆霓D讓通知程序和股東優(yōu)先購買權及其行使的期限可以看出:立法的預期一方面維護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另一方面使股東退出公司,實現裁決法律效力,體現了法律對私權保護與公權適度介入。

        (三)股權回購?;刭徥侵冈诠咀鞒鰧蓶|利益有重大影響的決議時,該決議的股東享有請求公司以公平價格贖回其所持有的股份?!豆痉ā返?5條第1款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股東會該項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請求公司按照合理的價格收購其股權:(一)公司連續(xù)五年不向股東分配利潤,而公司該五年連續(xù)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規(guī)定的分配利潤條件的;(二)公司合并、分立、轉讓主要財產的;(三)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營業(yè)期限屆滿或者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股東會會議通過決議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續(xù)的?!碑愖h股東評估權行使,公司回購自己股份,避免了第三人進入公司,使得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得以維護,同時又能小股東免受大股東的折磨,保存公司的營運價值。[8]公司回購其股權是股東退出公司通道之一,是一種現實的需要,妥善地處理了公司與股東及股東與股東之間的利益關系?!盁o救濟即無權利”,為保障欲退出股東利益的實現,《公司法》第75條第2款規(guī)定:“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六十日內,股東與公司不能達成股權收購協議的,股東可以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九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p>

        (四)股權繼承。學界對股權繼承的爭論本質在于對股權性質的不同認識。①股權可以繼承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有限責任公司強調人合性,股東資格是否可以繼承在實務中有不同的做法?!豆痉ā返?6條規(guī)定:“自然人股東死亡后,其合法繼承人可以繼承股東資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睂W者認為:有限責任公司雖有人合性,更具有資合性,其人合性遠不如合伙企業(yè)的人合性色彩強烈。實踐中,人們經常過分強調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而對有限責任公司的資合性強調不足,甚至以人合性否定資合性,不免有以偏概全之嫌。[9]本文認為,股東資格的繼承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律政策的緣故,是法律對經濟生活的一種真實寫照和直觀反映,“在我國的具體國情下,民營企業(yè)家創(chuàng)立有限公司并不只是為了自己累積財富,他們更多的是為了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家族。如果他們死后股權不能繼承,那么,將大大挫傷他們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盵10]

        三、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與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又譯法人治理結構、公司治理結構)是一種對公司進行管理和控制的體系,聯系并規(guī)范股東、董事會(執(zhí)行董事)、監(jiān)事會(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權利和義務分配,以及與此有關的聘選、監(jiān)督等問題的制度框架。簡單的說,就是如何在公司內部劃分權力。商法作為私法,尊重意思自治。作為商法之公司法,在其治理結構中無疑要貫徹公司自治精神,在有限責任公司治理結構中集中體現為對其人合性的尊重;在具體的制度設計上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與公司治理結構“良性”互動:當股東與股東之間的信任關系存在時,公司的凝聚力強,經營穩(wěn)健并持續(xù)發(fā)展;當這種信任關系不存在時,公司就會運轉不暢甚至陷入僵局。

        (一)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與公司自治

        公司自治是私法自治原則在公司制度中的具體表現,民商法的一個核心理念就是私法自治,公司法作為民商法的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自然不能例外。公司自治是公司法律制度的靈魂,貫穿于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始終。但是,由于股份有限公司具有開放性,股票上市交易,自由轉讓,對社會公共利益的影響遠超過有限責任公司。因此,國家對其干預遠大于有限責任公司,在法律表現上,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有更多強制性規(guī)范,而有限責任責任公司則更多表現為任意性規(guī)范。有限責任公司諸多的任意性規(guī)范實際上暗合了人合性,主要體現為增強公司章程的法律效力,并在更大程度上賦予股東自由決定收益分配和業(yè)務執(zhí)行等公司事務的權利,并借助公司章程予以“法律化”。公司章程最能體現公司自治?!豆痉ā吩谟邢挢熑喂镜脑O立和組織機構一章中于第49條第1款“董事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除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以外,由公司章程決定”。①這給制定個性化的、更有利于解決問題的公司章程提供了很好的空間,將會使公司獲得不可預計的收益。除此之外,我國《公司法》還賦予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以下權力:其一、關于股東會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豆痉ā返?3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逼涠㈥P于股東之間的利潤分配。《公司法》第35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yōu)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yōu)先認繳出資的除外?!钡?67條規(guī)定,“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后所余稅后利潤,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五條的規(guī)定分配;……”其三、關于股權轉讓、股東資格繼承。《公司法》第76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股東死亡后,其合法繼承人可以繼承股東資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逼渌?、關于經理的設置?!豆痉ā返?0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經理,由董事會決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章程對經理職權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②公司是自治企業(yè),公司經理是由董事會聘任的,那么他的對內職權就應該由公司的權力機關來安排,而不應由法律直接規(guī)定,公司與經理的關系是一種委任與代理的關系,經理對外行使職權是依據的代理權。經理對內行使的公司日常事務管理權也是基于董事會的授權,因此賦予有限責任公司是否設置經理以及公司章程規(guī)定經理的權力,理順了公司經理和董事會或董事長的關系,使其喪失了對抗董事會或董事長的權力。

        公司自治的加強,凸顯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使有限責任公司根據實際需要量體裁衣制定適合自身生存和發(fā)展的制度,優(yōu)化公司治理結構,從而促進公司良性循環(huán)并實現價值最大化。

        (二)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所有權與控制權經濟上的一致性

        現代公司法律制度是以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為模型設計的,公司權力分別由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jiān)事會行使。公司中的權力分配典型地體現了民主經濟的模式,即股東享有最高的決策權,但是這種權力是間接的,立法的預期在于排除股東直接參與或者干預企業(yè)的經營管理;董事會獨立負責公司的經營管理事務,它只對公司或者股東作為一個整體負責,而無須對股東個人負責,而監(jiān)事會轉則負責企業(yè)管理層進行監(jiān)督。[3](9)值得注意的是,這并不意味著公司所有權和控制權發(fā)生分離,至少在法律是這樣的。因為無論是股東(大)會還是董事會僅僅是公司意思機關、執(zhí)行機關或代表機關,就像人的大腦或手至于人一樣。因此,在公司治理結構中,股東(或股東整體)不能以個人身份來行使權力,而只能以公司機關的地位來履行職責。在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之間個人信任關系并不重要,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對公司的經營管理表現出“理性的冷漠”,選擇“用腳投票”,股東所有權和控制權是分離的。然而,對于具有法律人格的有限責任公司來說,在法律上公司享有財產權(包括所有權)和控制權,不存在所謂的分離之說,但是從經濟意義上,有限責任公司人數較少且股東直接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股東作為一個整體享有所有權和控制權,這正是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的表現。從有限責任公司的發(fā)展歷史考察,有限責任公司是德國法學家應中小企業(yè)的現實需求,融合伙企業(yè)人合性和股份有限公司股東責任的有限性于一體的法律創(chuàng)造物。德國法學家在設計有限公司時,充分考慮到了中小企業(yè)的人合

        性。[11](308-310)將有限責任公司定位為小型公司,僅是就其適應性而言,因此,有限責任公司的創(chuàng)造者寄希望于有限責任公司利于中小企業(yè)經營。[12](14)在經濟生活中,企業(yè)所有權與控制權統一的組織形式在今天的社會中仍然普遍存在,許多家族企業(yè)和個體工商戶繼續(xù)采用古典企業(yè)的控制模式,盡管管理已經在市場上形成為一種專門的行業(yè),但許多業(yè)主或是為了減少營運成本或是為體驗自己管理企業(yè)的志趣,即使采用現代的有限公司形式也會集中所有權與控制權,事必躬親,依然親歷決策和經營管理的事務。[13]

        (三)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與公司僵局

        所謂公司僵局,是指公司在存續(xù)運行中由于股東或董事之間發(fā)生分歧或糾紛,彼此不愿妥協而處于僵持狀況,導致股東會、董事會等權力或決策機關陷入權利對峙而不能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決策,從而使公司陷入無法正常運轉甚至癱瘓的事實狀態(tài)。[14](358)根據《布萊克法律詞典》的定義,公司僵局是指“公司的活動被一個或多個股東或董事的派系所停滯的狀態(tài),因為他們反對公司政策的某個重大方面”。[15](404)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與股東之間往往是朋友關系、夫妻關系、父子關系等,股東之間良好的協作關系是公司發(fā)展進而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基礎。在現實中,資本多數決原則的濫用和中小股東退出機制的不暢等問題出現時,在股東之間發(fā)生利益沖突和博弈以及股東之間已經喪失了最起碼的信任時,人合基礎的瀕臨喪失時,極易引發(fā)有限責任公司僵局的出現。然而,對于具有開放性特征的上市公司而言,由于其發(fā)行在外的股份為不特定的多數人持有,公司人合性較弱,即使股東間出現分歧也可通過“用腳投票”的方式在市場上拋售股票來維護自身利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公司僵局的發(fā)生。[2]公司僵局導致了公司運轉機制的高度失靈,當這種僵局存在且股東不能自行協商解決時,公司及股東遭受的損害極大,求助于司法權不失為一種可行的辦法。我國《公司法》第183條規(guī)定:“公司經營管理發(fā)生嚴重困難,繼續(xù)存續(xù)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該條規(guī)定使得公司僵局出現后利益受損股東退出機制和司法解散權制度在我國的的建立,體現出公司法對利益受損股東的人文關懷,對我國司法實踐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四、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的其他問題

        (一)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與法人人格否認

        有學者認為,有限責任就成了人們偏愛有限責任公司的一個理由;不過,它同時也構成有限責任公司的一個特殊缺陷:它只有有限的信用,[16](390)有限責任公司的信用缺陷的彌補是通過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的對外含義①實現的,進而指出有限責任公司更易于成為公司法人格否認的對象,股東可能承擔公司人格被否認后的無限責任,除此之外,還要承擔一些超出了一般有限責任意義的,而且對于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并不存在的義務,如我國公司法第31條規(guī)定的補充出資義務、比利時公司法的“創(chuàng)建人責任規(guī)則”等。[17]根據本文的論述,有限責任公司在和第三人即債權人的關系上是典型的資合公司,人合性是對公司內部關系的抽象,和其信用沒有關系;而公司法人格否認是為阻止公司獨立人格的濫用和保護公司債權人利益及社會公共利益,就特定法律關系中的特定事實,否認公司與其背后的股東各自獨立的人格及股東的有限責任,責令股東對公司債權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負責,以實現公平、正義目標之要求而設置的一種法律措施。[18](75)由此可見,該制度只有在公司股東濫用公司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情形下,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②若該學者所說正確的話,在公司股東沒有濫用公司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公司法人格沒有被否認的情形下,人合性是否還是公司信用基礎呢?沒有濫用公司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的股東是否應該承擔連帶責任呢?如果人合性是公司信用基礎的話,按照該學者的邏輯,恐怕是要承擔責任的,但是這樣公平合理嗎?我們不應忘記的是,該制度是通過普通法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其主要功能是對股東濫用有限責任的情形予以矯正和補救,[3](30),以實現法律公平、正義之目標,它和人合性沒有關系。至于所謂的補充出資義務①和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更是風馬牛不相及。

        (二)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與社團性

        經典法人理論將法人區(qū)分為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前者是以社員的結合作為其成立基礎;后者則是以財產的捐助作為其成立的基礎。公司是一種社團性的法人,因而,其成立須有若干成員發(fā)起設立。公司的這種團體性特征決定了公司的成員由多數股東構成。人合性必然要求公司股東由二個或者二個以上的股東組成,也就是說,人合性必須以社團性為前提;反過來,不能說公司社團一定具有人合性,因股份有限責任雖是社團性組織,但公司的“內部關系除了公司和社員之間的關系外,并不存在社員相互間關系成立的基礎”,[4](63)因而不具有人合性。(三)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與一人公司

        在討論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時,不可回避的問題是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否具有人合性。根據前述,人合性是以社團性為前提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因其只有一個自然人或法人股東,因此,一人公司不具有經典公司法所有社團性特征,不具有人合性是確鑿無疑的。不論是公司的社團性對一人公司的包容,還是法經濟學家提出的公司的“契約關系”理論,一人公司是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的一種例外,或者說是一種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會美德與創(chuàng)造經濟繁榮[M].??冢汉D铣霭嫔?,2001.

        [2]王斌周.論公司司法解散的判斷標準——從公司人合性和資合性要素考察[J].商場現代化.2007(8).

        [3]施天濤.公司法論(第2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4][韓]李哲松.韓國公司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5][德]羅伯特·霍恩.德國民商法導論[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

        [6]甘培忠.論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退股權[EB/0L]. http://www.1488.com/china/Intolaws/LawPoint/22/2007-5/225056.shtml/2007-05-14.

        [7]劉俊海.股權轉讓合同效力認定中的若干爭議問題[EB/0L].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35078/2007-09-16.

        [8]朱羿錕.商法學——原理·圖解·實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9]劉俊海.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該如何繼承[EB/0L].http://www.zwmscp.com/list.asp?unid=968/2005-05-16.

        [10]劉俊海.新公司法另類演繹[EB/0L].http://www.dffy.com/faxue jieti/ms/200610/20061016185007.htm/2006-10-16.

        [11] 卞耀武.當代外國公司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12]柯芳枝.公司法論[M].臺北:三民書局,1999.

        [13]甘培忠.公司控制權正當行使的制度經緯(上)[EB/0L].http://www.1488.com/china/Intolaws/LawPoint/22/2007-6/225164.shtml/2007-06-11.

        [14]周友蘇.新公司法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5]See Bryan.A.Garner,Editor-in-Chief,Black Law Dictionary,Wt.Paul,Minn,West Group,1999.

        [16][德]馬斯·萊塞而,呂迪格·法伊爾.德國資合公司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7]李勁華.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及其對公司治理的影響[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雙月刊),2007(4).

        [18]朱慈蘊.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責任編輯:魏增產)

        People Combination in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GAO Yong-zhou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3,China)

        Abstract: People combination in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refers to the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shareholders. People combination i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a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which constitutes the rational basis for share transfer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At the same time, people combination is embodied through those provisions concerning share transfer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Chinese Company Law has realized the co-relationship of people combination and other corporate mechanisms,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among shareholders, and the Law's concern for shareholders.

        Key words: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s; people combination; share transfer; corporate governance

        注:

        ①信用一詞在經濟學和法學上的含義不盡相同,本文不作探討。在法學意義上,筆者認為信用在三種意義上使用;其一,傳統的經濟學上的意義,即以為償還條件的借貸資的運動形式;其二,債務人對其未來支付的一種承諾;其三,所有經濟活動主體對其所從事的活動所應負有的責任和應承擔的義務。參見王煜宇著:《公司信用法律制度研究》,載《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雙月刊),2004年第6期,第98—102頁。本文所指的公司信用是指公司對其所從事的活動所應負有的責任和應承擔的義務。

        ②參見王保樹:《有限責任公司制度的改革》,現代法學,2005年第1期;馬俊駒,林曉鎳:《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法律救濟》,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王紅玲:《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的差異研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柯芳枝:《公司法論》,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頁;顧功耘主編:《商法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頁。

        ①所有權和經營權兩權分離是經濟學上的概念,從法律意義上不存在所謂的兩權分離問題,因公司是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股東會、董事會(執(zhí)行董事)、監(jiān)事會(監(jiān)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是公司機關和公司事務執(zhí)行人員,其在職權范圍的法律后果當然由公司承擔,因此,公司既享有財產權(包括所有權)又享有經營權。在我國的立法上也從來沒有使用過兩權分離的概念。

        ②其反面解釋即為只要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股東可以轉讓股權,退出公司。

        ①關于股權性質,學界的論述頗多且分歧很大,本文不作討論。

        ①在股份有限責任公司中就沒有這樣的規(guī)定,詳見《公司法》第四章。

        ②我國《公司法》沒有賦予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該權力。參見《公司法》第114條規(guī)定。

        ①有學者認為,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的對外含義是指有限責任公司相對人的交易風險的保障主要由公司資產承擔,但在一定程度上同時由公司股東承擔,即雖然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責任,但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有限責任遠比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有限責任脆弱,有限責任公司獨立人格的穩(wěn)定性較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相差甚遠。參見李勁華:《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及其對公司治理的影響》,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

        ②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20條第3款。

        猜你喜歡
        公司治理
        內控建設、公司治理和產權性質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18:41:47
        民營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優(yōu)化與公司治理效率的協調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18:33:46
        財務會計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室內裝潢宜儉樸宜居宜習宜養(yǎng)生
        公司治理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9:15:03
        雙重股權結構的利弊分析與立法建議
        時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3:23:15
        我國家族信托的法律研究
        時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2:49:23
        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對公司治理的影響
        論財務會計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公司治理與財務治理的關系探究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3:47:18
        久久精品女同亚洲女同| 999久久久精品国产消防器材| 男人进去女人爽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免费| 一区二区久久不射av| 18禁成人免费av大片一区| 国产影院一区二区在线| 午夜大片在线播放观看| 日本又色又爽又黄又免费网站| 欧美第一黄网免费网站| 人妻无码中文人妻有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懂色av|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同帅gay片在线观看| 538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在线精品| 中文字幕这里都是精品| 顶级高清嫩模一区二区| 色又黄又爽18禁免费网站现观看|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伊人久久网国产伊人| 无人视频在线播放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精品2021| 我和隔壁的少妇人妻hd| 无套内射无矿码免费看黄| 青草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调教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人妻激情偷乱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大学生国产在线观看p|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 |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韩日亚洲影视在线视频| 日本岛国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久久丁香五月 | 男人的天堂中文字幕熟女人妻|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虎| 麻豆成人在线视频| 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