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國紅
關鍵詞梨狀肌綜合征推拿治療超短波治療
梨狀肌綜合征是指梨狀肌筋膜、肌肉、肌腱及韌帶等軟組織的無菌性炎癥,多為風寒濕邪、急性外傷、慢性勞損等原因引起,臨床較為常見。起病急,臀部疼痛,活動受限,影響生活和工作。自2001年2月~2005年8月,我們用推拿加超短波治療58例,取得了較好療效。
1臨床資料
1.1一般情況男35例,女23例;年齡21~43歲,平均32.4歲;病程3個月~2年。病因:風寒濕邪31例,慢性勞損12例,外傷7例,原因不明8例;左側33例,右側19例,雙側6例。
1.2診斷標準臀部疼痛,伴有下肢沿大腿后外側放射性疼痛,偶有小腿外側麻木,感覺減退,會陰部不適,不能行走或跛行,嚴重者臀部如刀割樣劇痛,雙腿屈曲,不能翻動。臀部可觸及隆起的條索狀肌索,并有明顯壓痛,梨狀肌緊張試驗陽性。均經(jīng)CT掃描,除外腰椎間盤突出癥。
2治療方法
2.1手法治療患者俯臥位,術者立于患側,兩手交替用掌根大小魚際處按摩梨狀肌,時間3~5分鐘,力度由輕漸重;接著用大拇指壓患側阿是、環(huán)跳、殷門、承扶、陽陵泉、足三里、陽溪等穴,以穴位產生“酸、脹、麻”得氣為度;其后在臀部及疼痛放射區(qū)施以滾法、推法,并在梨狀肌上施以彈撥法,用拇指找準梨狀肌,用彈撥法來回彈撥梨狀肌,彈撥方向與肌纖維相垂直。用力準確,深達,須剛柔相濟,柔中有剛,剛中有柔。最后囑患者雙下肢伸直,用右手前臂扶抱患側大腿下1/3處,左手掌按壓腰骶部,右手用力將下肢向后上抱起(過伸位),左手向下按壓腰骶部,有節(jié)奏地使下肢一起一落,每次做6~9次。重者每天1次,輕者隔日1次,10天為1個療程。
2.2超短波治療按摩結束后采用廣東DL-C-B超短波電療機治療。頻率40.68MHz,功率200W,20x15cm電極板2個,置于臀部,輸出量為微熱量,時間30分鐘。
3治療效果
根據(jù)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本組經(jīng)1~2個治療后,臨床治愈35例(60.3%):癥狀和體征全部消失,肢體功能恢復正常;顯效21例(36.2%):癥狀和體征大部分消失,肢體功能基本恢復正常,能參加工作和勞動;有效2例(3.5%):癥狀和體征較前好轉,肢體功能活動有改善??傆行?00%。
4討論
梨狀肌綜合征屬祖國醫(yī)學“痹證”、“傷筋”范疇,多為風寒濕邪侵犯經(jīng)絡、氣血凝滯所致。祖國醫(yī)學認為:氣血運行于全身,周流不息,外養(yǎng)皮、肉、筋、骨。內則濡養(yǎng)五臟六腑。如血離經(jīng)脈,瘀積不散,經(jīng)絡受阻,氣血運行不暢,則“傷筋”。類似于肌腱粘連的形成。
推拿則可使“筋結舒暢,血脈流通”??伤山庹尺B,減輕肌肉痙攣,促進周圍水腫的消散和吸收,消除局部無菌性炎癥;分離局部組織粘連,促進神經(jīng)肌肉的功能恢復,達到“通則不痛”之目的。超短波是高頻電場,可作用到較深部位,增強微血管的長度和開放度,加快血流速度,加速代謝廢物,炎性產物及致痛物質的排泄和消除。按摩配合超短波與其他治療方法比,具有較好的效果,它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刺激末梢神經(jīng),消散炎癥介質,疏經(jīng)通絡,達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同時,治療時間短,治愈率高,能為廣大患者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