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戰(zhàn)》倒了,陳天橋笑了。
就在上個月,朱駿還暗諷盛大:“第九城市的未來將是一個成熟的、系統(tǒng)的公司,而不是如同有些公司那樣的‘家族企業(yè)’”。陳天橋當然反唇相譏,“盛大是國內同時運營最多款游戲的公司,并不喜歡所謂的精品戰(zhàn)略?!睕]像朱駿那么直白,但陳天橋心里肯定非常不爽,“你不就一賭徒嗎?”
朱駿的確好賭,如果說當年用全部身家壓注暴雪出品的《魔獸世界》還屬于不得不賭(九城當時瀕臨倒閉,不得不接受了暴雪近乎苛刻和剝削的條件,不成功肯定成仁),那么后來賭發(fā)財了、嘗到甜頭了的朱駿接連拿下國外數款號稱神作(當然代理費用也是“神”級)的產品時,就不是什么“把雞蛋分散在不同籃子里”的多元化戰(zhàn)略能解釋的了。
《激戰(zhàn)》就是九城睹博式“精品戰(zhàn)略”中的一個“雞蛋”。
九城推廣《激戰(zhàn)》時稱其為“顛覆傳統(tǒng)網游的跨時代全新大作”,從創(chuàng)作團隊和游戲模式上看,這口號也不全是吹牛:《激戰(zhàn)》研發(fā)團隊ArenaNet的三位創(chuàng)始人均為暴雪的骨干,據悉由于“三人只為玩家著想,以玩家為中心的‘原始’的出發(fā)點,與已經成為游戲產業(yè)領軍企業(yè)的暴雪公司的財報、獲利、網絡化等觀念有所矛盾”,才出走暴雪,成立ArenaNet。
ArenaNet沒有食言,《激戰(zhàn)》的游戲模式確實顛覆了傳統(tǒng)網絡游戲“等級至上、裝備壓制”的觀念。游戲為玩家們建立了一個非常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玩家的個人等級上限只有20級,且非常容易滿級,頂級裝備的獲取也非常簡單,換句話說,玩家們只須付出一點點努力就可以達到滿級和獲取最好的裝備,然后投入到“玩家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中。
從這個角度看,朱駿賭得有道理。
但如果能輕易地一直贏下去那也就不叫賭博了。九城代理《激戰(zhàn)》的最終結果是讓陳天橋看了個笑話:今年三月,連收費的嘗試都還沒來得及做,九城已不得不發(fā)出關?!都?zhàn)》的通告。
同許多網絡游戲悄無聲息地告別不同,《激戰(zhàn)》的消亡讓“中國網絡游戲環(huán)境和玩家素質”這一話題再一次被提上日程,在《激戰(zhàn)》的擁戴者心中,這是一款理念無比優(yōu)秀的游戲,怪只怪中國“只會刷等級和裝備”的玩家太多。
這些玩家的抱怨對了一半:《激戰(zhàn)》的倒掉確實是因為大部分玩家并不接受這樣的游戲方式,但是當產品的市場預期與實際受眾發(fā)生脫節(jié)的時候,怪“受眾素質低”顯然毫無道理。玩家可以這么發(fā)泄,但是如果朱駿也抱著這個自怨自艾,那九城也要離倒閉不遠了。
朱駿這次賭錯了的原因是,想到了《激戰(zhàn)》的受眾群體并不會多,但是沒有想到在我國網民龐大的人口基數細分出來的受眾會這么少,少到了無法支撐《激戰(zhàn)》運營的地步。
或者說,九城決定簽下《激戰(zhàn)》是瞄準了游戲對于玩家互動方面的顛覆性理念,卻忽略了在目前的中國,要以“玩家互動”來解釋網絡游戲受眾的核心需求還不完整和清晰,更為準確地描述應該是,“玩家互動后產生的虛榮感”,這才是支撐大部分玩家在網絡游戲中拼殺的源動力?!熬毟弧钡摹都?zhàn)》看似為玩家提供了一個公平的“非泡菜”游戲環(huán)境,卻在客觀上扼殺了玩家們“等級比別人高、裝備比別人好”的成就感和奮斗感,當玩家缺失了這種體驗后,喪失了游戲的動力是很正常的事情。
至于前面提到的ArenaNet三人組同暴雪理念上的矛盾,筆者認為這不過是個宣傳的噱頭而已,他們三個人追求自己的理想才是真,暴雪財務上的獲利和以玩家為中心也并不矛盾。“商業(yè)化”從來都不是一家公司的罪過,在“精品”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產品說好聽了是“創(chuàng)意走在了時代的前沿”,說難聽了就是“孤芳自賞”。只靠“創(chuàng)意和理念”不能當飯吃。
雖然《激戰(zhàn)》的倒掉讓陳天橋看了笑話,但在和陳天橋的口水仗中朱駿也沒落下風,因為他“言出必踐”了——就在本稿赴印之際,從業(yè)界傳來消息,朱駿挖來原中華網科技公司及中華網游戲集團總裁陳曉薇(于5月16日)出任九城總裁一職,他自己則辭職專心搞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