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學歷史教學中,人物教學是整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正確的觀點,采用恰當?shù)姆椒?,通過人物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是歷史課堂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明確學科要求是歷史課
進行人物教學的前提
現(xiàn)行中學歷史課本中介紹了中外歷史上許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科學家。課本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使不少歷史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在教學中對歷史人物“正確地、具體地、實事求是的給予敘述和評價,對歷史上某些反面人物要進行分析和批判”,是歷史教學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教師在教學中必須依據(jù)大綱要求,充分利用課本中的圖文系統(tǒng),準確地講述和評價課本中涉及的各類人物,激起學生強烈的愛憎感情,對學生進行理想及人生觀教育。
充分利用課本是歷史課
進行人物教學的途徑
歷史課中的人物教學,既不能用數(shù)理學科演繹推理的論證方法,也不能采用理化實驗那樣的手段,必須充分發(fā)掘課本中的圖文因素,充分利用圖畫的形象直觀性和文字的生動具體性等特點,去描述人物的神態(tài)、特征及其活動,使學生充分地感知教材,經(jīng)過一定的心理活動,讓歷史人物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接近于歷史的基本面貌。
描述圖畫,趣化人物形象中學歷史教科書中涉及的歷史人物眾多,一些重要歷史人物還附有圖畫。這些圖畫從各個不同側面展示了重要人物的精神和品格,圖文并茂,學生喜讀易學,為教師進行歷史人物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借助這類圖畫,對人物外貌和心理特征進行描述,使人物形象立體地再現(xiàn)在學生面前,在學生頭腦里形成鮮明的印象。
賞析引文,活化人物品格為了使學生對歷史人物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掌握人物的思想精髓,課本中或直接引用人物自己的言論、著述,或引用經(jīng)典作家對該人物的褒貶之詞,是教師講述和評價歷史人物的思想及性格特征的最好材料。
遷移概括,強化人物活動每個歷史人物都有一定的活動過程,或以時間推移為順序,或以地域轉換為線索,都處在不斷的發(fā)展和變化之中。要客觀地展現(xiàn)歷史人物發(fā)展、變化的全過程,就必須對其歷史活動進行階段性揭示和評論。
正確指導評價是歷史課
進行人物教學的重點
歷史人物的活動是復雜多樣的,從縱向看,一生變化起伏,具有階段性;從橫向看,在同階段,也可能有不同性質、不同方面的活動,具有多重性。在歷史人物教學中,除采用多種方法講授外,更為重要的是正確指導學生評價。在階級社會里,評價歷史人物主要是由他們的社會實踐和思想主張所反映出來的社會關系、階級關系,評說他們在當時歷史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評價中培養(yǎng)學生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是非觀。
功過評價法凡需評價的歷史人物,有些具有兩面性,即功過兼有,所以評價歷史人物須從功與過兩方面考慮。有的歷史人物的功與過并存于同一時期的不同方面,有的則分別存在于不同時期,呈現(xiàn)前后變化。教學中要將其活動分解為幾個方面,實事求是地進行評論,該肯定的肯定,該否定的否定。
階段評價法歷史人物的思想行為隨歷史的變化而變化,他們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也隨之變化,或由好變壞,或由壞變好,好壞相間。評價跨越不同階段的歷史人物時,應引導學生應用階段論,根據(jù)歷史人物一生的主要活動,分為幾個不同階段,結合所處的歷史時代和歷史環(huán)境去評價其功過是非。
分析評價法在階級社會里,人都是劃分為階級的,人們從事政治的、經(jīng)濟的、文化的、宗教的活動,無一例外都代表其所屬的階級利益。在評價歷史人物時,要引導學生抓住歷史人物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傾向,并把它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揭示其階級內容和階級實質,既不能籠統(tǒng)地進行綜合或加減抵消,也不能互相取代。要引導學生用歷史的、階級的和邏輯的分析方法,全方位地、立體地分析和考察歷史人物的活動,給予客觀的評價,通過評價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
定性評價法歷史好比是個大舞臺,歷史人物好比舞臺上的某個角色。歷史人物的活動是多方面的,社會的曲折發(fā)展變化,決定他們活動的復雜性,但這些活動有其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評價歷史人物時,一定要抓住主要方面,給予總的評價定性,然后圍繞這一定性對人物的活動的敘述具體化、形象化。總之,對具體人物要具體分析,在功過之間,抓主要方面作定性評性,不要“攻其一點,不及其余”。
以上諸種方法只是從某一特定角度確定的評價方法。其實在對每一個歷史人物的評價中這幾方面的因素都要予以考慮,進行綜合運用。
(作者單位:河北省邢臺市郭守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