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等師范音樂教育中,聲樂教學占主導(dǎo)地位,而聲樂教學又不像其他門類的教學那樣直觀,學生只能通過聆聽教師的演唱和從教師的教學語言中,去理解發(fā)聲的原理和琢磨歌唱的技法,因此,對于聲樂教師教學語言的研究探索,對促進聲樂教學水平、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guān)鍵詞]教學語言 聲樂教學 通欲化 歌唱
嗓音功能本身是每個人生來固有的,但是唱得動聽的能力卻主要是訓練的結(jié)果。歌唱是通過用特殊的方法——多方法的語言來訓練嗓音功能而獲得的。這是因為人體的各發(fā)聲器官在歌唱時的運動狀態(tài)和它們間的相互協(xié)調(diào)作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主要是依靠聲樂老師把自己歌唱發(fā)聲的感受、體驗、歌唱的經(jīng)驗和方法,通過通俗的、精煉的、準確的、形象的、生動的教學語言傳遞給學生并指揮他們的發(fā)聲器官協(xié)調(diào)配合。讓他們歌唱,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歌聲。進行判斷、評價、提示,再應(yīng)用教學語言,引導(dǎo)他們逐步調(diào)節(jié)、校正發(fā)聲機體,使之找到正確的歌唱方法。那么,在教學中教師如何運用好聲樂教學語言呢。如果用太多專業(yè)術(shù)語教課,會讓很多學習者丈二摸不到頭。下面就我的教學實踐談點自己的經(jīng)驗體會。
一、教學語言通俗性
1、用通俗化的語言和行為使學生身心松弛
要保持好的歌唱狀態(tài),首先要求歌唱者必須保持全身歌唱器官的放松與自然。而剛開始學唱歌的學生最容易在老師面前開聲唱歌時緊張,使歌唱器官僵硬。要讓學生在上課時盡量做到松弛。首先要讓學生覺得你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師。那么你就要在講課中盡量保持幽默、可愛、親善的一面,經(jīng)常加強與學生交流、隨時了解他(她)們進步狀況和需求,不斷糾錯和鼓勵。并保持輕松活潑的課堂環(huán)境,做到上課時是師生。下課是朋友。
我有一個訓練就是讓學生用‘憤怒’并大聲的語氣說道:“你們給我聽著……我是×××,我很……”?;虼舐暫艚心衬橙巳プ鍪裁词隆Mǔ?,性格內(nèi)向或膽子較小的同學,都不好意思這樣叫,但我會鼓勵這些同學完成。這些同學叫完后,都會感覺有一種沒有過的輕松體念。當然,除了講解歌唱基本的松弛技巧外。還要讓學生在唱歌時知道:思想松弛是非常重要的。我會用通俗易懂的言語,包括比喻和暗示來提醒同學。如“唱慢節(jié)奏的歌、或弱聲時,要用悄悄話的狀態(tài)”,又如說:“當唱到高音時,要暗示自己想——太容易了”等等。這些都可以幫助學生們,在唱歌時盡可能的保持松弛。
2、用通俗化的語言和舉措使學生放聲歌唱
讓學生松弛后,重要的就是把聲音打開。我接觸了很多最初學的同學,由于平時因為環(huán)境或性格的原因,唱歌養(yǎng)成了一種不好的習慣。如一唱到高音時。就不敢放聲高歌,造成了音暗、氣噓的歌唱習慣。那么,我會用些大家較感興趣、并獨特的訓練方式,來訓練把聲音放開。如用一口氣念1-2-3-4-5-6—7-8-9-10要求一個數(shù)字比一個數(shù)字的聲音大,并體會肚子和腰部的用力感覺,然后用這種感覺來試唱歌曲。另外就是放聲的朗誦。特別有一個很管用的方法就是:當我聽學生在唱歌時,某句聲音沒有放開。我就會讓學生立即停唱,并讓學生大聲的讀出這句歌詞,然后。讓學生用剛才大聲讀的感覺再來唱這句。這樣,學生基本都能放開聲音唱歌了。
3、用通俗化的語言指導(dǎo)學生進行技巧訓練
歌唱中的正確呼吸是唱歌里最重要的基礎(chǔ)。但是要讓同學們能重視并感興趣??刹皇且患菀椎氖隆K?,我運用了幾種打破常規(guī)練習唱歌呼吸的方法來教學,讓同學們座著、躺著、玩著照樣可以訓練。我舉例說明一個練習方法:我教室有幾把靠背椅子,我讓同學們坐在上面。要求在練吸氣和呼氣時,都要感覺腰和背部盡量緊貼在椅子的靠背上,并體會用氣的支點和力度。我還會提醒同學們,在家里即使看電視都可以這樣訓練。為了讓氣息下沉于丹田。我有時會讓學生立起雙腳或彎曲雙腿來唱歌,或用手輕輕的抬著鋼琴來歌唱,讓他們體會氣息集中于丹田的支持點力量。
在我的學生里,聲樂演唱水平參差不齊。有聲樂??飘厴I(yè)生,有幾乎對歌唱知識一竅不通的無聲或白聲歌唱者。所以,通常我講課幾乎都是用最簡單、易懂的話語講解。在技巧教學方面,用得最多的是比喻和提示。我會經(jīng)常用日常用品作比喻:如講喉頭打開放松技巧。我會說:“你們要感覺喉管就像洗衣機的排水管那樣空而通暢”。我還用人體自然反應(yīng)來作提示,如我會和同學們說:“當我們平時遇到嘆氣、打哈欠、打噴嚏時,千萬不要浪費此時機。要大聲的打出聲音來,并留意口腔張開和用氣位置及力度的感覺,并說明,這是最好的練聲時機?!比绻覀儼堰@些人體自然反應(yīng)在人的一生中善加利用,那我們就等于多練了許多時間的聲了。
二、教學語言精煉準確性
聲樂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藝術(shù)。正確的歌唱方法主要是依靠訓練獲得的。而訓練又必須是在有限的課時內(nèi)進行,這就要求老師的語言要精煉而又準確。老師的教學語言精而準才能抓住教學中的主要矛盾。精而準才能體現(xiàn)教學的重點,精而準才能解決聲音中的主要毛病,精而準才能對癥下藥,精而準才能使學生對復(fù)雜的理論理解透徹,如通常可以聽到老師在課堂訓練中這樣提示學生:氣息沉、吸氣深、吐氣穩(wěn)、下巴掉、笑肌提、牙關(guān)開、咽腔張、前胸松、后背緊、氣息通、雙肩落等。也有些老師在課堂上針對某個問題大講特講面面具到,有的則空談聲樂理論。使學生感到漫無邊際,無重點,演唱中會感到無所適從。
聲樂教學語言的精練準確既要合乎邏輯。又要顧及到學生的認知能力,使學生容易理解,過于專業(yè)化的教學用語,如:“運用頭腔共鳴來歌唱”、“運用胸、腹式聯(lián)合的呼吸方法”、“你要用真假聲混合的唱法唱”,以及過分強調(diào)教師自我體驗的提法。如:我是應(yīng)用頭腔共鳴唱的,就是把聲音唱在頭上,讓頭頂來歌唱等等的語言往往會讓學生莫名其妙,弄不明白。我認為最直觀準確的方法是老師的范唱,正確的范唱與錯誤的發(fā)聲的對比,讓學生能直截了當?shù)慕邮苷_的發(fā)聲。其次就是比喻和提示,如:讓學生打開牙關(guān)時說“像打哈欠初時的感覺”“像老虎張嘴的樣子”:讓學生放松下巴時說“像傻子的下巴一樣松懈”,讓喉嚨放松時說“喉嚨就像一個垂直的空心管道,讓氣流從腳底送入頭頂。”“面帶微笑演唱”“微露上齒唱歌”“用雙腳的力量將聲音送入頭頂”等等。精練準確的教學是建立在活潑通俗易懂的教學語言上的。在聲樂教學中教師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面。豐富發(fā)展自己的教學語言,教學中就能達到化復(fù)雜為簡單,化抽象為具體,化模糊為生動的教學效果。精煉準確的語言來自教師客觀敏銳的聽覺。它是教學的基本功。也是聲樂教學的基礎(chǔ)。精練準確的語言來自教師主觀努力的教學經(jīng)驗,是教學實踐的積累,也是聲樂教學的關(guān)鍵。
三、教學語言辯證統(tǒng)一性
在聲樂教學中,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訓練的總目標。教師對這一總目標的教學要求,心中是有數(shù)的,但在具體的分階段的教學中。不可能把未來的目標要求拿到現(xiàn)階段來付諸實施。在對學生進行歌唱技巧訓練,音樂處理表現(xiàn),音樂感受和創(chuàng)造思維的綜合訓練過程中,教師要處理好整體要求和局部訓練的辯證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聲樂教學主要是靠教師的聽覺和辨力來指導(dǎo)學生的訓練,聽到了學生演唱中的問題,就要拿出具體的辦法去解決,聲樂教師責任就是要訓練學生有一對客觀的耳朵。能聽出自己演唱時的對與錯,所以教師的分辨能力和教學方法是直接影響學生的演唱水平的。就聲音的訓練來講。正確的歌唱方法是整體的歌唱,這就要求聲樂教師的思想方法是辨證的,聽覺是平衡的。看問題是客觀的。分析和解決問題是全面的,比如在聲音的訓練中,當強調(diào)聲音的高位置時,同時要強調(diào)氣息的低控制,否則就會產(chǎn)生氣淺、喉緊。發(fā)出的聲音效果尖、擠、卡、虛的現(xiàn)象,在提示氣息下沉有深度時,同時要保持高的歌唱位置。反之就會破壞歌唱狀態(tài)的平衡性和完整性。在訓練中讓學生把喉嚨打開時,又要提示學生把聲音唱的集中:提示靠前唱時,又要注意聲音的垂直性:提示歌唱發(fā)聲中要有“點”的感覺時,又要注意整體“面”的結(jié)合:提示笑肌上提時注意下腭向下松的感覺,真聲位置假唱,假聲位置真唱。閉口音開著唱。開口音關(guān)著唱,這一系列的訓練方法、觀點、語言無一不貫穿在辯證統(tǒng)一的規(guī)律之中。
四、教學語言形象比喻性
聲樂教學中由于聲樂教學語言語義的不確定性。學生對教師講述的要求常常感到不易理解。教師采用形象的語言把比較抽象的概念具體形象化。為了達到訓練的目的,教師還常采用啟發(fā)式的感覺教學方法。所謂感覺教學就是將我們?nèi)粘I钪心茏龅降囊恍﹦幼骱透杏X用于歌唱和訓練之中,通過這些感覺體會到科學的發(fā)聲狀態(tài),達到訓練的效果。如:訓練氣息下沉時。用聞花的動作、雙手提水的感覺去體會就不至于把氣吸到胸上。當訓練聲音靠前唱時,教師會說“讓你的聲音先向后劃圈再拋向前方”“讓聲音坐在氣上滑出去”“唱高音時要像跳高運動員起跳時腳先向下蹬,身體再向上拋的感覺”“聲音要始終向前滾動的唱。氣才不會重”“聲音的高位置像雨傘的傘蓬。氣像傘的把”,“聲音像風箏在空中自由飄蕩。氣息要像線軸始終在下面拖住”“吸著唱”“喊著唱”“真的唱”“假的唱”“收著唱”“開著唱”“豎著唱”“圓著唱”“扁著唱”等等。在聲樂教學中采用確切生動,形象的語言,比用單純技術(shù)性的闡述。更加容易被學生所理解和接受。
結(jié)語
聲樂教學沒有器樂教學那樣直觀,學生只能通過聆聽教師的演唱和從教師的教學語言中,去理解發(fā)聲的原理和琢磨歌唱的技法,去領(lǐng)會音樂作品的內(nèi)涵,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聲樂藝術(shù)形象。教學語言起到信息傳導(dǎo)與反饋的作用。對聲樂教學的語言研究探索,對促進聲樂教學水平、教學效果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