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鋒
在體育運動中運動員的情緒表現(xiàn)是多種多樣的,它的產生與人的內外環(huán)境、生理、心理等功能是密切相關的。造成運動員情緒波動是由不同的原因而引起的,教練員應根據運動員的異常情緒找其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培養(yǎng)運動員的自控能力。
一、引導運動員客觀的自我評價
培養(yǎng)運動員情緒自控能力,教練員要引導運動員客觀地自我評價,正確地自我認識,讓運動員在日常生活、訓練和比賽中,經常進行自我思索和正確地自我剖析、自我調整。否則,運動員不能很好地認識自己,在自我認識和評價中,運動員如只看到自己的不足,會產生自卑、缺乏自信和積極性,相反只看到自己的長處,會盲目樂觀、自以為是,一旦出現(xiàn)錯誤,就不能調動主客觀方面的積極因素,會產生苦悶情緒,造成消極后果。因此,教練員在平時訓練中應要求運動員經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進行階段性地自我評價,在運動員的自我評價中,教練員要抓住時機幫助運動員建立正確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概念,避免自我意識的沖突,從多角度看待問題,引導運動員對自己的長處、短處進行正確全面地認識,幫助運動員提高自信心,正確認識自己,產生積極的自我體驗。
二、誘導運動員合理的歸因評價
歸因理論就是關于人們如何對自己和別人行為因果關系(原因)做出解釋和推斷的理論(菲斯克,泰勒,1994)。不同歸因評價會引導運動員不同情緒體驗,因此,教練員在訓練和比賽中,及時引導運動員正確合理的歸因,來調節(jié)和控制運動員的情緒波動,確保訓練和比賽的順利進行。
1、在平時訓練中,由于技術動作復雜難度大,動作容易失誤受傷,造成運動員的恐懼心理,產生訓練積極性下降,喪失信心,情緒低落等現(xiàn)象,那么運動員會將其歸因于自己能力差或身體素質差的內在因素,可能會放棄自己的努力。在平常訓練中教練員要隨時注意觀察運動員的情緒變化,發(fā)現(xiàn)運動員情緒有異常,就要幫助運動員找出其原因,及時引導運動員正確合理歸因,告訴運動員能力上沒有偏差,困難只是暫時,減輕運動員由于一時困難造成的情緒波動,做好思想工作,慢慢轉變運動員的消極情緒,否則,訓練的難度就會更大。
2、比賽成績優(yōu)劣也會給運動員的歸因評價造成影響,不同的歸因會導致不同的結果,自信心水平高的運動員會把比賽成功或失敗歸于內部可控性的因素。相反,自信心低的運動員傾向歸因于外部原因。教練在平時訓練中應加強引導運動員把歸因評價歸于可控制因素上,合理進行心理訓練,教育運動員要勇于面對暫時的困難,無論失敗或成功都是暫時的,只要面對現(xiàn)實一步一個腳印地認真訓練,就能夠不斷提高自己,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三、消除緊張情緒的心理訓練
1、由于參加比賽少而產生情緒緊張,教練員可采用平時技術訓練中增加比賽因素,進行情緒調節(jié)的心理訓練,多進行一些練習性的比賽,使運動員接受近似比賽場合的情緒鍛煉,讓運動員在模擬比賽中嘗試調節(jié)自己情緒,獲得情緒的適應性和實戰(zhàn)經驗,提高運動員在比賽中控制情緒緊張的能力。
2、由于運動員水平相近,比賽競爭激烈而出現(xiàn)的緊張情緒,教練員可采用轉移運動員緊張情緒的心理訓練手段,針對運動員緊張的特點和原因,運用適當?shù)恼Z言和動作暗示等具體靈活的手段,將運動員的注意力轉移到動作技術上,讓運動員在思想上暫時離開緊張的比賽場地,逐漸穩(wěn)定運動員的情緒,保證運動員正常發(fā)揮水平。這種措施的采用必須建立在平時訓練基礎上,建立在教練員和運動員之間的默契的心理關系上,否則暗示不會起作用。因此要求教練員在平時訓練中,注重動作的心理訓練措施,要與運動員達成心理默契,這樣才能在比賽中取得預期的效果。
3、由于運動員的消極情緒而對比賽產生緊張感,這也是臨場情緒過敏性緊張造成的。教練員可根據這種情況,采用情緒對比的心理訓練手段來解決運動員情緒緊張的問題。這種訓練首先要求誘發(fā)運動員的消極情緒,待緊張產生后,再回憶比賽勝利的愉快場面,放松動作和改變自己頭腦中的形象,以便產生積極的情緒去代替消極的情緒,同時還要暗示運動員自己的意志去克服,通過反復練習,才能克服消極的緊張情緒,使情緒對比的心理訓練收到良好的效果。
總之,運動員情緒緊張狀態(tài),許多是由于缺乏心理訓練產生的,為此,加強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是每位教練員不可忽視的問題,教練員要在平時訓練中,注意引導運動員客觀的自我認識,誘導運動員合理的自我歸因,針對不同對象和造成情緒緊張的不同原因進行心理訓練,使運動員產生積極認識的情緒體驗,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