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和諧社會的文化建設投下第一塊基石。和諧社會理論在中國開始從理念走向全面實踐,“和諧社會”與中國人開始親密接觸。站在社會發(fā)展前沿的廣大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具備高度敏銳的現(xiàn)代戰(zhàn)略眼光,放眼世界,順應和諧社會的大潮,創(chuàng)造和諧教育——和諧師生情感、和諧師生關(guān)系、和諧教育教學質(zhì)量、和諧學生的個性健康,讓師生雙方在和諧教育中贏得絢麗人生。
故事一:一個學生轉(zhuǎn)到新學校就讀,第一學期的期中考試,數(shù)學只考了20分,老師給他訂了一個增加20分的目標。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時,他得了56分。老師在學期總結(jié)時,表揚這位學生是本班期末考試考得最好的學生。全班同學很驚訝。老師說:“我給這位同學訂的目標是增加20分,即考40分。結(jié)果他考了56分,比預期目標多了16分,超額完成計劃的125%?!币粫r間,全班同學你看我我看你,個個點頭笑了。于是這位老師趁勢提議全班鼓掌,向這位同學表示祝賀。因為是首次受到如此熱烈的贊揚,這位同學激動得哭了。從此,他愛上了數(shù)學,高考時以數(shù)學120分的滿分考入清華大學。
故事二:上課鈴聲響了,教室里仍一片吵鬧。一位小學女教師走到了教室門前,卻沒有進去。2分鐘后,學生發(fā)現(xiàn)了老師,便立即安靜下來,端坐著準備挨訓。老師走進教室提了一個問題:“知道老師為什么不進教室嗎?”學生紛紛回答:“教室太吵了?!薄袄蠋熒鷼饬??!薄蠋熜χf:“都不對,我是在外面傾聽你們的爭論,欣賞你們純真的童趣,你們真可愛!那么現(xiàn)在我們可以上課了嗎?”教室響起一片掌聲??上攵@節(jié)課一定上得很好,學生們也一定學得很好。
故事三:一位班主任接手了一個全校最差的班。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有一張單桌,同學們都不愿坐在那里。剛開始,這位班主任把這張桌子命名為“思過桌”,誰不守紀律或犯了錯誤就坐這個位子,以示懲罰。這樣過了一段時間,班上的紀律仍然不好,犯錯、違紀的同學毫無減少的趨勢。于是,這位班主任改變了方法,把這張桌子移到了前排,并命名為“榮譽桌”——哪位同學學習成績好、受到科任老師表揚、為班上爭得了榮譽,就坐到這里。一下子,全班同學都爭著要坐這個位子。再后來,老師又將這張桌子移到了最后,還是稱它為“榮譽桌”,全班同學還是爭著坐這個位子,人人以能坐上這個位子而感到光榮和自豪。同學們還悄悄地稱這張桌子為“免檢桌”。從此,這個班的紀律好了,學習進步了,還被評為學校的先進班集體、標兵班。
這三個都是真實的“育人”故事。第一個故事中的數(shù)學老師沒有用分數(shù)把學生簡單地分為優(yōu)生與差生,而是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使學生的發(fā)展進入最佳狀態(tài),從而使這位學生獲得了成功。第二個故事中的小學女教師,以一種對孩子天性充滿關(guān)愛的教育方式保護學生的自尊,激發(fā)了學生人性的感動,達到了最佳的教育效果。第三個故事,是一位先進班主任的經(jīng)驗。教室里的那張桌子并沒有絲毫的變化,但那位班主任卻賦予了它鮮活的生命,使它成為理解生命意義、呵護生命尊嚴、實現(xiàn)生命價值、提升生命本質(zhì)、享受生命之美的載體。這三個故事都是三位老師對教育本質(zhì)認識的結(jié)果,這就是“教育”。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被故事深深撼動。靜心思考這3個身邊的校園故事,潛心探索教師的平和心態(tài),精心研究師生教學共進的實質(zhì)內(nèi)因,我深切地感受到:在學生成長的主陣地,作為成人的教師,其應對各類學生的博大胸襟,靈活駕馭課堂的高超技巧,把育人作為人生最高目標的思想境界讓人折服。這三位老師的做法順應了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主題曲,從細微處著手,用自己的智慧輕松地改變了原始的師生關(guān)系的不和諧,改造了最初課堂氣氛的不和諧,促進了學生個性的健康發(fā)展,為和諧社會奏響了和諧教育的美妙音符。從而營造了一個積極進取、共榮向上的和諧教育氛圍,讓老師和學生在和諧中獲得“雙贏”。
(作者單位:廣東中山市火炬開發(fā)區(qū)一中)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