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把握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主旨以及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呢?希望以下幾個方面能對廣大考生有所裨益。
緊盯詩歌的“眼睛”。題目是詩歌的“眼睛”。透過這只眼睛我們常常能窺探出詩歌的類型、題材、描寫或詠嘆的對象乃至詩作的主旨和作家表達的思想情感。因此,緊盯詩題就等同掌握了理解詩歌的鑰匙提了綱挈了領。如2005年高考全國卷2鑒賞的是白居易的一首詩,詩題是《邯鄲冬至夜思家》,從題目我們就知道了時間地點、大致環(huán)境以及詩歌類別,可以肯定詩作的主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是思鄉(xiāng)念親。杜甫《春夜喜雨》這個題目就不僅標示了時間、吟詠對象,而且鮮明透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態(tài)度,可以說題目的一個“喜”字,把作者的心跡展露無遺。又如陸游《書憤》,文題就意味著作者要抒發(fā)的是心中的激憤,而事實全詩正是以“激憤”貫穿的。其他如《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赤壁懷古》;《征人怨》《閨怨》春宮怨》;《謝亭送別》《送沈子福之江東》等等,從它們的詩題我們就可以推斷其大致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直搗詩歌的“心臟”。詩貴含蓄,但無論如何含蓄委婉到頭來總要表情言志,總要把自己的感情態(tài)度借助文句表露出來,所以自古以來詩人特別注重詩中最能顯現(xiàn)感情、詩旨的那些字眼或詩句,總是推敲過來提煉過去,不達到最能體現(xiàn)自己意旨決不罷休,所謂“兩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即是言此。那么這個煉來煉去的字眼或詩句,就是詩眼或包含詩眼的主旨句。顯然,包含詩眼的主旨句最能體現(xiàn)詩人的寫作意圖、思想內(nèi)容、態(tài)度情感乃至表達技巧,是全詩的關鍵所在,可以毫不過分地說它就是詩歌的“心臟”。抓住了它,就抓住了詩歌的靈魂和命脈,通過它就可直接探查到該詩的內(nèi)蘊和底細。如唐代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背踝x只覺詩歌都在寫景敘事??床怀鲈娙饲楦泻驮姼柚黝},但仔細分析就可發(fā)現(xiàn),一個“愁”字“出賣”了詩人,定下了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成了我們窺視作者內(nèi)心世界的窗口。緣何而愁?細品上下詩句便可知曉。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夢醒后感慨“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點明寫作意圖,把美好的夢境與丑惡的社會現(xiàn)實進行對照,抒發(fā)了自己向往自由天地和反抗權貴的思想感情。又如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笨梢悦黠@看出主旨句是“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憑此可直接推斷出這首詩抒發(fā)了戍邊將士思念家鄉(xiāng)、懷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解剖詩歌的“細胞”。詩歌離不開意象。意象是詩歌的“建筑材料”,作者塑造形象、表情達意都要靠意象來建構。可以說意象就是詩歌的一個個細小具體的組織“細胞”,詩歌就是這一個個意象“細胞”搭建起來的藝術“大廈”或有機生命體。因此,讀懂詩歌把握詩歌主旨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必須首當其沖從分析意象做起。讀懂了意象,也就明白了作者的意圖,能夠較為準確地推斷出作品主旨和作者思想感情。這個特點需從兩個層面來說。經(jīng)過先輩們幾千年的耕耘,古詩詞中許多景或物被賦予了特定的意蘊。如“柳”與送別留戀有關,“月”與思家想人、盼望團圓相關,“鴻雁”則大多和書信傳情有聯(lián)系,這就是人們傳統(tǒng)所說的意象(古詩詞中這類有特殊意義的意象較多,這里無需詳談)。當然我們在閱讀詩歌時,只要抓住了這些意象,也就相應地得出了含有該意象的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感情。如菊花是隱逸、高潔、脫俗的象征,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本捅磉_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痹娙司鸵浴霸隆钡囊庀笠晕竦囊蓡桙c出了這月圓之夜人間普遍的懷人心緒,含蓄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故鄉(xiāng)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另一類意象是不具有相對固定意義的形象,直白地說就是打上了作者情感烙印、被寫進詩中的一組具有相同特征的景物,作者用它們共同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想情感。對此我們應仔細分析這一組景物具有的共同特征,然后根據(jù)這些景物特征來推斷出作者相應的思想情感。如杜牧《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痹娙诉x取了“寒山”“石徑”“白云”“人家”“楓林”“霜葉”幾個清新自然、熱烈、充滿生機,具有山野典型特征的意象,描繪了一幅深秋山野全景圖。靜對自然生命的壯觀,作者心里充滿感動,不由得發(fā)出贊嘆:“霜葉紅于二月花”!這不只是美的聯(lián)想,色彩的比較,更是生命的禮贊。全詩飽含著詩人對自然和生命的熱愛。對于大量的借景抒情的詩詞,都具有類似的特點,考生們可舉一反三,參照賞析。
分析詩歌的“血型”。如人可以劃分為幾個類型的膚色、血型一樣,古典詩詞在長期的發(fā)展中也形成了一些相對固定的類別。類型相同的詩作,其表現(xiàn)出的思想感情和觀點態(tài)度也有大致相同的一面。例如詠史懷古詩,大都歌頌古人功績,抒發(fā)詩人自己壯志未酬的情懷(如杜甫的《蜀相》);閨怨詩大都借怨婦之口表達被朝廷(官場)拋棄的苦惱(如溫庭筠的《夢江南》);贈友送別詩,一般是叮嚀對方,贊頌對方,表達一種依依不舍的情感或別后的思念;邊塞征戰(zhàn)詩,表現(xiàn)對戰(zhàn)爭的厭惡,表現(xiàn)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思念;山水田園詩,大多以山水田園為審美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閑的田野,創(chuàng)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達詩人對現(xiàn)實的不滿,對閑適寧靜平和生活的向往。(類別較多,不一而足)根據(jù)這一特點,我們就可據(jù)此進行思想內(nèi)容和情感的推斷。
王貽賢,語文教師,現(xiàn)居湖北??怠1疚木幚猓簳蕴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