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我國經(jīng)濟開放程度的進一步加大,我國涉外經(jīng)濟活動越來越多,商務英語的應用率越來越高,因此,在涉外經(jīng)濟中應用互文性英語翻譯十分普遍。本文從企業(yè)涉外經(jīng)濟活動中商務英語的語類互文性翻譯、商務英語的互文性主題與結構和功能、企業(yè)涉外經(jīng)濟活動中商務英語翻譯的互文關系與翻譯策略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商務英語 涉外經(jīng)濟 互文性
在企業(yè)涉外經(jīng)濟活動中,互文性英語翻譯應用相當廣泛。所謂互文性,強調(diào)任何一個單獨的文本都是在與其他文本互相參照、交互指涉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即文本之間的各種對應、指涉、傳承等關系?;ノ男杂幸惶淄暾闹干嫦到y(tǒng),即一個文本與前文本之間,同一文本內(nèi)部之間,都存在信息的相對照應關系,它們彼此是互動的。
一、企業(yè)涉外經(jīng)濟活動中商務英語的語類互文性翻譯
企業(yè)涉外經(jīng)濟活動中商務英語與普通英語相比,不論在文字、文法、文體方面,還是在意義內(nèi)涵等方面,均有其自己的特點。所謂商務英語主要包括商務活動中所使用的文化、法律、法規(guī)和慣例,專業(yè)理論與規(guī)范等,和涉及商務活動的各種英文書籍、報刊、文獻和新聞報道等。在獨特的專業(yè)背景和實踐背景下,它的特殊性十分明顯,主要包括:
一是企業(yè)涉外經(jīng)濟活動中語言文體的特殊性。即在翻譯中,只注意其文字意義還不夠,還必須反映出商業(yè)韻味。例如商務信函中的常用句子: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with great interest,時宜譯為“早復為盼”,更合適商務活動中的語體風格。
二是企業(yè)涉外經(jīng)濟活動中文本選詞的專業(yè)性。商務英語從一開始就與實際的商務活動聯(lián)系在一起,其語言形式到語言規(guī)范都必須為具體的業(yè)務服務,用詞用語約定俗成。如說,This is a firm offer。漢語相對應的商業(yè)術語就是“此盤為實盤”。而在翻譯“貨物將于下月運出時,英語中也有習慣的說法:The goods will be forwarded next month。
三是企業(yè)涉外經(jīng)濟活動中文本語言的目的性和明確性。即在譯語中強調(diào)清楚明確而非優(yōu)美含蓄。在當今外貿(mào)交往活動中,商務英語也可以成為一種單獨的語類。語類通過綱要式結構與體驗樣式體現(xiàn)出來,綱要式結構即文章安排的結構;體驗樣式即特定的語言結構,某種特殊的文體就有一種特殊的語言風格,可以區(qū)分此種文體與其他文體,這個特點,在商務英語翻譯中尤為明顯。商務語篇的翻譯的核心在于溝通,在于能否使用屬于源語和譯語特定文化的商務語言準確清晰地進行溝通。它的專業(yè)性強,要求譯者具備相關專業(yè)知識,充分考慮行業(yè)特點,采用業(yè)內(nèi)普遍接受的通稱,即說“行話”,并且準確理解和表達商務語境中的詞匯意義,例如;established companies指的是老牌知名企業(yè),而非建立起來的公司。只有熟悉行內(nèi)文化習慣,才可能捕捉到許多詞匯的準確含義。
如:保險公司將承擔船只遇上海難后在遇險港將承保貨物卸下的費用。
以上句子具有一般英語水平的譯者都可以將意思翻譯出來,但一般不規(guī)范,在規(guī)范的商務英語中翻譯出來就是:
The insurer is to cover expensed incurred by discharge of the insured cargo at a port of distress following a sea peril.
以上一些中文意思的表達分別是“the insurer”(保險公司),”the insured cargo”(航運中),和“a port of distress“(實際遇險) 一般在具法律效力的文書中使用,同時整個句式也具備了商務法律文書類型嚴謹,有力的特點,體現(xiàn)了典型的商務英語特色。
二、企業(yè)涉外經(jīng)濟活動中商務英語的互文性主題、結構和功能
企業(yè)涉外經(jīng)濟活動中文本主題的互文性指關于同一主題的指涉、激活先期文本方方面面的有關內(nèi)容及引起豐富的聯(lián)想等,這對重構語言文本有很大幫助。例如對同一事物的不同指稱等。
結構互文性指結構的類同關系或相似之處,典型的是漢語中的仿詞、仿句、仿調(diào),還有英譯漢中的四字成語。這一點在商務英語翻譯中非常常見。如:
“為什么你不愿意為自己的發(fā)明申請專利權?”
有人譯為Why don't you like to apply for a patent right for your inventions?但是商務英語強調(diào)的是結構緊湊,宜用短句,或者說有一定的“語言框架”。試看:Why are you unwilling too patent your invention? 這個譯文突出了英語中動詞的作用,言簡意賅,比前譯文更能達到交際中較好的效果。
三、企業(yè)涉外經(jīng)濟活動中商務英語翻譯的互文關系與翻譯策略
一是譯入語文化。在商務英語的翻譯中,要使譯文與源語文化保持著傳承,對應的關系。在商務英語的翻譯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譯入語文化中不存在的、舊的或新的表達法。譯者此時必須運用所有翻譯策略,依照自—的背景文化知識對源語做出闡釋,給出最貼切的譯文來。譯文一經(jīng)產(chǎn)生,就作為某種意義符號在譯入語文化中成活了起來,成為這種語言的一部分。由于商務英語用詞用語的高重復性,許多用語就此保留下來,并成為我國外貿(mào)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例如一些表達:
exclude the application of…不適用于…
clean collection光票托收
charge against沖銷
countervailing補償?shù)?/p>
counterpart交易對手
這些原來都不是目的語文化中所有的,但隨著譯文在交際活動中的頻繁使用而成為漢語中的常用語。不同于其他類別,商務英語講究準確達意,并且要避免不清楚或者歧義,為了達到交際目的,這些詞可以不怕重復地大量使用,就給譯者帶來了一定的規(guī)范和借鑒。
這樣,同一種指涉在兩種語言中共同存活,并成為一種書面范式通用,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可以大膽依據(jù)此來翻譯。
二是以上所說的是互文性在目的語文化中的延伸,而目的語文化在譯文中也會反滲透并延伸。例如在合同的訂立中,英文合同慣用的開頭格式和用語是:
This contract is made (and entered into) tenth day of_ (month), _ (year) by and between Company A as one part and Company B as the other part WHEREAS...…
NOW THEREFORE, for and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mutual covenants and agreements,
Both parties hereby agree as follows:
而中國式的開頭是:
甲方:XXX
乙方:XXX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和其他相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雙方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經(jīng)友好協(xié)商,達成協(xié)議如下:
譯者照此翻譯如下:
Party A
And
Party B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other pertin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China, enter into the following agreement (\"contract\") on the principles of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and through friendly negotiations.
若要按通行的要求,給外貿(mào)對方看當然使用This contract is made and entered into by and between…更合其胃口,不過隨交往的不斷擴大,類似于這種的文本也常常出現(xiàn)在外商擬訂的合同之中,這是雙語文化交流的互文發(fā)展結果。譯者并不需為達到交際目的而拘泥于原語的范式特點,只需遵循外貿(mào)商務交際的特點來翻譯,也可以達到交際目的,這不失為一種可行的翻譯方法。
參考文獻:
[1]馮莉孟文濤:商務英語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J]. 成人教育 , 2003,(04)
[2]王芳:商務英語的語言特色探討[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 , 2003,(02)
[3]劉淑云武立波:淺談商務英語的特點[J].商業(yè)研究 , 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