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的苦惱——
張老師是一位教學出色并且深得領(lǐng)導(dǎo)賞識的中學老師,可是她最近卻因為忍不住說學生的壞話而特別苦惱。由于好朋友的引見,張老師來到了我們的“教師互助聯(lián)盟俱樂部”??吹綇埨蠋煙o精打采、滿臉愁容地走進俱樂部時,我一下子就意識到她正在遭受著怎樣的心理痛苦。
張老師跟我說,不知道為什么,隨著做教師時間的增長,她對學生品頭論足、說三道四的情形越來越嚴重了。
面對家長時,常常忍不住向家長說學生的不是:“你兒子可以說是無論什么方面都是一塌糊涂。作業(yè)經(jīng)常不交,不講個人衛(wèi)生,沒有組織紀律觀念,上自習哼歌,影響其他同學。上課時不是手在桌子底下耍弄東西,就是兩眼發(fā)呆,這能專心聽講嗎……”
面對同事時,也時常牢騷滿腹:“我怎么就遇上這些不爭氣的學生?就知道貪玩,沒有一點兒進取心,計劃性就更不用說了,簡直是一屆不如一屆。”
面對學生們時,更是不由自主地數(shù)落他們,無論是成績好的還是不好的、紀律好的還是差的、性格內(nèi)向的還是外向的,總有看不順眼的地方,說出來的話也總是負面的。張老師迷惑不解、非??鄲赖貙ξ艺f:“我這到底是怎么啦?我做老師怎么會做成這個樣子?怎么總想對學生橫挑鼻子豎挑眼呢?”
【心理剖析】
其實,像上面案例中的張老師一樣,許多老師都有過說學生壞話的情形,只不過沒有像她這么吹毛求疵而已。作為現(xiàn)實生活中的任何一個人,為了自我保護和自我防衛(wèi),為了生存與發(fā)展的競爭,為了維護自尊或面子,偶爾出現(xiàn)攻擊行為不足為怪。可是,現(xiàn)代社會越來越對顯性暴力行為(肢體暴力)嚴加禁止,在教育領(lǐng)域尤其如此,如我國《教師法》中就明文規(guī)定教師不能體罰學生。但是,隱性暴力行為,諸如老師用語言“攻擊”學生、說學生壞話的現(xiàn)象卻時有發(fā)生。而且,大多數(shù)老師并沒有把說學生壞話當成非常嚴重的事情來對待,更多時候甚至還覺得這是在教育學生、關(guān)心學生。
在我看來,老師說學生壞話一般有以下一些原因。
教師說學生的壞話多數(shù)時候是其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
平常狀態(tài)下,老師認為某某同學笨、淘氣或不守紀律時,可能并不會說出來。但一旦有機會,這些真實的想法就自然流露出來了。比如,一位老師面對一個總不把自己的要求當一回事的學生說:“你看,我在班上再三強調(diào)反思欄要寫意見,可是,你的反思欄卻還是什么也沒有寫,就簽上了你的名字。你老爸平時也是一樣,在家長反饋意見簿上什么都不寫,只簽個名字。你怎么就繼承得這么到位?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通常老師把憋在心里的這個真實想法傾吐出來之后,就會覺得特別神清氣爽。這其實是人需要發(fā)泄的心理在起作用,就如同一個水庫一直儲水是不行的,水滿后總要泄洪。只是開閘“泄洪”時一定要選擇好時機,切不可傷了學生的自尊。
說學生壞話的老師大多是責任感比較強的人
就像上面的張老師那樣,雖然老愛說學生的壞話,卻教書有成,頗受器重。這樣的老師一般責任感很強,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tài),心里一急往往口不擇言。就如同一個含辛茹苦為孩子操勞的母親一般,心里過于希望孩子能正確行事、努力奮斗、表現(xiàn)突出……一旦孩子沒有達到要求,便嘮嘮叨叨數(shù)落開了。其實,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來表達,教師應(yīng)該把期望與要求用滿懷熱情和希望的方式傳遞給學生。
說學生壞話的老師不少是正義感特別強的人
這樣的老師大多正義感、自尊心很強,通常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也絕不會寬松對待他人。認為好學生就應(yīng)該受到表揚,壞學生就應(yīng)該受到批評,好行為應(yīng)該得到肯定,不良行為必須受到指責和懲罰。
期待利用逆反心理促使學生好好學習
老師說學生壞話是為了給學生一個強烈的刺激,讓學生作出相應(yīng)的反應(yīng)。比如,一位高中班主任發(fā)現(xiàn)有一個學生上課看武俠小說,就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大聲地說:“某某,像你這個態(tài)度,你如果能考上大學,我在手心上煎蛋給你吃!全班同學作證?!闭l知這位學生“嗖”地從座位上站起來并斬釘截鐵地說:“老師,你別太看扁人了,咱們走著瞧!”這位學生后來不但考上了大學,還讀了博士。當然,這種激將法并非對所有學生都適用。
只是為了宣泄而說學生壞話
在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問題的時候,老師說學生壞話,往往只是發(fā)發(fā)牢騷,排遣胸中的怨氣而已,并非真的對學生有什么惡意。如一位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我從來沒有教過你們這樣的班,與其教你們初一這些還沒有省事的小毛孩子,還不如去教初三。”又比如,一位小學老師面對一位反應(yīng)慢的學生無可奈何地說:“一道這么簡單的題目我跟你講過不下10遍了,你卻還是一臉茫然地看著我。我的耐性都要被你磨光了。”
【心靈對話】
從人性上講,人往往都有“好意報答,惡意報復(fù)”的心態(tài),如果面對老師的惡意指責,學生可能也會惡目相視或惡語相傷地來對待。一位高中物理老師在給一個班學生上完實驗課后,發(fā)現(xiàn)實驗用的珠子少了,便把學生叫回當面訓(xùn)話:“你們在燈光下就可以做出這種事情,沒有燈光的時候還不知會做出什么事來!”第二天上物理課,該老師發(fā)現(xiàn)又有多臺儀器被損壞,便惡狠狠地對學生說:“當學生就是這個樣子,將來到了社會上比土匪還土匪。真是沒道德,沒素質(zhì)……”同學們對此很反感,紛紛要求老師道歉,老師說:“如果我向你們道歉,就是向你們的錯誤低頭,就會早早把你們送入人生的火葬場?!庇纱耍瑤熒苓M一步激化,學生上課總是制造一些混亂,氣得老師七竅生煙。不僅如此,學生還給這個老師取了個“黑山老妖”的綽號。
俗話說得好:哪個人前不說人,哪個人后不被說。但說人需要知道限度,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有時,一句惡語甚至有可能毀了一個人。一位中學老師因為把班里一個轉(zhuǎn)化好的同學A當成另一個需要轉(zhuǎn)化的學生B的反面教材,在B同學面前說了許多A同學的壞話。沒想到B同學全都告訴了A同學,結(jié)果A同學對老師非常失望,又恢復(fù)了以往的壞習氣。該老師后悔莫及,告誡其他老師:“千萬別在背后說學生的壞話!”常言道: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同樣,如果教師“口下留德”,就會“心中留愛”;如果“口下留心”,就會做事放心而不焦心;如果“口下留情”,就會雨過天晴,放松心情。
有位叫江本勝的科學家,曾做過一個關(guān)于水的實驗,并由此寫了一本《生命的答案水知道》的書。這位博士從同一個水源里取出兩杯水,對一杯水說“你這個臭水,我要殺死你”,并用多國語言寫了“殺死你”的字樣貼在杯子上;對另一杯水說“你真甜,你真好喝,謝謝你”,用多國語言寫了“謝謝你”的字樣貼在杯子上。然后,他把這兩杯水拿到高倍顯微鏡下觀察,江博士驚奇地發(fā)現(xiàn),被感謝的那杯水里有六角形的結(jié)晶,形狀就像鉆石一樣漂亮。而被詛咒的那杯水里卻沒有這樣漂亮的結(jié)晶。生命的真相水知道!我們?nèi)梭w內(nèi)70%是水,也就是說至少我們生命的三分之二是由水構(gòu)成的。當老師說學生壞話的時候,自己也是壞話的接受體,所以說,老師說壞話首先傷害的是自己這個水靈靈的生命體。事實上,如果經(jīng)常說別人壞話,就會習慣于板著臉而不會笑靨如花,也就不會柔聲細語,就不會春風化雨,如此一來,自己這朵漂亮的生命之花也就不會盡情怒放。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使生命之水呈現(xiàn)出燦爛結(jié)晶的最好方式就是關(guān)愛、理解和欣賞他人。的確,在生活中,一聲“謝謝你”,常常能表達出美好誠意;一聲“對不起”,瞬間消解了心中怨氣;一聲“理解你”,既溫暖了別人,也釋放了自己。
(責編 子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