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元認知可以簡單地定義為“關于認知的認知”,對認知過程起著積極的監(jiān)控作用。在寫作過程中結合寫作元認知的理論研究成果對學生進行元認知培訓,可以幫助他們有效地學習并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自我計劃、自我監(jiān)控、自我評估,以提高寫作水平。
[摘要]大學英語 寫作教學 寫作元認知
近年來,國外外語界在研究學習策略對外語學習的影響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果。國內許多學者也展開了在這方面的研究,如元認知與詞匯教學的關系,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聽力教學中,元認知策略培訓的實驗研究,等等。但從元認知角度探索其在英語寫作中的運用的文章并不多見。本文試從這一視角探討大學英語寫作。
一、關于元認知
國內外學者認為元認知的核心意義即對認知的認知。Flavell (1976)認為,元認知有兩個一般性維度:元認知知識和元認知體驗。國內學者(張慶林:1997;汪玲等:1999;周海中等:2001)認為元認知包括三個成分: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jiān)控。
元認知知識是關于認知過程的、人類已經(jīng)獲得并且可用來控制認知過程的知識,主要包括:個體元認知知識,任務元認知知識,策略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是個體對認知活動的有關情況的覺察和了解。元認知監(jiān)控是指認知主體在認知活動過程中,將注意力轉向正在進行的認知活動,以自身的認知加工過程為意識對象。元認知的三個成分相互依賴,相互制約,是一個完整的結構體系。
二、寫作元認知
Flavell(1987:27)曾明確指出,元認知現(xiàn)象在寫作過程中的存在。國內學者(吳紅云,劉潤清2004)通過實證研究,應用結構方程模型,確定了寫作元認知結構方程模型。寫作元認知由元認知主體評估,元認知策略和元認知任務評估三大要素構成。元認知主體評估由語言障礙評估及痛苦體驗和寫作能力欠缺原因評估構成。元認知策略由結構、內容和語言并重策略,詞匯選擇策略,練習策略及積極體驗和借助外力的修改策略構成。元認知任務評估由寫作作用評估和寫作標準評估構成。
三、寫作元認知與大學英語寫作
目前,大學英語教學和考試都很重視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對學生語言知識的輸入與輸出水平要求越來越高。但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習者即使是到了大學階段,修了寫作課之后,他們的文章里仍有不少的語義錯誤、語篇錯誤、語用和策略失誤,等等。國內學者們就此課題開展了一些實證研究,其結果證明,元認知策略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結合寫作元認知,就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可得到以下啟示。
在寫作中,英語與漢語有相似之處,但在思維方式、語言表達等方面有明顯差異。在教學中,教師應教給學生寫作技巧并加以適當?shù)挠柧?,同時加大對學生語言基本功的培訓,以此幫助學生真正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首先,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自己英語寫作的目標,掌握寫作過程和具體寫作步驟,教授寫作技巧。同時,告誡學生在進行英文寫作時改掉先用漢語思考,用漢語草擬提綱甚至草稿,然后,再進行翻譯的習慣。理解英語寫作要從用英語思考入手,如何根據(jù)所給話題構思、布局和謀篇,養(yǎng)成直接用英語表達的習慣。教師可以通過問卷講座等方式,澄清學生頭腦中的一些模糊的、錯誤的觀念,再通過面談或討論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例如,在寫作課之初,我們可以采用Hedge提出的“你對寫作的看法”的問卷。它的目的就是鼓勵學習者反思在寫作過程中自己的需要和問題及對寫作課本質的了解。以此加強學生對自身寫作任務的認識。
其次,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意識,在教學中應幫助其確立長期和短期的目標。長期目標可以幫助學生從長遠的角度展望自己的語言學習前景,產(chǎn)生動力。通過自我認知和參與目標的計劃和確立,他們就會有意識地思考自己的寫作學習,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該如何做。短期目標的制定可結合教學計劃,使目標明確到每周。這樣,目標是能夠達到的、可衡量的,有利于學習者衡量自己的學習情況。
第三,注意教授學生熟悉并漸漸掌握元認知策略。
(1)要求學生用英語寫讀書報告,摘要,日記。在課堂上,教師評講個別文章,側重內容,語言,結構方面的討論和評價,同時復習寫作技巧,把讀、寫兩項活動結合起來。
(2)自我測試。這是一種除以教師為中心測試外的另一種測試方式。它可以幫助學生發(fā)展自我評價的能力。在自我測試時,可設計以下問題:“Did I make myself clear ?”“Did my reader ask me to explain anything ?”“Am I happy with my performance ?”“What do I need to improve on ?”這樣,學習者就能更好地監(jiān)控自己的學習進程。通過這些活動,可以使學生改善學習方法,發(fā)展他們需要的策略。
(3)在寫作中,鼓勵學生在不同的階段采取不同的策略。寫作計劃階段,應集中精力于整篇文章的意義和結構,積極參與到計劃活動中來。應考慮到寫作目的,如一封寫給父母的信和一封求職信,它們的結構、格式應該是不一樣的。教師可以給學習者提供這些在計劃階段所需的策略,讓他們采取有用的策略,同時告訴他們計劃是靈活的,隨著寫作的進展應該有所改變。鼓勵學生學會聯(lián)想、小組一起計劃、作記錄、按觀點的重要性排列等。
計劃量的大小與寫作類型有關。有的只需在頭腦中構思當即寫下,而有的則在寫作之前細細琢磨。計劃的詳、簡也是因人而異。
寫作的修改階段。一篇好的文章要不斷經(jīng)歷寫作和反思的不同階段。反思時,作者會重新閱讀前面寫下的句子、回顧起初的寫作目的、考慮如何表達后面的想法。如問:“Is my argument expressed through a clear set of points or does my reader have to make conceptual leaps in order to follow me ?”、“Are there any sections repetitions and can be missed out ?”and“Do I need to rearrange any sentence ?”通過這些問題,作者可能會增加、刪節(jié)或重新安排段落以提高文章的質量。顯而易見,這些問題都是與文章意義與結構有關。在修改時,鼓勵學生監(jiān)控語言從而減少錯誤,這是非常有意義的。這樣,他們就會修改模棱兩可的地方。修改后,盡量能使文章達到清楚地表達作者的思想、符合寫作類型、寫作風格得體。
在這個階段可采用的策略有討論、同伴之間相互修改、參照教師修改了的習作修改。在學習者交換習作修改時,可利用一張檢查單子,重點檢查文章的整體內容、結構、寫作目的和是否符合特定的讀者群。也可以每次側重一點。檢查單子可包含以下問題:Who is your audience? What have they known about the subject ?What interest do they have in this subject ? What is your purpose to write the paper ? Have you developed your draft fully ?等等。教師在修改、講解過程中依然要說明字、詞、句、語法分析和英漢語段結構的異同,句子結構的區(qū)別等提高學生的語言基本功。
培養(yǎng)學生的讀者意識。寫作是具有交際性和社會性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大多數(shù)寫作都有特定的讀者,如朋友、同事或領導等。正是這種讀者關系提供了寫作的背景、影響了內容和格式的選擇和寫作風格。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一些寫作練習創(chuàng)造讀者、建立讀者意識。比如,鼓勵學生給校外的英語機構或個人寫信。課堂內,讓一個學生文章成為另外一個學生回答的基礎,如一個學生寫邀請信,另一個寫回復,回復可以是接受邀請也可以是拒絕邀請。在寫作時還可以一起討論,計劃,打草稿。
(4)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運用和監(jiān)控元認知策略的運用。如要求學生寫日記或心得筆記,給學生提供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計劃、監(jiān)控和評估的機會,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四,指導學生評價自己的學習行為。教師可幫助學生確立優(yōu)秀作文的標準,如讓學生評價自己的文章,思考并回答:我在努力達到什么目標?我在運用哪些策略?使用的效果如何?我還可以做什么?通過這些問題,學生反思了整個元認知活動。還可以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及學習者間的合作。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評價自己的策略選擇、提高學習效果。
上述關于寫作元認知給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啟示項目不是依次發(fā)生,而是相互作用并且同時發(fā)生。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應注重學生的寫作過程,把元認知訓練作為教學內容的一部分,滲透到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1]吳紅云,劉潤清.寫作元認知結構方程模型研究[J].現(xiàn)代外語,2004,(11) .
[2]杜愛紅.元認知策略與大學英語寫作[J].重慶大學學報, 2004, (3).
[3]張穎秋.元認知與大學英語詞匯教學[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 ,(6) .
(作者單位:河北秦皇島外國語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