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要] 問題式教學法早已在教育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這種教學法,啟迪學生思考,讓他們帶著問題學,課堂氣氛活躍,一個個問題如巨石投水,激起千層浪,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本文就問題式教學法與同行商討。
[關鍵詞] 問題式教學法優(yōu)點實際操作基本原則
關于問題式教學的思想在很早以前就有美國的一位科學家提出,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這種教學方法能起到很好的課堂效果。所謂問題式教學,就是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以問題構筑教學的主題,將教學內(nèi)容問題化,采用提問、設疑的方式,啟發(f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保持學生的學習激情,使學生在積極思考教師提出問題的同時,完成新知識的學習。問題式教學強調(diào)學生的主動參與,一個良好的問題解決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探究、發(fā)現(xiàn)、實踐、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這一教學法的模式是教師首先提出問題,然后學生帶著問題自學教材,理解問題、討論問題,最后教師根據(jù)討論的情況。有針對性地講解,準確地引導學生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法具有操作簡便,適合學生的特點,實踐效果良好。
一、問題教學法的優(yōu)點和現(xiàn)實意義
其一,問題式教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政治學科的濃厚興趣。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表明,學生在積極討論的氛圍中,在激勵作用的重復、積累中,更易于培養(yǎng)起對政治學習的熱情和渴望。
其二,問題式教學有利于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掌握網(wǎng)絡學習、文獻檢索等求知技能;在綜合相關政治知識,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過程中。學會得魚之技。這正是培養(yǎng)高素質、高能力人才的有效途徑。
其三,問題式教學有助于學生分析、概括、表達等諸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創(chuàng)新思維的形成,學生對政治資料的遴選、整理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認識;在課堂陳述、說服他人的過程中,鍛煉思維、表達等能力。學生既不盲從前人,也不迷信權威,求新、求變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更充分的發(fā)揮。
其四,問題式教學有助于學生追求真理、尊重他人、積極競爭、互助合作等優(yōu)秀個人品格的形成。學生在課堂上既主動表述自己的觀點,又學會傾聽不同見解,學會與人和諧相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積極、寬厚和吸納真理的健康品格,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二、新課標環(huán)境下政治學科問題式教學法的操作
第一步:提出問題、以疑導讀
教師在對教學內(nèi)容總體認識和把握的基礎上,提出課堂所要解決的問題,創(chuàng)設學生想要學習的心理機制,激發(fā)學習動機。
教師的創(chuàng)設提問非常關鍵,一般要體現(xiàn)兩個原則:
(1)必須從教學大綱出發(fā),圍繞教學重點提問,這樣問題解決了,教學重點也就掌握了。
(2)創(chuàng)設的問題必須具有現(xiàn)實意義,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制造教學興奮點。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唯有新鮮的事物才能給人刺激,令人關注和興奮。提問有新意、有針對性,可很快使學生處于興趣盎然、思維活躍的狀態(tài)中。
第二步:自學思疑,橫向議疑
這一階段要求學生采取自學的形式通覽教材,理解、討論老師所提出的問題。
1、學生帶著問題自學教材,目標明確,要求具體,效、果顯著。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學生一般不能獨立地解決學什么和怎么學的問題,如果老師不能有計劃地提供學習內(nèi)容,恰當?shù)匾龑?,就不能形成有效的自學。問題式教學法創(chuàng)設疑問使學生能夠在疑問的引導下主動地去探求和思考問題,進一步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學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對教材做筆記,用鉛筆對重點內(nèi)容“劃杠”,對不理解的內(nèi)容“打問號”,教師要巡視課堂,及時解答學生自學過程中遇到的疑點,并引導學生嘗試自主解答所設的問題,敞開思路,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探索精神。
2、教師組織討論,學生橫向交流,促進共同提高。在學生通過自學對所設問題有一定的理解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發(fā)表他們自己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互相啟發(fā),共同提高。
第三步:充分解疑、總結收尾
這一階段以教師講授為主,但絕不是機械地回答所設問題。為了充分地解答所提出的問題,教師有必要增加一些教材上沒有的相關材料,一方面,豐富課堂信息;另一方面,使學生進一步從中體會所學知識,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教師組織學生總結本課的重點內(nèi)容,對學生理解難度較大的地方、教材的關鍵點,再進行重點講解,以確保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
問題式教學法改變了教師“以講為主,以講居先”的格局,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注重了學生自學能力和積極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和鍛煉,提高了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水平。
三、教師在課堂問題設計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問題的設置方式盡管是多種多樣的,但都必須遵循三條基本原則。
1、必須有概括性的新穎的和未知的東西。這是問題的難度標志。要使問題具有新穎性,就不能簡單地根據(jù)答案直接提問,必須換個角度,換個方法,才能設計出新穎的問題。未知的東西的最大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在問題教學中,教師通過設置問題情境,組織學生對未知東西的探索,使學生有可能掌握比在一般教學中更概括的知識。
2、必須能夠激起學生學習新東西的愿望和需要。即要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要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H·A·多勃洛留波夫說:“當學生樂意學習的時候就比被迫強制學習輕松得多,有效得多?!?/p>
3、要適合于學生的知識和智力水平。問題的設置不是越難越好,應當符合學生的認識水平和能力水平。更具體地說,是要以《義務教育政治課程標準》為依據(jù),正確設計問題,使之既源于課本又高于課本,既能啟發(fā)學生,培養(yǎng)學生能力,又充分顧及學生實際水平。
問題式教學法的實質是一種現(xiàn)代啟發(fā)式教學法,是教師根據(jù)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提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大膽嘗試、學會質疑、學會探究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法既能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作用,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使學生不但處于一個接受知識的過程,而且處于一個自主探究、合作互動的過程。因此,初中政治采用問題式教學法是實施義務教育政治課程標準的有效方法,是體現(xiàn)教育本質的極為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