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愛》問世已經160年了,它一直是讀者最多的英國小說之一。盡管它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英年早逝,但她的代表作卻永存?!逗啞邸芬殉綍r間和空間,被譯成了各種文字,而且一版再版,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它經久不衰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我想,這應該從產生作品的時代背景說起,《簡·愛》完全不同于當時流行的小說,作者用獨特的方式塑造了一個“新人”的形象。
一、超越時代的價值觀念
19世紀中葉的英國,是典型的“男尊女卑”的社會,不論在哪個領域,婦女都不會受到重視,特別是“維多利亞時代的文學,是男性惟我獨尊的文學”。對此,《簡·愛》的作者也有過親身感受。
1836年,夏洛蒂·勃朗特曾將自己的詩作寄給著名詩人羅伯特·騷塞。沒想到,這位大詩人教訓她說:“文學不是婦女的事業(yè),在英國沒有女作家的地位,何況你也沒有特殊的創(chuàng)作才能?!?/p>
所以完全可以理解,1847年,夏洛蒂為什么要以科勒·貝爾的名字來發(fā)表《簡·愛》。
盡管如此,夏洛蒂卻沒有掩蓋她的女性意識,相反,她在作品中強烈表現出她的這種女性意識。
你看,小說突出描寫了一個渴望愛情且又充滿激情的女性,卻基于自尊和道德的信念而放棄愛情。這是超越維多利亞時代的普遍價值觀念,因此給這一時代的小說以新的真實感。
這種新的真實感,貫穿在“新人”簡·愛的所有行動、言談和思想中,也就是說,簡·愛具有榜樣的價值。
翻閱全書,你就會發(fā)現,不論簡·愛生活在哪個環(huán)境,落到多么狼狽的地步,只要個性完全沒有受到壓抑,她就能平靜、愉快和輕松地生活。否則,她就不能忍受。
她頑強地維護自己的個性,是因為她判定自己有權利得到尊重。她的衡量標準不是陳舊、傳統(tǒng)的那一套,而是依據了全新的價值標準。
你看,如果按照舊的那一套價值觀,她只配當一個受歧視的家庭教師,忍辱負重地了此一生。世界上這樣“安分守己”的普通人多著呢,而你又有什么權利憤憤不平呀?
但是,如果依新的價值觀,事情就完全不同了。簡·愛有思想、有人格、有獨立意志;她勇敢、樂觀、堅定不移;她不僅自己追求生存的價值,也對別人顯示出價值。
正是這種全新的價值觀念,使她對所處的時代認識得更清楚,對生活的意義理解得更透徹,對社會的前進起著推動作用,她能引導別人更好地生活,把人類的心靈美提到更高的思想境界。
二、超越金錢及地位的愛情觀念
簡·愛是一個有見地,卻屢遭排斥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女性。她因為有學識、有思想而自尊,可又因為無金錢地位受到屈辱。金錢地位使她沒有親人,得不到家庭溫暖,性格也被扭曲。所以她痛恨金錢,痛恨這個用地位衡量人的不道德社會。正是這種視點,她在“主人”羅切斯特身上發(fā)現了與眾不同的東西。
羅切斯特有錢有地位,又是她的主人。但她驚異地發(fā)現,與其說自己碰上了一個“明主”,倒不如說遇到一位“良友”。她“沒有受到踐踏,沒有被弄得僵化,沒有被埋在低劣的心靈中,沒有被排斥在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
主人不擺架子,真切地關心同情她,同時又深深地了解她。這是她所遇到的第一個不以金錢,而以平等的人格對待她的男性。她的自尊自強和自治的呼喊,第一次得到了回聲。面對“知音”,強烈的愛情萌動了。
在這一對“主仆”戀人的精神世界里,金錢和地位統(tǒng)統(tǒng)“退居二線”。其實,羅切斯特雖是富翁,卻自有他的不幸。生父的詭計、瘋妻的騷擾、美女的詐騙,使他決心以自己獨有的方式,向社會抗爭——他出發(fā)去尋找一個不是為了金錢地位,而只是為了愛他本人(同時也值得他愛)的“新的女性”。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他居然在自己家里,就發(fā)現了那顆苦苦追索了20年的高尚靈魂。
山谷驚馬一場,是具有決定意義的描寫。當羅切斯特被驚馬摔傷時,簡·愛出于人道主義的原則,頑強地堅持幫助他,一點也不希圖回報。這一行動溫暖了他的心,他發(fā)現那個金魔鬼也不是法力無邊的。剎那間,他對人類的信心在心中復活,愛情的火種點燃了。
在以后的交往中,羅切斯特發(fā)現簡·愛甚至比他更有力量,她強烈要求自己應有的、與人平等的社會地位的同時,還執(zhí)著地追求著幸福。特別是他失去金錢和健康之后,簡·愛更加成了他生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成了他的靈魂的引導者。所以他寧愿失掉一切。也不愿意失去簡·愛。
女作家就是這樣深入骨髓地挖掘了兩個主人公的靈魂,細膩地展示出他們心心相印的內心世界,激昂地唱出一曲超越金錢和地位的愛情贊歌。
三、突破傳統(tǒng)的郎才女貌寫作套路
眾所周知,文學作品既不能無思想性,又最忌概念化。如果有什么東西使一部作品徹底夭折的話,那也許就是概念化了。
為什么《簡·愛》一經出版,就立即引起轟動,并超越時間空間,經久不衰。我想,除了作品的杰出思想性之外,女作家突破傳統(tǒng)的郎才女貌的寫作套路,給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早在《簡·愛》出版之前,夏洛蒂就曾胸有成竹地對其作家妹妹說,她寫的是一個“和我同樣貌不驚人、身材矮小,然而卻要和你們所寫的任何一個女主角同樣能引起讀者興趣”的人。
看來,簡·愛的不美,是夏洛蒂出于原則性的考慮的。因為在19世紀中葉的英國社會中,誰能否認美色和欺詐手段的力量呢?可以說,當時社會的價值標準。第一尺度是金錢地位。第二尺度就是美色。只要有了超人的美,情婦能夠過上揮金如土的生活,甚至能夠步入皇宮,把國家的政治命脈捏在手里。所以,從某種角度說,美色比金錢地位有更深廣的社會勢力。許多憤世嫉俗的作家,敢用作品嚴厲地批判金錢的罪惡,卻不敢把美女趕出傳統(tǒng)的文學舞臺。從這一點而言,灰姑娘簡·愛的形象就有了里程碑式的意義。
簡·愛的價值和力量在自己心中。她從來沒有為自己的不美感到自卑,也從來不以人的漂亮程度作為評判人的標準。她的自尊自重是建立在全新的社會標準上——才智、學識、人格、心靈、意志等、。她不是“玩偶”,也不是唯唯諾諾的奴才。她首先是一個有自尊心的、獨立的人,然后是一個愿意把自己的心奉獻給別人的好人。
她寧愿給予,也不愿接受施舍。在對待羅切斯特的關系上,這一點表現得尤為突出。她真正幫助他擺脫生活的煩惱,卻從不用低級趣味的游戲、甜言蜜語的奉承或者正言疾色的宗教說教來麻醉他的神經,盡管這樣能暫時使他忘記痛苦。當羅切斯特經過痛苦之火的錘煉,悟出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從而加倍追求和珍惜她時,她卻直率地對他說:“看見你的眼睛,看見你的額頭上火傷的疤痕真是遺憾。”
這個杰出的思想對于人類心靈的靜化,對于婦女地位的提高,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相比之下,一些作家從概念出發(fā)制造的“郎才女貌”的故事,必定黯然失色了。
四、走自己的路
簡·愛的一生是不斷抗爭的一生,從蓋茨黑德府到洛伍德,從洛伍德到桑菲爾德,從桑菲爾德到荒原莊,她一直都在為自己的自由和幸福而抗爭。雖然她走的只是一條個人奮斗的道路。但在當時等級觀念嚴重、男權至上的英國社會,作為一個女性,敢于離經叛道,向不公平的社會挑戰(zhàn),無疑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簡·愛正是憑借著自己的精神力量和對生活的無限渴望與熱愛,以及對純潔真摯的友誼和美好動人的愛情的憧憬。才有前進與希望的勇氣和力量,從而閃爍出令人陶醉、動人心弦的人性之美。這種美猶如群星遍布在天空一樣,充溢在整部作品中,喚醒了人們沉睡在心底的美好情愫。
因為簡·愛有知識,有立場,指導思想明確,所以選擇的道路不是盲目的。盡管她走的是個人反抗的道路。但是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是深刻的,代表了千千萬萬普通人的觀點,所以就有著革命性和民主基礎。
因為簡·愛不像于連那樣,個人奮斗的目標是滿足自己的統(tǒng)治欲望。她對自己的奮斗“成果”——同羅切斯特結婚。并不心滿意足。她有著個人圈子之外的廣闊天地,習慣想到世界上的大多數人。你看,她是這樣思考問題的:“千百萬的人受著比我還靜寂的厄運,千百萬的人默默反抗著他們的命運。沒有人知道,除了政治的反叛之外,在大地的眾生中,醞釀著多少其他的反叛?!彼浴K龑Y本主義社會的叛逆,對金錢、地位、美色、社會輿論的批判。雖然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卻牢牢地站在整個階級反抗的層面之上。
正是由于這強大的階級基礎和社會基礎,簡·愛才可能對所謂的“維多利亞盛世”喊出抗議的強音??梢哉f,簡·愛的反抗不是一般意義上對資本主義的否定,她有著更高的思想境界和更進步的內容——超越時代。
(責任編輯 張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