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單字諸辭書對“圭”的形制的解釋,值得細(xì)品:
辭書:《漢語大字典》[1]
釋義:古玉器名。長條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古代貴族朝聘、祭祀、喪葬時(shí)以為禮器。
辭書:《漢語大詞典》[2]
釋義:古代帝王諸侯朝聘、祭祀、喪葬等舉行隆重儀式時(shí)所用的玉制禮器。長條形,下方。其名稱、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異。
辭書:《現(xiàn)代漢語詞典》[3]
釋義:古代帝王諸侯舉行禮儀時(shí)所用的玉器,上尖下方。
上端尖銳呈三角形即所謂“上尖下方”的圭,今人稱之為“尖首圭”,古文獻(xiàn)稱之為“琰圭”?!吨芏Y·春官·典瑞》:“琰圭以易行以除慝?!编嵭⒁嵥巨r(nóng)語:“琰圭有鋒芒、傷害、征伐、誅討之象者。”《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琰圭九寸,判規(guī),以除慝,以易行?!编嵭ⅲ骸胺补?,琰上寸半。琰圭,琰半以上,又半為瑑飾。諸侯有為不義,使者征之,執(zhí)以為瑞節(jié)也?!辩缗c戈端相似,由兵器演變而來。
事實(shí)上,圭的形制不盡上尖下方,上尖下方只是圭的形制之一。圭的上端還有呈半圓形的,即“琬圭”?!吨芏Y·冬官考工記·玉人》:“琬圭九寸而繅,以象德?!编嵭ⅲ骸扮q圜也。王使之瑞節(jié)也。諸侯有德,王命賜之,使者執(zhí)琬圭以致命焉?!辩缡翘熳拥氖钩技蚊阒T侯時(shí)所持的圭,長0.9尺,上端呈半圓形。戴震《考工記圖》有繪琰圭、琬圭圖形,可參見。[4]
《新華字典》[5]注意到了圭的形制不盡上尖下方,所以這樣解釋“圭”:“①古代帝王、諸侯舉行典禮時(shí)拿的一種玉器,上圓(或劍頭形)下方?!?/p>
然而,這樣的釋義是否就周延了呢?也不是。龍山文化有一種鷹紋獸面紋圭,上端呈梯形(圖1)。
商代早期還有一種上端呈平頭形的圭,近似石斧之形,今人稱之為“平首圭”(圖2)。
由此看來,《漢語大字典》“上端作三角形”、《漢語大詞典》“上尖下方”、《新華字典》“上圓(或劍頭形)”釋義均宜調(diào)整。
相比之下,新版《辭?!穂6]釋義比較老到:“①古玉器名。長條形。古代貴族朝聘、祭祀、喪葬時(shí)所用的禮器。周代的墓葬中有發(fā)現(xiàn)。”《辭?!酚幸饣乇芰斯缟隙说男沃?,可謂“知者不言”。
注釋:
[1]《漢語大字典》,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95年。
[2]《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編、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
[3]《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wù)印書館2006年。
[4]戴震《考工記圖》,載《戴震全集》,戴震研究會等編纂,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1992年。
[5]《新華字典》,商務(wù)印書館2004年。
[6]《辭海》,辭海編輯委員會編纂,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年。
作者: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主任編輯、文學(xué)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