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長恨歌》云:“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薄巴疝D”一詞,多數選本不注?!短圃娺x注》(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釋為“委婉隨順”;徐中玉、金啟華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注云:“宛轉,纏綿凄楚的樣子”,皆不準確。
“宛轉”一詞有多種涵義,可訓釋為含蓄曲折、蜿蜒曲折、輾轉、形容聲音抑揚動聽或女子纏綿多情、楚楚動人等意思;但對照白詩所描述的楊貴妃死時情狀,這些解釋顯然均說不通。檢核《漢語大詞典》,“婉轉”還有一個義項,指身體或物翻來覆去,不斷轉動。
形容物體不斷翻轉的,如王士禎《古夫于亭雜錄》卷二“五木呼盧”條云:“骰子飾四以朱者,因明皇與貴妃彩戲將北,惟重四可轉敗為勝,上連呼之,骰子宛轉良久而成重四。上大悅,顧高力士,令賜四緋,遂不易云?!?/p>
形容身體不斷翻轉的更多。如《后漢書·馬援列傳》載《與楊廣書》云:“曉夕號泣,宛轉塵中?!薄侗饼R書·南陽王高綽傳》:“后主(高緯)即夜索蝎一斗,比曉得三二升,置諸浴斛,使人裸臥斛中,號叫宛轉?!眲⒚C《大唐新語》卷十二:“來俊臣案詔獄,特進十個大枷,遭其枷者,宛轉于地,斯須悶絕?!薄段宕贰ぬK逢吉傳》載:“衛(wèi)州刺史葉仁魯帥兵捕盜,有村民十數方逐盜入山,仁魯并疑其為盜,斷其腳筋,宛轉號呼而死?!薄巴疝D”或作“偃轉”,義同。如《三國志·董卓傳》載董卓殘忍折磨北地反叛者,“或斬手足,或鑿眼;或鑊煮之,偃轉杯案間?!?/p>
以上“宛轉”皆形容身體痛苦掙扎、翻來覆去的樣子,與楊貴妃臨死時的情形正相仿佛。再參閱陳鴻《長恨歌傳》所記載:“上知不免,而不忍見其死,反袂掩面,使牽之而去。倉皇輾轉,竟死于尺組之下。”綜上,“宛轉蛾眉馬前死”一句,乃形容貴妃痛苦掙扎、翻來覆去之貌,而絕非“纏綿凄楚”之意。
作者單位:皖西學院中文系(六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