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先生的《圍城》,值得作注。例如書中講眾人前往三閭大學(xué)的途中,當(dāng)李梅亭看見方鴻漸和孫柔嘉兩人過橋時,不禁問顧爾謙看過《文章游戲》沒有,說:“里面有篇《扶小娘兒過橋》的八股,妙得很!”筆者當(dāng)年讀《圍城》時,對此頗為好奇,思一睹為快,可惜遍覓《扶小娘兒過橋》而不得。
不久前,筆者從北師大古籍書庫借到一部道光甲申(1824年)春重刊本《文章游戲初編》,終于了卻了自己多年的一個心愿。其中《扶小娘兒過橋》有兩篇,《圍城》中的李梅亭所指明顯系前篇。茲按照八股格式迻錄于下:
愛而防顛,臨深之致可摹也。
夫過橋何足慮?日茲之過者,小娘也。我見猶憐,寧俟其顛而始扶耶?
今夫愛之欲其生,親之恐其死,世謂之有情人,而非其至也。情之至者,境無不順而防其變于未然;行無不安而慮其危于將至。此其情不行于父母,施之昆弟,用之朋友,而惟男女之禮交為獨(dú)盛。諺有之曰:扶小娘兒過橋。斯言允驗也。夫女流也,而謂之小娘,似非鼓琴之佳偶,亦非抱衾之小星矣。抹粉涂脂,或為楚館秦樓之侶;采蘭贈芍,或為桑間濮上之儔。朝過橋東,則行云;暮過橋西,則行雨;固橋頭一眷宅耳。曷為其扶之也?
情癡者曰:不然。
嬌滴滴者,香閨女也。宵征為可慕矣。而置之河干,置之河側(cè),寧不惜玉而憐香?
羞怯怯者,裙釵婦也。行路已堪嗟矣。而宛在中沚,宛在中央,況其鞋弓而襪窄?
詩不云乎:云誰之思,彼美孟姜。心之憂矣,在彼其梁。疇則無情而不為之扶焉者?
撇爾侍妾,昔爾高堂,原以踐子都之約,而不意朱門漸遠(yuǎn),忽見流水湯湯也。已矣,輿梁未經(jīng),徒杠未慣,牽裳求掖者,此其時也。而何期子都之來會乎?倩娘行矣莫驚,攜手偕行,可無臨流之嘆已。
爰整云鬢,爰簪寶細(xì),將以尋粲者之盟,而不意蓮步初移,忽聽河濱泛泛也。已矣,抱柱無援,偷渡無侶。結(jié)伴相依者,此其時也。而何幸粲者之適逢乎?擁香肩兮并行,偎抱溫存,可無深淵之懼已。
而或者疑之,謂橋為何橋?小娘何氏?扶而過者為何人?而要非無說以處此。
長亭送別,怨走荒郊,或鶯娘其人也。則離魂而夢者曰草橋,扶而過者疑為張君瑞。
越府私奔,旅逢俠客,或一妹其人也。則盤山而渡者曰板橋,扶而過者疑為李藥師。
楚江一曲,晤謝花箋,或素徽其人也,則美人家住者曰大橋,扶而過者疑為于叔夜。俱未可知。
而惟是問姓無姓,問名無名,兩下扶行,依依橋畔,非淫奔而何?為啟漢翼德將軍,求其一喝而斷此橋而立斃焉,夫誰曰不可?
錢鐘書筆下的李梅亭一路上尋花問柳,鬧了不少笑話??伤匆娔信律燥@親昵,竟生醋意,想到了《扶小娘兒過橋》,甚至恨不得“為啟漢翼德將軍,求其一喝而斷此橋而立斃焉”,未免謔而近虐。其人之猥瑣卑劣亦可知矣!不讀原文,如何會知道錢先生學(xué)問之廣博與文筆的佳妙?
最后我們還要說說《文章游戲》一書的主要作者繆艮。
1961年,郭沫若在《光明日報》上發(fā)表《陳云貞〈寄外書之謎〉》一文,寫道:
對于繆艮,倒是要替他呼吁一下,這個人是一位很有才華的人。
他以乾隆三十一年(公元一七六六年)生于杭州仁合縣,家貧,少年時曾在商店當(dāng)過學(xué)徒。后來有了機(jī)會讀書,成了秀才。但自此以后功名蹭蹬,一直不能上進(jìn)。他有二女四子,家庭負(fù)擔(dān)很重,到處去教書、從幕賣文為活。晚年在廣東省境內(nèi)就呆了十年之久。他活到六十歲左右,死于何時,待考。
他的著述是相當(dāng)多的。單是《文章游戲》就編了四編,其中收集了自己署名的文章二百二十篇,還有好些署別人名字的文章,事實上也是他做的……《文章游戲》在今天雖然很少人知道了,但在當(dāng)年八股文統(tǒng)治的時代,它作為叛逆者,吹入了一股涼風(fēng),大受歡迎。因此,曾風(fēng)行一時,到處翻刻。其中有好些文章,在今天讀起來,也還是饒有風(fēng)趣的??婔薮送膺€有詩集、詞集及其他雜著。我覺得他所走的路數(shù),和蒲松齡差不多,我希望研究文學(xué)遺產(chǎn)的朋友們,對于他能予以一定的注意。
可惜又快半個世紀(jì)過去了,在王朔、金庸等的研究一浪高過一浪的今天,作為他們的先驅(qū)和前輩的繆艮,居然還是如此落寞,不僅研究仍是無人問津,就連著作也未能出版,甚為遺憾。
作者單位:綿陽師范學(xué)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