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學科性質(zhì)決定了語文教師這一職業(yè)的基礎(chǔ)性與挑戰(zhàn)性。這就要求青年語文教師注重自我素質(zhì)的提高,多讀書,并學以致用;多練筆,與學生共同實踐;多思考,創(chuàng)新課堂;多詢問,充實提升。概之,“讀、寫、思、問”為語文教師自我提高的四字真經(jīng)。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師;自我提高;讀;寫;思;問
語文是美好的,語文學習是美妙的。不管把語文界定為什么,語文永遠是最基礎(chǔ)、最博大、最富文化內(nèi)涵和最具人文色彩的學科。
因此,語文教師也是所有教師中最基礎(chǔ)、最難做、最有挑戰(zhàn)性和最有意義的教師。前提是,你必須是一名稱職的語文教師,這是最基礎(chǔ)、最簡單的條件,但真正要達到,千難萬難后才能不難。因此,青年語文教師的自我提高尤為重要。別人的培養(yǎng)只是條件,真正的提高只能靠自己。
那么,青年語文教師如何進行自我提高?我認為主要有如下四字真經(jīng):
一、多讀
人不可能永遠吃老本,要不斷地吸收別人有益的東西。吐納和吸收應該是同時進行的,這樣才可能讓自己永遠有吐納的資本。語文教師要時刻“審視自己的一桶水”。吐納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吸收。這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和《教育的藝術(shù)》,葉圣陶、呂叔湘、張志公的《語文教育論文選》《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審視中學語文教育》等,這些書應是語文教師提高的必讀書、必備書,因為這些書的閱讀,能增強一位語文教師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吨袑W語文》《語文教學之友》《語文教學與研究》《語文教學通訊》等應是語文教師必須長年堅持訂閱的雜志,這些雜志的訂閱,能夠讓你時常觸摸到時代的脈搏,與時俱進。這樣,既有經(jīng)典,也有最新研究成果,傳統(tǒng)與時代相結(jié)合。但“讀”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將書中的營養(yǎng)化為自己的血肉,把大師的思想熔鑄在自身實踐中。同時,還要注意閱讀《讀者》《青年博覽》《海外文摘》等富含哲理的美文,這些能觸動你的心靈,讓心田時時呼吸新鮮的空氣,你的生活也會更豐富多彩。別小看讀的作用,它能提高你的素質(zhì),同時也會讓你在教育教學中發(fā)揮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多寫
寫作,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殊不知,它對教師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寫作的前提是:必須具備一定的閱讀,一定的實踐,一定的感悟,這樣,你才能動筆,才能寫作,沒有對事業(yè)的追求,你就沒有寫作的前提。我覺得教師的寫作不一定只寫論文,最好的是寫教育手記、教后感之類。因為它們隨意而自然,不在乎一下子寫多少,而在乎要不停地寫,那些平時閃耀的靈感,應該及時地抓住它,把點滴的感受寫下來,積累下來就是一筆財富。江蘇高考語文閱卷曾要求閱作文的老師先寫下水作文,很好。實際上,教學中,語文教師更應該寫下水作文,這樣,你才能觸摸到學生的心靈,你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把自己的下水作文讀給學生聽,學生會更喜歡你。我在進行《冬天之美》教學后,讀了一篇下水作文:
“我喜歡的不是明媚春天,也不是熱烈的夏天,我喜歡秋天,且不說它有著豐富的我所鐘愛的顏色——金黃色,也不說它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單說說這個季節(jié)我的心情吧!當經(jīng)過一個暑假的調(diào)整、醞釀,再次走進學生中,特別是像你們一些新生之中時,你們往往用一種新奇的、充滿求知欲的眼睛望著我,我仿佛站在一塊未被開墾的沃土上,希望與責任像兩股洶涌的波浪猛地拍打著我,使我興奮,緊張得不能呼吸。生命,仿佛又注入了新的血液;生命,從此變得更加充實、開心。我喜歡這種心情,所以我喜歡這個季節(jié)——秋天,特別是金秋的九月?!?/p>
雖然只是信手所寫,可贏得了學生的掌聲和信任,隨后一次作文,學生寫作熱情很高,這是我所沒有想到的,也更讓我知道教師下水作文的重要性。
三、多思
一個作家應該同時是一個思想家,一位語文教師應該同時是一位思考者。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學生,每到語文課就拿出預先借來的教學參考書,就看你老師怎樣講,若跟教參一字不差,他便不再聽課,只管抄筆記,私下還評論說“某教師不行,他那樣講課,我也會”。這就說明,學生對語文教師的要求比其他學科的老師更高,學生最希望老師能夠有與教參不同的東西,也就是有自己獨特的思考。這是一種非常高的要求,它要求語文教師不但要吃透教材、吃透教參,還要仔細分析學生的心理,同時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要做到“時時思,課課思”,很難。但你還必須堅持下去。在學習白居易的《琵琶行》時,我問學生這樣一個問題:白居易為何將送別的時間安排在夜里,請同學們說出“潯陽江頭夜送客”中“夜”的妙處?這是教參中沒有的,也是同學們沒有注意的一個細節(jié)。問題提出后,同學們非?;钴S,積極尋找原因。這個問題的設(shè)計,成了此課的一個亮點。
四、多問
我們老師喜歡經(jīng)常問我們問題的學生,這是因為你喜歡他的認真和勤于思考。同樣時代也要求我們青年語文教師能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這也是一名教師愛崗敬業(yè)、善于思考的表現(xiàn)。這里的“問”,包含向其他教師的討教學習,尤其向那些有經(jīng)驗的教師學習。這里,去聽老教師的課是“問”的一個好辦法,但要帶好耳朵,認真聽取他們的優(yōu)點、長處,吸取他們教學上的精華,為己所用;帶好腦袋,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完全照搬模仿。這里的“問”,也包含問自己的學生。一堂語文課下來,問問學生,他們得到了哪些知識,得到了哪些鍛煉,學生如果一語不發(fā),我想對老師的觸動應該很大。一學期下來,問問學生本學期你上得最好的課文是哪篇,從中吸取長處,這樣的課爭取多上一點;問問學生本學期你上得最差的課是哪篇,從中吸取教訓,這樣的課爭取以后少一點,再少一點。由此可見,在問學生的過程中,教師的收獲是很大的。所以,教師要放下架子,要虛心接受學生對你教學的中肯的建議。這里的“問”,還包含問自己。一堂課下來,捫心自問:你的課培養(yǎng)了學生哪些能力?你的課有哪些亮點?如果此課你再上一遍,你會作哪些改進?一天下來,問自己收獲了什么?一學期下來,問問自己的得與失?這三問下來,我想,教師對自己的要求一定提高不少,素質(zhì)的提高也一定不會少。
“讀、寫、思、問”雖然只有四個字,但一字一心,一字一經(jīng),真正能做到,你在教學上一定會收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