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文學的角度看,乾卦與坤卦的歌謠是非常優(yōu)秀的詩詞作品,它不僅從哲學上,也從文學的意韻上奠定了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的民族精神的基礎,融進了華夏民族的文化里。
【關(guān)鍵詞】龍;宏大氣象;敦厚平和
《乾》與《坤》是《周易》為首的兩卦,《周易·系辭傳》中說:“子曰:‘其之門邪。’”可見其重要地位。而乾卦、坤卦象辭中闡發(fā)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也融入了中華民族文化之中。
這兩卦的爻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哲學內(nèi)涵,也可以稱得上是出色的文學作品,呈現(xiàn)了宏大氣象與寧靜平和的完美統(tǒng)一。
乾卦的歌謠貫穿了龍的形象。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說:“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可見,龍的形象寄托了人們的美好理想,就是在生產(chǎn)力低下的時代人們駕馭自然,征服自然,尋求生存的雄心壯志的體現(xiàn),所以,龍的意象一出現(xiàn),就帶給人氣勢恢宏之感。
初九,潛龍勿用,一條巨龍暗暗地潛伏于深潭之中,雖然還未一展身手,卻已暗藏了一股騰云駕霧、翻云覆雨之氣;九二,見龍在田,巨龍在原野上嶄露頭角,其騰飛之勢已不可阻擋;九四,或躍在淵,這條巨龍正處在成功的邊緣,即將沖刺巔峰,或者騰空而起,或者退而潛居淵潭,都是進退有方;九五,飛龍在天,巨龍沖天而上,遨游蒼穹,氣吞河山,銳不可當;上九,亢龍,有悔,巨龍過于亢進,超越極限,必將有所失措悔恨;用九,見群龍無首,天空中出現(xiàn)一群巨龍,燦爛輝煌,乃盛世氣象。
整首歌謠字里行間洋溢著的盛大的氣息,給人以氣勢磅礴之感。潛龍,見龍在田,飛龍,亢龍,表現(xiàn)的是巨龍的不同狀態(tài),氣象萬千,巨龍雄奇的英姿栩栩如生,如在目前。從宏觀上看,它影響了華夏民族數(shù)千年的自強進取的偉大氣概和剛健頑強的民族精神;從微觀上看,它體現(xiàn)出的是深刻的人生哲理,對人事的關(guān)照。正如孔子所分析的:“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性,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將而化”“君子進德修業(yè)欲及時也,故無咎”“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失,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圣人做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各從其親也”等等。這才是真正深刻而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不僅帶給人美的享受,還能引發(fā)更深沉的感觸。既給人以警示,有引起了讀者心靈深處的共鳴。
與之有所不同的是,坤卦的爻辭呈現(xiàn)出的是敦厚與平和的氣息。乾為天,坤為地,與龍凌駕于萬物之上相反,大地則顯得厚實又和順。初六,履霜,至堅冰,踏著薄薄的霜,走向那冰雪覆蓋的地方,多么清新又悠遠的意境;六二,直方,廣闊平坦的大地,放眼望去,無邊無垠,將視野一下拉伸到了一個更遠更廣的角度,大地的敦厚寬廣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六三,含章,大地上華美明朗的景致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六四,括囊,好好地將口袋扎上,這樣一個日常生活中熟而又熟的動作,顯得如此親切,與高高在上、受人膜拜的龍形成鮮明對比;六五,黃裳,用鮮亮的黃色制成的裙裳,依然是如此貼近生活的話語,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說明以溫文的品行守持中道;上六,龍戰(zhàn)于野,其血玄黃,有巨龍在原野上打架,流出的血液是青天般幽深的顏色,這里又一次出現(xiàn)了龍的形象,卻與乾卦中氣勢磅礴的巨龍有所不同,而是一種更能為人所接受的狀態(tài)。
正如坤卦象傳所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崩へ缘母柚{所流露出的是深厚平和的情感,大地的廣袤無疆與君子正直端方的德行相交相融,流傳千古。
陸機《文賦》中說“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悲落葉于盡秋,喜柔條于芳春?!弊髡邔⑿撵`的感觸與所見所聞用美的文字表現(xiàn)出來。乾坤兩卦的歌謠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樸實無華的語言之下,蘊含了作者對自然,對世間一切事物深深的感悟,使讀者在品讀的同時,引起對生命的思索和對世間的愛。
《周易·系辭上》載:“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粍t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立象以盡意。’”《莊子·外物》篇云:“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蓖蹂鲆郧f解易,融二家之說而進一步發(fā)揮。其《周易略例·明象》云:“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于意,故可尋象以觀意。意以象盡,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猶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也。然則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則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盡意,而象可忘也。重畫以盡情,而畫可忘也?!鼻韶缘呢侈o正是將或華彩或樸實的語言,或神奇或質(zhì)樸的意象,或恢宏或平和的意境完美地融合,成功地闡發(fā)并體現(xiàn)了文學意向的含義,開啟了中國藝術(shù)乃至中國文化的源發(fā)境域。
附:《乾》卦歌謠: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
九四,或躍在淵。
九五,飛龍在天。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
《坤》卦歌謠:
初六:履霜,堅冰至。
六二:直,方。
六三:含章。
六四:括囊。
六五:黃裳。
上六:戰(zhàn)龍於野,其血玄黃。
用六:利永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