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原先寫詩。收入多種詩集。處女作發(fā)表于臺灣《小說族》雜志。有一些作品被譯為外文,并收入各種文集。2004年曾寫一篇小說轟動中國文壇,因此受壓,曾欲跳江。在公開發(fā)行的刊物及相關的網(wǎng)頁上開設《雅蘭專欄》。受邀承當一些刊物的顧問、副總編。多寫小說、時評、詩歌、散文、隨筆。
人本是空的,盡管存有肉身。但肉身偏又是被包裹著的,肆虐不過盛裝的容器。有的人無知無覺,承載著繼續(xù)。
命運是沒有道的。人即有盲從。也就有了盲從的人屈服于命運之道。
她無法在平面上行走。也不會在平面上走。
她是一直向前走的。
她的身后,有的人卻在落。她們是一種無形的落。
她們落在人世的萬象中。她們看不見自己的身影。她們聽不見自己的聲音。
她們總是失落。她們在人生的盡頭。
她們也愛自己??伤齻儫o法打撈。
有一雙眼睛是清澈的。夜深的時候會流淚。有人在遠處靜靜地觀望。用她的目光。
她懂得愛。用寬大的關懷。于是,她賦予她們聲音。賦予她們交錯的生命。于是,她們能活。
她們的活著是一道暗傷。
她們始終生活在中國的大地上。她們將自己融化在傳統(tǒng)的血液里。雖有呈現(xiàn)的痕跡,但她們都被風化了。
她看見有風的掙扎。風是不動的。
所以她是無奈的。
所以,維珍出現(xiàn)在《荒原的荒》里。沒有愛的人生本身就是荒原。維珍從小沒有家庭的愛,為了逃避與陌生的男人在一起。后來做另一個男人的附屬品。一直到維珍跳樓,維珍的生命都呈冰冷的灰色。而海濤也擊潰了維珍的尊嚴。維珍的婚姻本身就是一個荒原,以至后來直接和間接地導致了海濤走上歧途。維珍的第二個男人也是荒原,且是時代的大荒原的濃縮。本是有家有妻的人,卻為了一個悲苦的女人不顧不惜,最終導致了自己家庭的演變。還有一個看不見的,就是維珍父母對待子女不一的態(tài)度,這是舊的封建的思想荒原?;牡氖且环N蒼涼,維珍無法掙脫,只有去跳樓。維珍縱身飛落的弧線,是維珍用生命留給人世的傷口。一道凄美而又沉重的傷口。
她們的聲音在呼喊。她們用她們的方式。但她卻在凝望著她們的飄渺。她們來來去去,穿插在生活的每一條縫隙。于是,一個叫黎小萌的女人打開了《三分之二的窗》。真正的愛是純粹的。愛是心靈的撞擊和融合。循規(guī)蹈矩的愛情應該是唯一而忠貞的,女人只有一個男人。女人給男人性、溫暖。然,現(xiàn)世的繽紛繚亂了男女的心。女人與男人都可以任意,脫離愛的性猶如奔騰的野馬,從人性的荒蕪弛向另一個荒蕪。戰(zhàn)爭的場面遠離炮火,較量的只有道德和淪喪。這場馳騁的戰(zhàn)爭中,男人永遠是一個虛設的符號。他們存在。他們不存在。女人再是放浪形骸,骨子里卻是被水淹過的。女人走不出自己。
醒著的人依舊是痛苦的。因為她只有一個方向。
神在天上。人間有惡獸。所以,人對自身是恐懼的。但,人仍然匍匐在大地上。鳴唱。所以,菊花的夢隕落了,在無由的《天災》里。菊花本是草本植物,是自然的生靈,卻附和著女性的生命。生亦去,逝亦生。人類自身的矛盾無論怎樣的迂回,翻轉,菊花仍然活著?;钪鴧s是要流眼淚的。要被徹心的痛糾纏一生。人類能夠在天災里尋找到自己的宿命。能夠看到生的掙扎的幻影。一個一個的破滅。
人,總是不安的。
人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