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陳靜,筆名億伊,1986年冬生于洞庭湖畔的岳陽縣城,初高中都就讀于湖南省岳陽縣一中。一直在那個山水倒映的地方長大,直到十八歲那年離家北上求學(xué)。從小愛好文學(xué),曾獲縣市級作文競賽獎?,F(xiàn)在北京郵電大學(xué)文法經(jīng)濟學(xué)院法學(xué)系就讀,大三,小有文章在校報雜志上發(fā)表。興趣愛好廣泛:閱讀,寫作,繪畫,書法,旅游,音樂,思考……座右銘:追逐夢想,我選擇與生活搏斗!
難耐孤獨,是因為我們不會孤獨。
不會孤獨,孤獨就像一汪泥潭,陷進去了,一切掙扎都軟弱無力;不會孤獨,孤獨就像陣陣秋風(fēng),磨蝕著你的棱角,瓦解著你的斗志;不會孤獨,孤獨就像一劑毒品,侵蝕著你的血液和骨髓,讓你無助而絕望……
十八歲那年離家出門遠行,帶著祝福、帶著叮嚀、帶著期盼,更重要的是帶著一顆追夢的心,我開始了人生一段新的旅程。從小就是個愛做夢的小孩,每天都有數(shù)不清的夢記入史冊,伴著各種各樣的童話故事和神話傳說幻變得五彩繽紛。在夢中,我如同那個采蘑菇的小姑娘,背著一個大籮筐,清早光著小腳丫,走遍竹林和山崗,那大小不一、如星似雨的蘑菇就是我收采的一個個絢爛的夢。
有夢的人是幸福的,追夢的人是辛苦的,實現(xiàn)夢想的人是快樂的。
因為這夢想,我的心向著廣袤的藍天,向著無限的大地,向著蒼涼的沙漠,向著浩淼的大海;因為這夢想,我想佇立峰巔,與群山共舞;遨游浪尖,與風(fēng)暴搏斗;翱翔天空,與雄鷹齊飛……在那一聲聲驚天動地的長嘯中,讓世界感受我的存在,讓我感受世界的存在。于是,我不知疲倦、日夜兼程地向前趕路,因為一個志在頂峰的人,是絕不會留戀半山腰的奇花異草的。
然而這一路是崎嶇坎坷的。森林里有荊棘密布,有幽暗鬼魆,有懸崖峭壁;大海里有亂石穿空,有驚濤拍岸,有浪卷殘陽;沙漠里有孤寞荒涼,有沙飛丘移,有烈日焦灼……世間萬物變幻莫測、漂浮不定,上天在賜予我美麗夢想的同時賜予我龐大的苦難、挑戰(zhàn)的勇氣和義不容辭的責(zé)任。人生豐富多彩,意義繁多,一份心情注定一種態(tài)度,一種態(tài)度決定一種選擇,一種選擇便注定人生旅途的風(fēng)景。
一經(jīng)選擇,就義無反顧,永不回頭。在那雪域高原,時間就如亙古不變的轉(zhuǎn)經(jīng)輪穿越人世間遙遠的輪回變遷,信仰就如永不凋零的藍蓮花,盛開在清澈高遠的蒼穹,我卻如那虔誠、頂禮膜拜的朝圣者,懷揣著一顆不死的心,一步一叩首。
青春便在這樣一種心高氣傲、自命不凡的不安分中起步。浸透在夢想中的心靈是如此圣潔、純美、一塵不染,然而正是由于這至真至純,它遠遠地飄到空氣稀薄的山頂,似乎要離地而去,輕飄飄如煙云一般散盡在遙不可及的高空。那一只只五彩斑斕、絢爛奪目的氣球吸收了不可承載的熱量,膨脹得叫人觸目驚心。
我爬到了那與氣球等高的山峰,放眼四望,眼睛似觸云霄,伸手去抓那輕浮的云彩,才發(fā)現(xiàn)天如此高,宇宙如此浩淼、深遠。我被團團云霧圍繞,看不清遠處將有什么,也看不清眼前是什么。瞬間,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目標(biāo),失去了依靠,我在山頂不停地旋轉(zhuǎn)、飛舞,迷失在煙雨蒙蒙的夢中,如入太虛幻境,視野里白茫茫一片,似想非想,似夢非夢,似醉非醉,似醒非醒。不知不覺,就在那山巔久久睡去,整整一個冬季。直到一聲震撼的春雷終于敲響了沉睡的大地,也驚醒了迷醉的我。夢醒時分,仙子正俯在我身旁,凝視我的臉龐。她用澄澈的眼神看著我,露出柔和、寬容的笑,她的聲音清脆、婉轉(zhuǎn):“低頭看看你的腳下,那就是你要走的路。”
我茫然地低下頭,一方綠油油的鮮草在腳下鋪開來,一直向山坡下延伸。仙子不見了,我開始認(rèn)真尋找腳下的路。我仿佛領(lǐng)悟到仙子的意思:當(dāng)你立志要爬上另一座更高的山峰時,請你低頭看腳下的路,只有下到山底,你才能重新攀登。
于是,我開始低頭尋找下山的路,尋找另一座高峰。
在來回輾轉(zhuǎn)的行途中,我一直沉思、冥想、詢問自己?;疖囋趦蓚€城市之間叫囂、奔突,那一聲聲汽笛長鳴不斷地啟動我的心靈,噴發(fā)出那個堅定、冷靜的追問:我這是要去哪兒?
青春是年少的喧嘩,是任性的揮灑,是自由的追慕。當(dāng)風(fēng)過雨停,我找到了一個人的世界,那碧水幽幽、垂柳依依的河邊,那鳥語款款、花香馥郁的綠樹叢中,那“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的山林間,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里,那“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雪湖邊,何等幽趣,何等詩意,何等開朗。凈地高僧、書山學(xué)者、山林隱士、溪水釣翁,都是懂得孤獨,并享受孤獨的道靜高人。
在孤獨中,人心如“天然去雕飾”,純凈、真實;在孤獨中,人心是如此冷靜、自省,充滿無窮的爆發(fā)力;在孤獨中,我想我所想,愛我所愛,讀書、寫作、繪畫、品茶、思考、散步、看風(fēng)景……一幅輕松怡然的人生意象畫。
在一個個孤燈獨坐、思緒萬千、縱橫萬千的沉默之后,我的心豁然開朗,當(dāng)我走出那孤獨冷寂,發(fā)現(xiàn)迷茫如霧散去,我回頭看,那片寬闊的草地,已經(jīng)留下兩行淺顯的足印,那條路我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走出來了。我感到一種卸去壓力的輕松,同時又迎來一股新的不輕松,人生不總是圈兒般的循環(huán)嗎?此時此刻,我不再畏懼,我知道總有一些幽暗的時刻,孤獨會與我相依相伴、相息相通,促我思考,給我力量,永遠與我一起去走那腳下的路。
因為,人學(xué)會了孤獨,便不再感到孤獨。
沙漠中的蝴蝶
“在這個人為了愛情去沙漠里受苦時,我心里已經(jīng)決定要跟他天涯海角一輩子流浪下去了?!?/p>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七八年來的時光里,總是斷斷續(xù)續(xù)地讀她的文字,一遍又一遍。當(dāng)我重新翻開我那布滿黑色鋼筆字跡的本子時,竟然發(fā)現(xiàn)好些句子我前后抄了好幾遍,每次目光所及,我依然會用最溫柔最感動的聲音去念,直到心里似乎有了回應(yīng),直到腦子里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痕。
第一次接觸三毛的書,是那本《送你一匹馬》,還在念初中。爸爸從遠方出差回來帶給我的禮物。我有個很寵愛我的爸爸,他常年在外勞累奔波,每次回來總會給家人帶許多全國各地的特產(chǎn),而對我,他總是有特殊的恩惠。他總是不忘帶些我愛的書,或者很多他旅途中遇見的有趣的事或動人的場面,讓我聽來饒有趣味,有時甚至他在火車上看過的報紙我都要眷戀地翻看翻看。漸漸地,我開始有了去外面看看的渴望,尤其是那次他帶回了三毛的書,這種渴望越來越強烈,也因著這種祈盼,我一見如故地愛上了這個平凡而神奇的女子。
說她平凡,實在是因為她所擁有的生活純粹是凡夫俗子的生活,我看到她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婦——荷西的妻子,下廚做著“粉絲煮雞湯”;說她神奇卻是因著她的性情將那艱苦貧乏的日子過得如此的恣意盎然。她煮的“粉絲煮雞湯”,荷西很喜歡吃,問她是什么,她打趣地說“這個啊,叫做雨?!笨春晌饕淮簦齾s很自然地解釋道“這個啊,是春天的第一場雨,下在高山上,被一根一根凍住了,山胞扎好背到山下來一束一束賣了換米酒喝,不容易買到哦!”弄得荷西呆呆地看著她,說她“吹牛大王”。第二次她把粉絲做成“螞蟻上樹”,荷西一吃,覺得像白色毛線,又好像塑膠。她回答說“是你釣魚的那種尼龍線,中國人加工變成白白軟軟的了?!钡谌纬苑劢z,她將它與肉夾在餅里,荷西說:“這個餅里你放了鯊魚的翅膀?qū)Σ粚?我聽說這種東西很貴,難怪你只放了一點點?!笨吹竭@兒,我抱著肚子笑得躺到了床上,如此簡單而有趣的生活,如此天真,可愛,充滿童真的一對大孩子,怎么能不讓人羨慕與愛呢?
在那個無邊無際的黃沙漫天的地方,寂寞的大風(fēng)嗚咽地吹過,那種高遠,雄壯的安靜讓人不禁心生悲壯的蒼涼與空闊,那落日染成的鮮紅,讓人不禁陡升凄艷和恐怖。可是,我顯然看到的是一顆熱切跳動的心和一份欣欣向榮的執(zhí)著?!拔蚁嘈?,燃燒一個人的靈魂的,正是對生命的愛,那是至死方休。”
愛在她的靈魂里占據(jù)了那么厚重的位置,在沙漠里她用她自有的一點治小病的心得“懸壺濟世”起來。她竟用幾片消炎丸醫(yī)好了淋巴腺腫出兩個核子的即將出嫁的十歲女孩姑卡,用十五顆維他命和煮羊湯救活了被大家都認(rèn)為快死的哈蒂表妹,更可笑的是,竟用指甲油補好了鄰居太太的牙。她那自信得把這當(dāng)成有趣的活兒的動作和那“動腦筋”的神情簡直讓人啼笑皆非。最讓人難堪又忍俊不禁的是那《沙漠觀浴記》。起初看此文,有種惡俗骯臟的感覺,當(dāng)耐著性子看完后卻不得不驚愕地捧腹大笑。還有《芳鄰》里那一個個鮮活靈動的人物讓我不得不為這個大方、豁達的女子嘆服。我發(fā)現(xiàn)她生活的模樣我平日里也會時常碰到,那樣真切、自然。她沒法答應(yīng)拉布的母親把她家的駱駝放進自己的冰箱里,拉布母親的臉繃了一個月,還說“你拒絕我,傷害了我的驕傲!”好個滑稽的驕傲啊!于是,三毛家的刀叉被借走了,熨斗、汽油、棉花、燈泡及吹風(fēng)機都被借走了,甚至連荷西也快要被當(dāng)成木匠、修理匠和泥水匠借走了……她真誠地愛著那些一樣天真,自然的人們,收取著這些五光十色的日子,竟忘卻了寂寞的滋味。有時他們經(jīng)濟拮據(jù)了,去海邊撈魚賣,賣到最后竟回到餐館以十二倍的價錢點了那盤魚,還要撐著臉面給荷西的上司買單,那筆賬還沒來得及算清,連賬單都被泡到洗衣機里了。
她把沙漠當(dāng)成她多年的夢中情人,僅僅是因為被地理雜志上幾篇照片的吸引,自那便不能解釋地,毫無保留地將自己交給了那片陌生的大地,并學(xué)習(xí)著去愛每一個人,去愛那一草一木一沙,在那貧苦而僻落的地方,她的心靈得到了無限的升華和滿足。
她活得坦蕩而率真,她笑得燦爛而瀟灑,她的文字精致而簡潔,她說的話滑稽卻不膚淺,時刻流露出一個快活女人的機智、敏銳而又自由不羈的真性情。
六年在沙漠居住的生活給了她一個遼闊的天地去釋放她獨特、灑脫的性情,去綻放一個少婦的可愛與動人,去延伸她對生活熱烈的追求與對愛極致的付出和體驗。她生命中最幸福的燦爛就是那六年為了愛情去承受的苦?!皭?,就是一種無需解說的契合;愛,是性靈堤防的總潰決;愛,也是孤寂深處唯一可以爆發(fā)的火山?!币驗閻郏远萌コ扇珢?。當(dāng)我們冥冥中走過一段旅程,回頭看,發(fā)現(xiàn)生命中有愛,是我們堅持走下去的全部意義所在。路途中一瞬間的愛,竟然賺取我們?nèi)セ钜簧?,忍受那一瞬間甜蜜之后龐大的苦難。
六年過了,傷痛馬上降臨了。荷西的離去劫去了她所有的幸福和快樂,她不得不結(jié)束十四年的異國流浪生活,重歸故土。她用盡一切的方法來支撐著自己的精神,繼續(xù)著眼前的生活,然而,回憶,回憶,疼痛,疼痛,思念,思念卻日益劇烈地霸占著她的思想,如毒蛇般的纏繞著她的心靈。
云在青山月在天,夢里花落知多少!
“我沒有選擇地做了一只暫時的不死鳥,雖然我的翅膀斷了,我的羽毛脫了,我已沒有另一半可以比翼?!薄盀榱藧鄣木壒?,這永別的苦酒,還是讓我來喝下吧!”她孤獨,苦痛地承受著一切。苦撐了十一年半,她終于無視地走了,毅然、簡潔,一如她慣有的個性,一如朝生暮死的蝴蝶,為著目眩神迷的色彩,為著蛻變中包含著所有神秘與極美的生命過程,她“只為再生時蝴蝶是顏色。”
每一只蝴蝶,都是從前的一朵花的靈魂,回來尋找它自己,而當(dāng)生命終結(jié)時,羽化而登仙的美麗蝴蝶亦將重新徜徉在姹紫嫣紅的花草叢中。生命不過是圈兒般的循環(huán),“人生的聚散本來在乎一念之間,不要說是活著分離,其實連死也不能隔絕彼此的愛,死只是進入另一層次的生活,如果那么想,聚散無常也是自然的現(xiàn)實,實在不要太過悲傷。”如此這般,她的離去便是她人生一種圓滿的結(ji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