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氣東來三萬里,函關(guān)初度五千年”。數(shù)百萬年的進化與生息,更新世末到全新世初(距今1萬年左右)的第四紀大冰期的降臨,使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的上百種成員完全銷聲匿跡,認為其在大冰川的掃蕩下而滅絕,只留下動物界的活化石——大熊貓奇跡般地頑強地存活下來。
到了晚更新世,氣候因素,原始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以及它們自身結(jié)構(gòu)的缺陷和生活領(lǐng)域的狹窄,促使它們走向衰敗期,分布范圍逐漸縮小。
我們揮舞著一把雙刃劍,在千方百計追求到物質(zhì)文明之后,迎來的是人類進步本身帶來的諸多災(zāi)難,如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巨大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
不斷出土的參天烏木,訴說著成都與水共同抒寫的歷史畫卷。忘川的千年往事在冥冥之中往往有諸多內(nèi)在聯(lián)系。《山海經(jīng)》中所描述的“廣都之野”是一個植被茂盛,大象、老虎等動物自由生活的地方。傳說軒轅帝在此修道,靠一棵高大的扶桑樹來往于天庭與地面。成都河道里發(fā)現(xiàn)了在全國都罕見的眾多烏木,金沙遺址又出土了大量象牙,這些無不佐證著——數(shù)千年前的成都可能正是植被茂盛、動物豐富的“廣都之野”。
史料表明,古時大熊貓是生活在低海拔的崇林之中,成都平原這塊肥田沃土就是大熊貓?zhí)烊坏募亦l(xiāng)。
大熊貓和聚顯天靈、地珍、人意“三絕”的烏木,正是解讀“古成都”生命密碼和文化基因的一把最佳的鑰匙。
事易時移。生存在山間的古蜀人循著“龍門山——湔江——鴨子河(三星堆)——成都(金沙)”這樣的圖景,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下山路線圖。
就像一粒粒種子,古蜀先民遷徙路線,不可避免地會成為后人的文明路線。
蠶叢、柏灌、魚鳧乃古蜀國早期三代“王”?!度A陽國志·蜀志》載先民艱辛的歷程:山地文明的先驅(qū)蠶叢羌翻岷山,沿雁門東岸,越玉壘,過九峰,進入四川盆地邊沿。平坦肥沃的川西平原點燃了先民們在此耕作生息的渴望。
在歷經(jīng)柏灌王朝風霜雪雨的洗禮后,渴望土地的人們繼續(xù)向四川盆地腹地進發(fā),這支古羌族沿白水河、湔江順流而下,至鴨子河源。
每至汛期,洪水滔天,古蜀先民至此揭開了長達三千余年與洪水爭戰(zhàn)的序幕。首領(lǐng)“魚鳧”,融合并取代蠶叢、柏灌部族,成為最先統(tǒng)一蜀國之人,進入夏商之際的古蜀漁獵時代。
“湔江南麓,鴨子河源,大小二洞宛然,水清見底,青尾、紅尾兩種魚兒悠游其中;洞外湔江寬緩,野鴨嬉戲,怡然自得”。這該是一幅怎樣優(yōu)美的世間田園風景畫?
伴隨著歲月的流逝,古蜀人自湔江順流而下,向著文明靠攏,他們來到數(shù)十公里外的鴨子河畔。在這里,他們創(chuàng)造出了“地下沉睡千年,一醒震驚天下”的三星堆等輝煌的古蜀文明。
隨著古蜀人從山上進入山下,那些生存在成都平原的珍禽異獸們便被迫上了山。而生性冷僻,自我保護能力極強的大熊貓則被“趕”到了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寒地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教講“道”,那么什么是“道”呢?按道家的說法,道就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無狀之狀,無物之象”的東西,《老子》第二十一章有幾句十分含糊的話,“道之為物,椎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正如老子所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p>
道教發(fā)源于岷山之域,決不是偶然現(xiàn)象,它是創(chuàng)立教派的道家張?zhí)鞄熚{并發(fā)揚了古代蜀人希望能與眾神往來而進入長生不老美妙世界的觀念,并“定二十四治”,從而形成了本土宗教的崛起。
大熊貓身體上的黑白花紋分布,極像一張?zhí)珮O圖。平衡、和諧、自然。我們不妨開始臆想,這是不是數(shù)百萬年前,大自然就以熊貓為介質(zhì),暗示著中國文化的陰陽之道?因為成都人是最會懂得遵循自然和平衡之道的。
中國本土唯一的教——道教發(fā)端于成都。冥冥之中,始于1900年前的道教可否與800萬年動物界的“老祖宗”有著某種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解密成都“黑匣子”的烏木與環(huán)繞成都平原的大熊貓之間有沒有關(guān)系?古人類從山上向平原一路走來,是曾經(jīng)棲息在海拔500米的大熊貓上山的必然選擇?……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成都兼容并蓄的文化特性酷似“水庫效應(yīng)”——八方集輳,融合發(fā)散。人種起源和文化起源是多元的,古代中國是多元一體的文明。從三星堆的年代上推,目前在川西平原已經(jīng)找到8個以上的古蜀文化遺址……每個時代在成都都留下了證據(jù)。在金沙遺址中沉睡了數(shù)千年的“太陽神鳥”金箔,所折射出的,不僅是古蜀成都的輝光,更是華夏文明的至經(jīng)至典。
大熊貓肥碩雍容,儀態(tài)萬方,頗具和合二仙的神韻。黑白二色,巧妙諧合,實含宇宙基本色素的妙趣。她是和諧天使,交誼使者,人類永恒的朋友。她是和平義獸,吉祥標志,天人合一的象征。
成都像一塊璧玉,幸福地躺在群山之懷,沒有風沙的襲擾,也沒有嚴寒酷暑的層層追問,因而溫潤而閑適,以不變的步伐走過了數(shù)千年的歲月,留下無數(shù)古跡,言說一方土地的淳厚。
熊貓似一顆珍珠,鑲嵌在那璧玉的正中央,有群山作背景,有豐厚文化墊底,在這塊生活了800萬年的土地上,閑庭信步,信馬由韁,在人類長長的文明走廊里,留下一路輝煌與驕績,用黑白的身軀印下道道彩色的足跡,用“道法自然”的天人之本,鍍上最精彩的文明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