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簫在7月1日的《新民晚報》上撰文指出:魯迅先生逝世迄今已有70多年,人們?nèi)匀怀3Rf到他,這不僅僅因為他留下了幾百萬字的著述,人們在魯迅身上還能得到十分有用的東西。有三副悼念魯迅的挽聯(lián),可以幫助我們認識魯迅的價值。其一,是蔡元培先生的挽聯(lián):“著述最謹嚴(yán),非徒中國小說史;遺言尤沉痛,莫作空頭文學(xué)家?!逼涠?dāng)年魯迅逝世的噩耗傳到日本,一友人撰成挽聯(lián):“有名作,有群眾,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愛錢,不變節(jié),是我導(dǎo)師?!逼淙轮袊闪⒅?,陳毅元帥悼念魯迅曰:“要打叭兒落水狗,臨死也不寬恕,懂得進退攻守,豈僅文壇闖將;莫作空頭文學(xué)家,一生最恨幫閑,敢于嬉笑怒罵,不愧思想權(quán)威?!痹隰斞干吧砗螅蛯W(xué)問而言,王國維可謂一時無兩;就著述而言,梁任公堪稱著作等身;就社會活動而言。胡適折沖樽俎,自是一把好手;至于血沃中原、赴湯蹈火的仁人志士,更是不在少數(shù),然而,最終成為現(xiàn)代中國的圣人(毛澤東語),文化影響力歷近百年而不衰者,唯有魯迅。其中的關(guān)鍵,就在于他獨立準(zhǔn)確的思辨精神和分析問題的老練深邃,成為這一代人的翹楚,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給予了百萬后學(xué)以最直接最實在最有價值的訓(xùn)練,對于人類發(fā)展前途的認識既充滿信心又不盲目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