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嘯 柳玉鵬在7月3日的《環(huán)球時報》上撰文指出:目前在俄羅斯生活著11.9萬名億萬富翁(以美元計),資產超過100萬美元的中小富豪如今也增加到了10萬之眾。據(jù)調查,絕大多數(shù)俄富豪出現(xiàn)在原料、資源開采領域,特別是石油、天然氣行業(yè)造就的富豪最多,其次是金屬開采、加工和森林采伐業(yè)。這些人主要是靠壟斷行業(yè)來獲取財富。俄富豪們獲取財富后,往往出手闊綽。他們購買的物品從十幾萬美元的跑車,到百萬歐元的手機,毫不吝嗇。富豪們還喜好在莫斯科郊外建高級別墅,價值以百萬美元為單位,一個比一個豪華。一些富豪甚至還產生了涉足政治的欲望。盡管俄政府從去年起大幅提高了居民的工資水平,但與富豪們相比,增加的收入微不足道。俄社會專家伊里耶夫表示,按穩(wěn)定的社會結構理論,一個國家最理想的人口財富分配比例應是“橄欖型”,即富人和窮人各占少數(shù),而中間收入階層應該占絕大多數(shù)。但在俄羅斯,目前的中間階層充其量僅占總人口的20%,而貧困人口則占50%以上,富裕群體為60%-7%。在中間階層塌陷的情況下,貧富兩極的對比自然就異常明顯,二者之間的對抗會更加突出,成為俄社會不穩(wěn)定的主要因素。俄民眾普遍認為,一個國家中富豪增多并非壞事,但由于增加的這些超級富豪大多是政府官員和國有企業(yè)領導人,讓人覺得這些人是靠自己的權力致富的,財富分配的嚴重不均引起了普通民眾們的不滿。更令民眾不滿的是,那些控制著金融和工業(yè)的經濟寡頭們大都不再在國內投資,為擴大百姓就業(yè)做貢獻,而是將財富大量轉移到了海外,從而引起百姓反感,成為人們仇視的對象。所以,一些針對富豪的刑事案件不斷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也讓政府十分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