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副教授莫小新,在“人體藝術與人性意識教育”現(xiàn)場教學研討會上,當眾赤裸著向幾十名學生及老師闡述自己對人體藝術和人性文化的理解。他認為這是一種“陽光教育”,這樣做的目的也是要讓學生克服在人體藝術創(chuàng)作和研究方面的心理障礙和羞恥心。然而,為什么藝術總是會與裸體糾纏不休呢?“全裸授課”怎么就成了“陽光教育”呢?如果“全裸授課”就是“陽光教育”,終日著衣整齊地上課難道是“陰暗教育”?
所謂“陽光教育”,是指通過人性化的情感關懷和人性文化的教育措施,引導學生建立起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提升學生的精神和品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與和諧發(fā)展,以最終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陽光少年”為目的的教育行為?!瓣柟饨逃钡暮诵木褪呛椭C、溫馨、光明。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莫小新的“全裸授課”達到的卻是這樣一種課堂效果:大多同學顯得十分驚訝和不自然,有的同學低著頭側耳傾聽,有的目光呆滯地仰視,有的同學則尷尬地埋頭“專注”著地面……莫小新自己也說,“學生都驚呆了”。如此“陽光教育”,究竟給了學生以怎樣的情感關懷?引導學生建立起了怎樣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目光呆滯”、神情“尷尬”的學生又如何感受到了“和諧、溫馨、光明”?
莫小新還認為,“全裸授課”就能“避免人因為暗地了解性知識而產(chǎn)生的變態(tài)心理”。難道“全裸授課”,學生就能一下子清楚地知道性知識了?學生就會“克服在人體藝術創(chuàng)作和研究方面的心理障礙和羞恥心”了?難道學生暗地里了解性知識就會產(chǎn)生變態(tài)心理?在我看來,“全裸授課”在給學生造成強烈的視覺震撼和無地自容的同時,恐怕只能給學生帶來無法逾越的心理障礙和無可回避的羞恥心。
裸體當然會成為藝術,但需要一定的條件,也應該有一定的限制;藝術需要深奧,但不需要玄虛;藝術需要刺激大眾眼球,但這種刺激應該考慮到大眾眼球的承受能力;藝術需要開放,需要自由,但這種開放和自由應該有一條基本的社會倫理底線。尤其是當把藝術作為教育向?qū)W生傳授的時候,這種藝術更應該具有神圣的、高貴的、典雅的,真正擁有情感關懷的品質(zhì)特性。我就不信,莫副教授如果要給學生講解自己“56歲的體形能夠反映那個時代的特點,強調(diào)勞動和自然美”,穿上一點遮羞布就達不到講解的目的了?如此在課堂上公開暴露身體,說輕了,是對學生情感承受力的漠視,說重了,則是對學生視覺自由的強暴和不折不扣的視覺污染!
什么“人體藝術”!什么“陽光教育”!請別玷污這些神圣的字眼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