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非先后就讀于北京航空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英美文學學士、美國當代文學碩士,后供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一九八七年留學美國,就讀于美國馬薩諸塞州史密斯女子學院,獲美國教育學碩士學位。自一九九一年起,在馬薩諸塞州定居,邊教書邊寫作,有短篇小說、各類文章及譯著在大陸及臺灣發(fā)表、出版,現(xiàn)在新浪開有博客,并為美東中文報紙撰寫專欄文章。
說起麻州公立學校的生理衛(wèi)生課,我想起我們學校那位生理衛(wèi)生課老師,他在給六年級學生講人從青春期向成年期轉(zhuǎn)變這個階段的生理變化時,問了一個問題:是什么使一個男孩變成一個男人的?(What makes a boy become a man?)
教室里鴉雀無聲,學生們似乎生怕自己說出的答案太“成人”而讓同學們笑話。老師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尋找答案。他說,答案很簡單,只有一個字。說實話,我坐在我的辦公桌前,無心地聽到這個問題,一下子也沒反應(yīng)上來這一個字的答案究竟是什么。我剛要開動腦筋想一想,就聽見一個學生自信地答道:“God!”
聽到這個答案,老師征了一下,然后很快地解釋說,我們現(xiàn)在是從醫(yī)學的角度尋找答案。他看見沒有人回答,就說,答案是“荷爾蒙”,然后他就開始講荷爾蒙是怎樣使男孩變成男人的了。
下面的內(nèi)容我都沒聽清,因為我被“God!”這個答案震驚了。那一刻,我得到了如果不坐在這個教室里我一生都不會得到的啟示。這個啟示就是,原來這個年齡的孩子還沒有能力把宗教和科學分開。在他們的腦子里,宗教和科學一樣,都是板上釘釘?shù)氖聦?。如果我們教一個孩子上帝造人,我們就不能再教他們猴子變?nèi)恕D敲?,如果上帝連男人女人都可以憑空造出,上帝也一定能使男孩變成男人了。這個思路是多么符合上帝造人的實際,那個學生的回答來得多么順理成章啊。然而,我們誰也不會否認是荷爾蒙使男孩變成男人這樣一個科學事實,我們正耐心地教給他們是荷爾蒙使男孩變成男人這樣一個科學事實。也就是說,一個信奉上帝的孩子在學校里或社會上到處都可能碰到解構(gòu)他的信仰的可能,真可謂“防不勝防”、“危機四伏”啊。(這個問題對成人來說應(yīng)該是不成問題的,因為成人的思維能力已經(jīng)發(fā)展到能夠把宗教和科學分開的成熟程度。他們已經(jīng)能夠理解宗教研究的是人的精神領(lǐng)域,而科學研究的是人的物質(zhì)環(huán)境。)
由此我想到,作為父母,是否為孩子選擇宗教信仰或為孩子選擇何種宗教信仰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父母為孩子選擇宗教信仰,實際上是不但為孩子選擇了生活方式,也為孩子選擇了思維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會伴隨孩子一生,這種思維方式會影響孩子一生。而且,如果父母為孩子選擇了宗教信仰,他們的責任不應(yīng)到此為止。他們還有責任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隨時向孩子解釋宗教信仰的意義或性質(zhì),使他們能夠正確理解宗教和科學。否則,生活在理性和科學的時代,一個孩子是沒有能力對朝他襲來的所有信息(有的可能還是相互矛盾的信息)妥善處理的,或者說他們是沒有能力對一切都正確理解的。如果父母不引導(dǎo)他們,不幫助他們,他們信奉宗教的經(jīng)歷有一天可能會起負面作用。舉個例子:生活在美國的小孩都信圣誕老人,我女兒已經(jīng)八歲了,我們還努力地維護她對圣誕老人的“虔誠信仰”,為的是使她更好更長久地享受圣誕節(jié)。但我們知道,總有一天她會發(fā)現(xiàn),卻原來世上是沒有圣誕老人的。沒有哪個父母會害怕那一天的到來,因為他們知道孩子在那一天會發(fā)現(xiàn)的,充其量不過是父母的一個善良愿望。而宗教信仰問題則是跟圣誕老人完全不同的問題。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盡到自己的責任,孩子長大以后會不會在宗教信仰上出現(xiàn)難以預(yù)料和難以解決的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