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這是南北朝詩人范云《別詩》中的詩句。其中,詩人用雪去和花來的變化,表示了冬去春來的季節(jié)更迭。在古代詩人的詩作中,雪和花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宋代詩人張元在詩作《雪》中寫道:“戰(zhàn)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碧瞥n愈稱:“誰將平地千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狈冻纱髣t說:“青女(神話中主管雪的女神)先飛剪水花?!?/p>
如果說,剪水作花的“花”是詩人的聯(lián)想,那么,冬雪和寒梅在詩人筆下則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耙粯浜钒子駰l,迥臨村路旁溪橋。應(yīng)緣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春雪未消(唐·戎昱《早梅》)?!痹娙税押芬勺魑聪陌籽ň慈?,卻是一樹先發(fā)的寒梅。
在詩人筆下,花是春的使者,雪同樣也是喚春的多情之物?!皦菙?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保ㄋ巍ね醢彩睹坊ā罚┐笤娙隧n愈在其《春雪》中寫道:“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碧瞥娙她R己在《早梅》中也寫道:“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樹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風(fēng)遞幽香去,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yīng)律,先發(fā)映春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