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是教育改革深入發(fā)展的產物,是一種教研活動。它是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用系統(tǒng)、規(guī)范化的語言向領導或同行介紹自己對某一具體教學內容的教學設計及其理論依據,以征求領導和同行們的改進意見和建議,從而更加完善原來的設計,使之更加科學可靠。說課的內容包括:①說教材;②說教法;③說學法;④說教學過程;⑤說板書設計。實踐證明,說課既是考查教師基本功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教師素質的有效途徑。
一、說課能促進教師深入研究教學大綱,吃透教材
“說教材”這一項內容,要求教師不但要說出教學大綱對本節(jié)教材的要求,說出這節(jié)課在整個學科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及教材內容的前后聯系,是在哪些知識基礎上產生的,又能為后面哪些知識做鋪墊,而且還要說出這節(jié)教材內容的重點、難點及關鍵,并說明如何抓住關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如果說課者不深入鉆研大綱、不吃透教材,就不能把握好教材的重點及難點,更不能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在說教學過程時,如果不能說出準備復習哪些與新知識相關的舊知識,也就不能把要說的內容說得系統(tǒng)、有條理。因此,說課者必須深入地鉆研教學大綱,吃透教材。
二、說課能促進教師不斷學習教育理論
說課不僅要說清教什么,讓學生學會什么,而且還要進一步說明為什么這樣教,怎樣讓學生學會,也就是要說出點根據來,講出點道理來。這就要求教師有系統(tǒng)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還要搜集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新成果。要學習兒童心理學,知道如何調動優(yōu)等生的積極思維和怎樣激發(fā)后進生的學習興趣,要把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博得聽課領導和同行們的認可與好評。如果你對教育理論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那么你的根據和道理就無從談起,別人對你的教學能力就會產生懷疑。
三、說課能促進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藝術
首先,說課者要有良好的形象。教師說課時要注意自己的儀表風度和氣質,做到樸實大方,舉止端莊,精神抖擻,教態(tài)自然。這樣,才能從心理上拉近與聽課者之間的距離,使他們樂于聽你說。反之,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則只會令人厭惡。其次,說課者要有一定的表達能力。要想讓聽課者明白你對大綱、教材理解得多么透徹,教法、教育理論運用得多么得當、貼切,這就要靠你的語言來實現。語言表達能力是教師最基本的能力之一,說課者必須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要做到準確通俗,吐字清晰,富有啟發(fā)性、節(jié)奏感,幽默生動,引人入勝。
四、說課能培養(yǎng)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
為了使自己的課更有特色,有自己的獨創(chuàng)性,說課者應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通過積極的思維活動,創(chuàng)造出一些新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法和教學途徑。為了更好地吸引學生,教師導入新課時要精心設計,如可采用烘托氣氛導入、歌曲導入、對比導入、設置懸念導入等。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根據教材特點和兒童心理特征,采用排演課本劇、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等多種方法。為了使學生的思路更開闊,教師還可根據課文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出一些問題,適時進行提問。
總之,說課作為一種教研活動,若能長期堅持下去,對每一節(jié)課都能說出道理,講出根據,談出體會,提出看法,久而久之,就可以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不斷地提升學生的素質。(責 編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