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中如何進行task設計,這可從以下幾種任務類型入手:Guessing tasks、Jigsaw tasks、Survey making tasks、Creative tasks等,這些設計效果較好。在設計task過程中應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準備、操作等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任務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10X(2007)11-0035-03
新頒布的《英語課程標準》在其教學理念中,“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蓖ㄟ^任務型教學途徑可以從一定程度上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使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目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發(fā)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從而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小學生具有好動、對新鮮事物易感興趣的特點。他們喜歡引起別人的注意,重視老師的表揚,不怕犯錯,很少害羞。任務型教學法正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教師應從“學”的角度設計教學任務,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具有明確的目標。當然,英語課堂的任務設計沒有固定模式,只能依靠日常經驗的累積總結,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
本人在執(zhí)教牛津版小學英語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一些使任務型學習活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更有實效的設計方法?,F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如何更有效地設計這些任務。
一、Guessing tasks(猜測性任務)
猜測性任務就是一方從另一方提供的信息中盡量獲取有關信息,達到運用語言的目的。因為它符合小學生好奇心的特點,所以這種任務極大地調動兒童參與的積極性且方式靈活、富有趣味性,達到了讓學生“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效果。如在教學單詞“tiger”時,可以先用簡筆畫畫出輪廓,再畫腳、尾巴,接著畫頭、眼睛等。教師每畫一部分,都可以讓學生猜是什么動物,等到畫完“tiger”時,相信學生已對“tiger”有了深刻的印象。在短短的幾分鐘里,學生不僅充分感知了這個單詞及它的發(fā)音,而且在猜測的過程中獲得了快樂和成就感。用猜一猜的游戲性任務來鞏固句型實際運用,效果也非常好。如在教學“do shopping”這一課時,在鞏固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一個“競猜價格”的環(huán)節(jié),即出示一件非常漂亮的商品,讓學生猜猜How much is it,而教師則用“高了”或“低了”來評判所猜的價格,如果猜對的話就獎勵一個五角星。這樣既能培養(yǎng)他們開口說的勇氣,又能鞏固句型How much is it?It's …yuan等。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習效果也很好。
又如教學顏色類單詞時,讓學生通過運用What colour is it? It's yellow/white/…來猜猜別人手里的物品顏色,可以兩人對猜,也可以小組內競猜,看看哪組同學的正確率高,學生此時興趣也很濃。這些猜測性任務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
二、Jigsaw tasks (拼圖任務)
拼圖任務指學習小組把一些細碎、零亂的小圖片拼成一幅完整的圖,然后各組用英語匯報拼圖結果。這是一種較為常見的任務設計,這類任務雖然對教師來說操作起來不是很難,但是對學生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一部分圖片比較簡單,大部分學生都能應付;漸漸地有些圖片一點點變難,一些程度好的學生大顯身手,感覺很好;有些學生由贊嘆到羨慕,再到自己認真思考去“研究”,去比勝負。因此,這類任務層次性明顯,要循序安排,考慮不同水平學生的接受能力,才能受到學生們的歡迎。如教水果類單詞,教師有意把一些水果圖片剪碎、弄亂、放在盒子中,讓各學習小組合作起來拼,拼完后先各人向組長匯報自己的成果,然后由組長匯報本組拼圖結果,最后比賽哪一組拼出的水果多。又如教學家庭用品類單詞,教師把bed,chair,telephone,bookcase,sofa等圖片混合在一起,讓各學習小組先討論并拼成一副完整的房間圖案,然后由每組小組長用英語陳述勞動成果。學生們興趣盎然,非常喜歡通過這種任務去學習。教學學習用品之類的單詞時,也都可采用此類任務。總之,這類任務通常用于比較形象的詞匯或字母教學,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鞏固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這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團結合作精神,讓學生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
三、 Survey making tasks (調查類任務)
調查類任務是通過讓學生調查某一類現象而鞏固、運用所學語言。牛津版小學英語教材的Fun house版塊中有一欄目:Do a survey,它所提供的“信息溝”活動,可以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活動中運用和鞏固所學知識,體現了在用中學和在學中用的教學理念。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方面都可以成為學生的調查對象,牛津英語3B第11單元是圍繞“Sports Hobbies”展開教學。在學習了有關詞匯之后,就可以圍繞新單詞,新句型(Do you like…? Yes,I do. No, I don't. What do you like?I like…)設計調查任務。
S1:Do you like swimming?
S2:I do.
于是在下表相應的格內打上“√”。
教師要求每人至少調查10位同學。
總結時教師用句型“How many students do you like…?”讓學生進行匯報。
讓學生們通過運用句型Do you like…?Yes, I do/No, I don't. What do you like?I like…完成表格,同時通過這一交際活動讓學生獲得或傳遞某些信息。在這里,教師充分利用了社會人(學生)希望信息共享的這一心理需求,有意創(chuàng)造信息溝(Information-gap)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投入到交際任務中去。
四、Creative tasks(創(chuàng)造性任務)
創(chuàng)造性任務指任務具有探索性、開放性和實踐性。這類任務是由兩人小組或多人小組完成的,一般要求學生課外完成。在這類任務中,團體合作和組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牛津英語預備教材中U5 Visit our school中,當學生學完school的各類設施以后,可以讓學生為自己理想的中學設計藍圖,并標上合適的英文名稱,部分學生覺得課本中所學內容太少,只有playground,artroom,computer room,music room,reading room,building,library等可用,于是課外通過查字典、上網查詢及請教他人等各種途徑又學會了許多這方面的單詞如體育館stadium,網球場tennis court,實驗室lab,宿舍dormitory等,擴充了詞匯量并增長了知識。這類任務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還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和查閱資料的意識,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自學的能力。又如在牛津英語3B中,學完家庭成員的名詞過后,可以讓學生們動手制作一張張美麗的家庭Album,在照片的背后用英語寫上一句對家人的祝福,送給自己的朋友、老師或家人。
又如,學了服裝類單詞,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班里舉行一個時裝表演,請大家?guī)兔υO計一下服裝。任務一布置完,同學們就忙開了,只見他們一邊畫畫,一邊嘴里說著skirt/shirt/dress/T-shirt…等等,設計完以后還需用英語來評價一番自己所設計的衣服,有些學生用了一些感嘆句如“How cool/pretty/smart/beautiful…!”,所學語言得到了最有效的操練和運用。創(chuàng)造性任務雖然需要花費學生較多時間,但是它能帶給學生和老師更多的成就感,因此很受學生們的歡迎。
五、合作性任務設計
合作學習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小學課堂上,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合作完成情景活動的任務,發(fā)揮每一位學生的優(yōu)勢,互相幫助,形成交互的思維網絡,達到開拓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良好效果。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采取各種各樣的合作形式,以完成語言項目的訓練。例如牛津英語4B Unit6 Let's go by taxi.在教完theatre、taxi等新單詞以及新句型“How do we go there?Shall we go…? Is this bus for…?”后,在鞏固環(huán)節(jié)中可以設計幾種情景編演對話。
1. 你上學要遲到了,只好……
2. 你和同學本來約好騎自行車去圖書館,忽然天下雨了。
3. 你和奶奶本來準備步行去公園,但奶奶累了,只好……
(Situation1)
S1:Taxi!Taxi!
S2(a driver):Morning!
S1:I am late for school. Is the taxi for my school?
S2:Sure!
…
表演是學生喜歡的課堂活動,通過這樣的合作性任務,他們運用已有的英語知識,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依據情境編演對話。表演提高了他們學英語的積極性,體現了合作學習的教育理念。在教學中教師可多創(chuàng)造一些小組合作型任務設計,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使他們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并從中得到樂趣。
由此可見,教師應當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充分發(fā)揮教學技能,巧妙地將授課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讓學生在各種任務中學習和運用語言。
同時,教師在設計任務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每個學生的知識積累和能力水平都存在差異,在完成同一任務時,就會有快有慢、有好有壞。教師要注重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并根據其努力程度給予適當的鼓勵,在布置任務的時候,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任務,但不能損傷學生的自尊心。最好的方式是以小組為單位,發(fā)揮學生的合作精神,共同完成任務。
2.要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
許多教師在布置活動時,往往一下達任務,就馬上讓學生討論,這樣的效果不一定好,因為學生需要思考一下,至少也組織一下話題。因此先給學生一點時間讓他們準備是必要的。這樣學生在進行活動時會積極主動得多。
3.注意任務盡量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且富有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學習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有興趣的任務,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的欲望。盡可能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交際任務,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有利于引起情感共鳴,激發(fā)學生交際的欲望,使學生能自由、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所學語言來交流。
4.注意任務的可操作性和梯度性。
在進行任務之前,要讓學生明確任務的目的和要求,掌握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步驟?!疤荻刃浴敝傅氖窃谠O計任務型教學活動時要做到由簡到繁,由易到難,逐漸向以生活為中心的活動轉化。教師設計的任務難度要適當,不能讓學生畏難而退縮、機械地操練或只是停留在模仿所學內容的層面上,從而降低任務的效果。
5.注意任務完成后必須有結果。
在任務完成以后,應該有一個成果??捎梅中〗M口頭報告、書面報告、教師進行評價等方式展示出來,使完成任務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6.注意教師的主導性。
任務完成成功與否在于它的設計與組織。教師既是任務的設計者,又是任務的示范者、參與者、組織者、監(jiān)督者和評價者。教師不僅要為學生提供幫助,而且要充分發(fā)揮其主導作用,有效地組織學生完成任務。
總之,任務型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學生是直接的受益者。任務型教學是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模式,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并且有助于提高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當然,任務教學的任務設計對教師是一大挑戰(zhàn),任務的難度、系統(tǒng)性也難以控制,還有許多任務設計等待我們去探究,有待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魯子問.任務性教學課堂教學程序探討[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2,(2).
[3]黃劍茹.在任務型語言學習中如何設計tasks[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1,(9).
[4]馬劍波.在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中如何設計tasks[J].新課程小學英語,2005,(7).
[5]鄭穎.小學英語課堂的任務設計[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3,(2).
[6]張正東.談運用任務型教學的三個問題[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