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西醫(yī)結合;卵巢巧克力囊腫;療效
中圖分類號:R711.7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07)05—0011—02
筆者從2005年6月—2006年10月間,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卵巢巧克力囊腫33例,并與單純用西醫(yī)治療的31例作對比分析,結果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較單純西醫(yī)治療對照組病程明顯縮短,療效顯著提高,現總結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64例患者均符合卵巢巧克力囊腫診斷標準,按就診順序隨機分成2組。治療組33例,年齡18—51歲,平均29歲,病程3—16a;對照組31例,年齡19—50歲,平均30歲,病程4—15a。經統(tǒng)計學處理,2組間年齡、病程等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療方法
2.1西醫(yī)治療 2組患者均采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甲羥孕酮30mg??诜咳?次,持續(xù)6個月,治療組同時采用中醫(yī)治療配合恒頻磁共振治療。2.2 中醫(yī)治療中藥制劑內服:消結安膠囊(云南本善制藥有限公司),方含功勞木、三叉苦、益母草、雞血藤、土茯苓、連翹共6味各等份,每粒0.3豫,每次2粒,每日3次,30d為1個療程。
2.3恒頻磁共振治療采用HCZ—Y型恒頻磁共振治療儀(鄭州天元醫(yī)電科技有限公司研制),頻率50Hz,磁場2000GS,波長10μm,兩共振振子放卵巢巧克力囊腫皮膚外,每日2次,每次20min,30d為1個療程。
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療效標準根據1985年美國生育學會(AFS)提出的“修正子宮內膜異位療分期法”,并參照衛(wèi)生部1994年頒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顯效:癥狀完全消失;有效:癥狀緩解;無效:癥狀無改善。
3.2治療結果治療組顯效29例,有效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3.94%;對照組顯效15例,有效3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58.06%。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經x2檢驗2組間有顯著性差異(P<0.01)。
4、討論
卵巢巧克力囊腫,西醫(yī)把其歸結為子宮內膜異位于卵巢中,病機尚未完全闡明。中醫(yī)認為該病屬“痛經”、“不孕”范疇,其病機是致病因素導致沖任瘀阻或寒凝經脈,使氣血運行不暢,胞宮經血流通受阻,沖任失調而致。筆者認為治療應中西醫(yī)結合,利用西醫(yī)甲羥孕酮抑制雌激素合成,使異位于卵巢的子宮內膜萎縮并切斷下丘腦一垂體一卵巢軸的刺激和出血周期,加用中醫(yī)理法藥方進行治療,方中功勞木、三叉苦、益母草活血調經、去瘀止痛;雞血藤、土茯苓、連翹清熱解毒、涼血消腫,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軟堅散結之功,配以恒頻磁共振治療具有調補肝腎沖任,使血運達,又散寒消結,因此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