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是一種具有諷刺性或幽默性的繪畫。漫畫歌頌真善美,抨擊假丑惡,是針砭時弊的銳利思想武器。著名漫畫理論家方成說:“漫畫也是一種語言形式,漫畫就是畫思想。”漫畫就是在簡單的構圖中承載著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漫畫多從生活現(xiàn)象中取材,通過夸張、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現(xiàn)為幽默、詼諧的畫面,借以諷刺、批評(多以諷刺為主)或歌頌某些人和事,啟迪人們領悟深奧的道理(寓意)。漫畫常見的種類有:諷刺漫畫、新聞漫畫、歌頌漫畫、抒情漫畫、哲理漫畫、寓言漫畫、幽默漫畫等。近幾年的高考,漫畫題型時常會有。漫畫題是指把漫畫從圖片轉(zhuǎn)換成文字表述的一種考題。下面選取的9幅漫畫并作了簡析,供廣大考生參考。
1.真假包公
①說明:這幅漫畫的標題是《真假包公》。這是兩張包公臉譜。左邊的臉譜,額上一彎月,象征著司法光明磊落,可與日月同輝,一臉正氣。右邊的臉譜,額上有一“$”字,此包公的頭腦已被金錢占領,一臉的貪像。
②主旨:《真假包公》這幅漫畫具有針砭時弊的寓意。包公,是公平、正義的象征;是懲處和打擊邪惡的化身??墒?,傳統(tǒng)和時代經(jīng)濟產(chǎn)生了碰撞,變得官不像官,商不像商!如果包公都出現(xiàn)了真假的問題,如果包公也將頭上的印信,換成金錢的符號,那么在司法領域,公平、正義將是一句空話。金錢對一些意志不堅定的司法人員,對那些貪欲難以滿足的人是具有誘惑力的。經(jīng)濟時代依然有些司法人員不是依法辦事,而是依錢辦事。司法的黑暗是最大的黑暗。
2.坐在陰涼處 忘掉陰涼處
①說明:這幅漫畫的標題是《坐在陰涼處 忘掉陰涼處》。畫的是:烈日高照,在一棵濃蔭如蓋的大樹下,有兩個老人在乘涼,他們搖著蒲扇,品著茶。其中一位老大娘指著大樹說:“這木材可以做家具?!币粋€老頭說:“也可做門窗?!?/p>
②主旨:這幅漫畫諷刺那些沒有感恩之心,沒有回報于行,反而一味向外界索取的貪欲無限的人。
3.也是一種定律
①說明:漫畫的標題叫《也是一種定律》。一共四小幅畫。記錄一個人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習成長過程。第一幅畫的是一個幼兒,他學習的內(nèi)容是小學的知識;第二幅畫一位紅領巾,他學習的內(nèi)容是中學知識;第三幅畫的是一個中學生,學習的內(nèi)容是大學知識;第四幅畫一位大學生,學習的內(nèi)容卻是幼兒的內(nèi)容。
②主旨:這幅漫畫諷刺當今教育的一種怪現(xiàn)象。學校和社會教育從小都只重視孩子的智力教育,卻忽略了對學生做人的教育,一個孩子一直到大學才來學怎么樣做人,而且比較普遍。無能,固然不好;無德,就更不好;才高而德缺,是災難。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如今,家庭、學校最關心的往往是孩子的智力而非情感,是靈性而非人性,是做事而非做人。《三字經(jīng)》講得對:“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幼而學,壯而行?!蔽闯赡陼r所接受的熏陶、教育,對人的一生起著極大作用,對人的素質(zhì)有著奠基性影響。特別是對未成年人而言,人文教育絕不是抽象的、說教的,而是具體的、有血有肉的。首先是學會“愛”,懂得“恥”。要從身邊一件件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4.無題
①說明:漫畫的題目叫《無題》。這幅漫畫分兩組,四小幅。一組是果樹,一組是人物。第一幅,一個人看到有人偷吃果子,他覺得不對,就呼喊:“有人偷吃果子?!毕M腥斯?。第二幅,這個人又看到有人偷吃果子,就又呼喊:“又有人偷吃果子啦——?。 边€是沒人管。第三幅,這個人發(fā)現(xiàn)兩次報警都沒人管,產(chǎn)生了疑問:“咋沒人過問?”第四幅,這個人的思想發(fā)生了變化,由認為偷吃果子不對而報警,到因無人過問而發(fā)生轉(zhuǎn)變:既然無人過問,那不吃白不吃,也向果樹奔去。
②主旨:這幅漫畫反映了一個人在利益面前,不能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蘇東坡早就有云:“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蓖醢彩舶选胺俏崴校m一毫而莫取”這句話作為為官、做人的準則。如今一小部分官員貪得無厭,他們雖然一度成為騎在老百姓頭上作威作福的“大人”和“巨富”,但終究是“一枕黃粱”。“美夢”破碎“鐵窗寒”,有的甚至因為貪婪丟掉了自家性命。從這種結局看,貪官不啻是天底下最傻的傻瓜?!捌埛俏嶂?,雖一毫而莫取”這就是我們做人的準則?!拔鹨詯盒《鵀橹?。
5.“巧干活”
①說明:漫話的標題是《巧干活》。漫畫由兩部分構成。左邊的一部分一只手拿“高產(chǎn)獎”獎牌的母雞,頭高高的昂起,眼睛微閉,一副得意忘形、趾高氣揚的表情,身邊是它的產(chǎn)品:在一雞窩里,10個雞蛋立著壘起來,搖搖欲墜,右邊的一部分,一只母雞蹲在雞窩上,雞窩里只有半窩蛋。而旁邊還有滿滿三筐蛋,可是高度沒有左邊那只母雞的雞蛋高。它正驚疑地看著左邊的母雞:“這樣干也能得高產(chǎn)獎?”
②主旨:既諷刺了那種投機取巧迎逢上級的虛假現(xiàn)象,又諷刺了主管部門只看表象,不看實質(zhì)的官僚主義工作作風。
6.精簡
①說明:漫畫的標題是《精簡》,畫的是:一輛汽車駕駛室里有三個人,每人手里有一只方向盤,汽車下面只有右邊有一只車輪,左邊懸空。
②主旨:漫畫《精簡》極大地諷刺了那種只要個人權位不顧機構是否合理有效運行的官迷心竅者。該精簡的沒有精簡,不該精簡的精簡掉了,只有一只車輪,卻有三個人緊握三只方向盤,這輛汽車的危險性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三個年齡大的官員,誰都不愿退居二線讓賢,都牢牢地抓著權力不放,不給年輕有為者提供施展才華抱負的機會。三個年齡大的官員都有背景,各自為政,但有一點是統(tǒng)一的,就是對不直接危及利益的東西,毫不猶豫地精簡掉。
7.羨慕
①說明:漫畫的題目叫《羨慕》。畫的是:華麗的窗簾旁,一個鳥籠里用金鏈子拴著一只鸚鵡,這只鸚鵡正向窗外一樹枝上的四只鳥吹噓它的金鏈子:“是純金的?!睒渲ι系娜圾B蹬著眼看著金鏈子,眼里流露出欣羨的目光。另一只更是驚羨不已,飛起來沖著鳥籠子里的鸚鵡叫個不停,仿佛在說:“真漂亮,太美了!”
②主旨:諷刺看問題只看好的一面,不能一分為二地看問題的片面性做法。鳥籠子里的鸚鵡雖有美麗的金鏈子,卻不如樹枝上的小鳥來去自由,金鏈子鎖住了鸚鵡的自由,盡管它也不會為吃發(fā)愁。
8.機遇
①說明:此漫畫的題目叫《機遇》。由左右兩部分構成:左面的部分一個人看到水塘有一條魚,就想到用網(wǎng)可捕,可手上沒有,他就回家去取。右面的部分這人回家取了捕魚的網(wǎng),汗流浹背地跑到水塘邊時,卻發(fā)現(xiàn)水塘里的魚早被別人抓走了,而抓走魚的這個人手里拿著一段樹枝或木棍之類東西。
②主旨:機遇只能被頭腦靈活,知道變通的人抓住。只會生搬硬套,不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知識、理論、政策去分析處理,解決問題,機遇也一次一次離他而去!漫畫里首先發(fā)現(xiàn)魚的這人,只想到用漁網(wǎng)這一種方法,只會用這種方法。這是教條主義。
9.中餐
①說明:此漫畫的題目是《中餐》。由兩部分構成:畫的上部是一行文字,寫的是:“據(jù)說用筷子能使人聰明,亦可長壽也?!碑嫷南虏慨嫷氖且恢机Q。鶴的頭部變形為一只手,拿著一又長長的筷子,筷子上夾著一條小魚。
②主旨:批判諷刺了一種文化上的本位主義思想。以長壽、智慧為借口來拒絕外來刀叉,以清高來對待外來文化,這是一種認識上的片面性,一種對外來文化的排斥。鶴是清高的動物,鶴是長壽的動物,鶴是能唳的動物,鶴是善舞的動物,鶴象征正直,鶴象征涓潔,鶴象征疏放,鶴象征淡泊……鶴是隱士的伴侶,帝王之尊所不能屈的。漫畫中的鶴嘴巴尖長,像一雙筷子,筷子是華夏飲食文化的象征之一。鶴在漫畫中是中華夏兒女清高、長壽、智慧等美好品性的象征?!皳?jù)說用筷子能使人聰明,亦可長壽也”和標題《中餐》表明作者是在批判諷刺,而不是歌頌贊揚。
朱新祥,男,賈玉榮,女,二人系夫妻,湖北省襄樊市第五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