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中國藏書票的起點很高,原因就是它們一開始就是由高品位的文人雅士參與設計制作的文玩清供,是性情之作,是絲毫沒有被名利污染的一灣清水。
1923年7月的一天蔣介石攜當時的“夫人”陳潔如來到香港,蔣微笑著向陳潔如介紹前來碼頭迎接的一位俊朗紳士:“這位就是在我的英文姓CHIANG字中加了一個‘I’的那個李先生?!边@個李先生就是李時敏(JamesZee-MinLee),李時敏的父親李博(Lee Po,音譯)是澳洲悉尼的華僑富商,李家熱心公益,也很愛國,曾捐款資助孫中山的革命,在當地僑界很有影響,后全家遷居香港。蔣介石和陳潔如在港期間就住在了位于羅便臣道的李家。其時,李時敏之父已經過世,蔣介石對李老夫人執(zhí)孝子禮,十分敬重。李時敏帶蔣一行到香港各處游覽,香港名流周壽臣爵士夫婦(李家的親戚)也邀蔣一行用餐、談天。后來李時敏曾教授蔣介石和陳潔如學習英文。蔣返回廣州后的一天,從香港寄來一個郵包,里面就是那件后來成為蔣介石“標志”的黑色無袖呢制大氅,這件衣服是在香港時陳潔如見蔣喜歡,偷偷托李時敏為蔣定做的。蔣介石非常喜歡這件大披風,穿在身上在房間里大搖大擺,繞著圈子走來走去,顯得十分開心,活像一位魔術師。后來,蔣特致函道謝。
李時敏的英文著作CHINESEDOTPOURRI(《中國雜錄》)顯示他是一位多才多藝,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很深的了解,同時又是一位很西方化的人。他在書中對中國的歷史文化、建筑藝術、戲劇音樂、人文精神、民風習俗等方方面面都有細致的描述,這本書由“香港大佬”周壽臣爵士作序。李時敏還很醉心于剛剛新興的電影藝術,1928年他在上海和豐銀行任職期間客串過一部鄭正秋編劇的無聲電影《美人關》,飾演其中的主角尚劍帆。賽珍珠中國題材的小說《大地》獲諾貝爾獎之后,美國米高梅電影公司來華拍攝這部電影,李時敏曾作為米高梅公司聘請的技術顧問,負責選擇拍攝地點,鑒定收集服裝、道具以及招考華人演員等工作。
1963年,李時敏幫助陳潔如完成其自傳的英文稿,紐約的一家出版公司有意出版。但被蔣家出錢收買,該書未得問世。這本書就是后來的 《陳潔如回憶錄——我做了七年蔣介石夫人》。李時敏在用英文完成這部書稿的過程中,無疑是做了不少‘潤色’、‘加工’而溶進了他的一些個人觀點和見解。
我一直認為,中國藏書票的起點很高,原因就是它們一開始就是由高品位的文人雅士參與設計制作的文玩清供,是性情之作,是絲毫沒有被名利污染的一灣清水。在中國,李時敏藏書票大概是最早采用剪影技法制作的,開創(chuàng)了現在已經廣泛使用的剪紙藏書票的先河。書票圖案是中國的古典戲曲,李時敏還是一位戲迷,在上海曾和德齡公主等一起用英文演出過清宮戲,德齡公主曾以親筆簽名的照片相贈。這張藏書票粘貼在一本1914年香港出版的《英漢佰貳拾年歷記》上,書中還有李時敏的親筆題記和制作的“中日年歷對照表”等。藏書票的整個畫面古色古香、精致典雅,是中國早期藏書票作品的上乘之作,可以和關祖章書票一起列為中國早期的“藏書票雙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