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業(yè)務學習和往常有些不同,校長并沒有組織大家學習文章,而是讓大家說說自己在復習過程中的苦惱。校長一打開了閘門,訴苦大會立刻就開始了。
等訴苦的高潮過后,校長開口了:“聽了大家的發(fā)言,我也能夠體諒大家的困難。下面請大家填一個調(diào)查表?!彪S后,校長發(fā)下了一張調(diào)查表,內(nèi)容很簡單:請各位老師在8分鐘之內(nèi),按照教室里面的座位順序?qū)懗鲎约核谓贪嗉壍膶W生的名字。
對于現(xiàn)在班里的學生,老師們有的已經(jīng)教了兩年,有的已經(jīng)教了3年甚至更多。所以校長的問題對大家來說應該都很簡單。我只任教一個班的語文,才有44個學生。我想:這個作業(yè)對于我來說還不是小菜一碟?但是當我寫下了20個左右名字的時候,我的頭腦開始糊涂了,在我的頭腦中晃來晃去的總是那幾個優(yōu)等生和后進生的名字。8分鐘很快就到了,我絞盡腦汁,只寫出了32個名字,只好交上了不合格的試卷。
再看看周圍的同事,都和我差不多。辦公室里面一片嘆息聲。
校長很快公布了結果:只有一位教師將自己所教的學生名字全部寫了出來,其他的教師都沒有能夠完成這個任務。而且越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滿意的教師,寫出的學生名字越少。
“那么你們說說,你的學生在你的心目中占有怎樣的位置呢?”校長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大家都沉默了。從這次以后,再也沒有人發(fā)牢騷了。
當然,光是記住了學生的名字還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知道學生的位置在哪兒。我們工作的對象是活生生的學生,是有著各自不同個性的學生。我們要知道每一個學生在教室里面坐的位置,知道每一個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知道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狀況,知道每一個學生在所有的學生中的位置,知道學生現(xiàn)階段的智力發(fā)展在整個發(fā)展階段的位置……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當我們聽到“花園深處某個地方傳來兒童響亮的聲音”,就要知道“是誰在喊叫,這喊聲說明了什么”, 只有這樣,才能夠 “深思熟慮地、仔細耐心地研究兒童的智力發(fā)展、情感發(fā)展和道德發(fā)展的情況,找出兒童在學習上感到困難的原因,采取一些能夠照顧個人特點和個別困難的教育措施”。
當我們面對學生試卷上的錯誤束手無措時,當我們面對學生行為上的錯誤頻頻抱怨時,我們不妨想一想:我記住學生的名字了嗎?他們在我心中處于什么位置?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東陳鎮(zhèn)山河小學)
欄目編輯 付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