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身體自我是整體自我中最基礎的組成部分。目前國內(nèi)外關于身體自我認知的研究具有以下特征:1.身體自我是多維度、多層次的,主要包括運動能力、身體吸引力、身體狀況等方面,因此身體自我認知量表的編制著重從多維度的角度全面反映身體自我。2.身體自我認知量表有了較大程度的發(fā)展,但其跨文化的適用性還有待進一步檢驗和證實。3.關于身體自我認知的實驗和測量大多局限于橫向設計上,而忽視了縱向研究。
關鍵詞: 身體自我;認知;量表;述評
中圖分類號: G804.8 文章編號:1009-783X(2007)05-0064-03 文獻標識碼: A
Abstract:Physical self is the most basic component in the whole self.The studies on physical self perception home and abroad have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1.The physical self is hierarchical and multidimensional,which includes sports competence,body attractiveness and physical conditioning,etc.S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hysical self cognitive scale should mainly reflect the physical self all-round in terms of multidimensional degree.2.The scales to measure physical self perception have had a great development,but their cross-cultural application still remains to be examined and verified further.3.Most of the experiments and measurements about physical self perception are confined to horizontal design,while longitudinal research is somewhat ignored.
Key words:Physical self;Perception;Scale;Review
對自我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James。James[1]區(qū)分出了主體的我“I”和客體的我“me”。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自我研究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都取得了相當?shù)倪M展。其中,Shavelson[2]等人提出的多維等級結構模型,被認為是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
通過自我認知研究,讓運動員或普通人群掌握了解自己身體健康及體能的理論和方法,對于激發(fā)他們參與體育的積極性、提高體育運動自信心、體育能力知覺、以及與體育成績和身體能力相關的自我效能等具有重要的意義?;诖朔N情況,本文擬對身體自我認知的測量和相關研究進行綜述,以期指出國內(nèi)外在身體自我方面研究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 身體自我認知量表
張力為[3]老師對身體自我認知的測量進行了詳細的歸納總結,他認為身體自我的測量方法包括問卷調(diào)查、形象選擇、形象調(diào)節(jié)、畫人測驗、行為觀察和計算機實驗等6種。其中,問卷調(diào)查的施測過程簡單,不受樣本規(guī)模限制,可直接測試被試者的主觀感受,因而是身體自我測量中最常用的方法。關于身體自我認知的問卷或量表達25種之多。其中最著名、最常用的有三個。
1.1 Richard等的《身體自我概念量表》(PSCS)
Richard等[4]于1987年編制的《身體自我概念量表》(Physical Self-Concept Scale,簡稱PSCS)。該量表包含兩個等級、七個維度:身體滿意度(Satisfaction)和次領域中更具體的有關身體方面的維度。更為具體的次領域的維度包括體型(Body Build)、外表(Appearance)、健康(Health)、身體活動(Action)、協(xié)調(diào)(Coordination)、力量(Strength)。其中每個維度由五個測題組成。本量表采用8級Likert量表作答。該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Alpha(Cronbach)見表1。
2003年,Richards等人[4]對PSCS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其Alpha系數(shù)在0.788-0.941之間,模型因素權重在0.587-0.954之間,整個量表擬合優(yōu)度良好[χ2(df=168)=307.68***;RNI=0.956;TLI=0.945;RMSEA=0.06]。Richard等人[4]揭示:發(fā)展心理學以及更多的領域往往將身體自我概念研究的重點放在對兒童、青少年和青壯年人群上,而很少關注老年人的身體自我概念。Richard等人通過對169名女性、71名男性(年齡60~90歲,M=69.02;SD=7.53)老人進行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PSCS對老年人群來說依然十分適用。
1.2 Marsh等的《身體自我描述問卷》(PSDQ)
Marsh等[5]于1994年編制了《身體自我描述問卷》(Physical Self-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簡稱PSDQ)。該問卷包括11個維度的70個測題:身體健康(Health)、身體力量(Strength)、身體耐力(Endurance/Fitness)、身體靈活性(Flexibility)、身體肥胖(Body Fat)、身體活動(Activity)、身體外表(Appearance)、身體協(xié)調(diào)性(Coordination)、身體運動能力(Sports competence)、整體身體(Global Physical)、自尊(Esteem)等。量表采用6點Likert量表作答。問卷的內(nèi)部一致性(Alpha)=0.92,重測信度3個月r=0.83,14個月r=0.69。Marsh等在隨后的研究中對該問卷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χ2=1048.83,TLI=0.948,RMSEA=0.052),結果表明,雖然RMSEA=0.052>0.05,但Browne Cudeck[6](1993)指出:RMSEA小于0.05表明擬合優(yōu)度良好,但至少也應小于0.08。說明PSDQ的擬合優(yōu)度還是可以接受的。
Klomsten,A.T.[7]將PSDQ引進到挪威,以便進行跨文化研究。通過測量1098學生(514男生,584女生,平均年齡12.24歲,SD=1.67),結果顯示:整個問卷各維度的alpha系數(shù)均大于0.70,整個問卷的alpha=0.87,十分接近Marsh等人在澳大利亞測量時的Alpha=0.92;對問卷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顯示雖然部分指標擬合優(yōu)度[χ2(df=2291)=7967.93**,CFI=0.89,NFI=0.85,pclose-fit=1.00,GFI=0.80,AGFI=0.77,and RMSEA=0.048]不合理,但總體還是可以接受的。2002年,楊劍[8]將PSDQ引進中國,通過測量664名中學生,發(fā)現(xiàn)全量表的穩(wěn)定性系數(shù)大部分在0.60-0.85之間。對部分被試采用間隔1個月后重測,其重測信度大部分在0.65-0.80之間。綜上所述,PSDQ能夠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運用。
1.3 Fox等的《身體自我知覺剖面圖》(PSPP)
Fox,Corbin等[9]1989年編制了《身體自我知覺剖面圖》(Physical Self-Perception Profile,簡稱PSPP)。該量表是一個包含30個測題的多層次多維度量表,分為兩個等級:一般的身體自我價值感(PSW)和次領域的更為具體的有關身體各方面的維度。更為具體的次領域包括運動能力(sports competence)、身體狀況(physical conditioning)、身體吸引力(body attractiveness)和身體力量(physical strength)等維度。每一維度包括六個測題。量表的重測信度16天為0.74-0.92之間,23天為0.81-0.87之間。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Alpha)介于0.81-0.92之間。測題與總量表之間的相關為0.50-0.70之間,表明該量表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Hagger.M.S[10]等2003年通過對英國、俄羅斯、香港共4923名中學生進行調(diào)查,對問卷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SB-χ2=6152.985*,df=1631,CFI=0.941,NNFI=0.932,RMSEA=0.024,SRMSR=0.058。結果顯示該模型擬合優(yōu)度良好,具有跨文化適用性。徐霞[11]2001年將該量表引進我國,對498名大學生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各分量表的零階相關介于0.27-0.57之間,屬于中低度相關,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Alpha)介于0.75-0.82之間,略低于Fox等的測量結果,但仍然具有較好的內(nèi)部一致性。說明該量具可以在中國文化背景下應用。
身體自我認知概念包含許多特殊的能力,例如運動能力知覺、身體形態(tài)、身體吸引力、身體狀況等,因此身體自我是多維度、多層次的。目前關于身體自我認知量表的編制著重從多層次、多維度的角度全面反映身體自我。PSCS和PSPP測試條目比較適中,運用時較為方便。PSCS對于各種人群具有普遍的適應性,PSPP的跨文化應用則更為廣泛;PSDQ從11個維度測量身體自我認知,因而能夠較全面的反映身體自我認知情況,但也因此造成測試條目過多,容易增加被試的抵觸情緒??偟目磥?,它們都是基于西方個人主義的價值體系發(fā)展起來的量表,其在以集體觀念為主的國家運用時可能會受到較大的阻力。
2 身體自我認知的相關研究
2.1 身體自我認知與年齡
關于身體自我認知的年齡差異,有三種觀點。一種是“下降觀”,Posner[12]認為,包括運動能力、力量、耐力等在內(nèi)的身體自我認知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下降。Richards等[4]的研究也支持了該觀點,認為老年人除了在健康維度上比年輕人高外,在身體自我認知的其他領域均比年輕人低;另一種是“波動觀”,陳紅等[13]運用自編的《身體自我量表》對1699名青少年進行測量,結果顯示:青少年身體自我認知發(fā)展(總分)呈波動狀態(tài),從12~14歲呈上升趨勢,14~16歲直線下降,16歲后又有緩慢上升;另一種觀點是“U型說”,曾向[14]在其研究中證實:從初中低年級開始身體自我認知各維度得分呈下降趨勢,到了高中后期逐漸轉(zhuǎn)緩,然后隨年級逐漸上升。即身體自我認知各維度均呈現(xiàn)出“U”型分布趨勢。
2.2 身體自我認知與性別
關于身體自我認知的性別差異,有兩種觀點。第一種是“男強女弱論”,持這種觀點的學者很多。Marsh,H.W.[15]認為身體自我存在認知顯著的性別差異,女性在身體自我方面的得分更易于低于男性。Wilgenbusch,T.等[16]于1999年的研究結論也支持了該種觀點。我國學者謝琴等[17]運用PSPP量表測試中國大學生,結果顯示除了男女間的身體自我價值感無顯著性差異外,男生在四個分量表上都表述為顯著高于女生;另一種觀點是“女強男弱論”,牛翠萍等[18]對186名殘障兒童進行身體自我測量,結果顯示殘障男、女生的身體自我認知發(fā)展在身體健康、身體協(xié)調(diào)、身體外表方面差異顯著,且女生的身體自我認知的整體發(fā)展水平高于男生。
2.3 身體自我認知與運動鍛煉
正如很多研究證實,身體自我認知與運動鍛煉(鍛煉的頻率及時間)有著積極的正相關。孫延林等[19]運用PSDQ量表對296名大學生進行調(diào)查,結果顯示每周參加體育活動越多,身體自我認知的得分越高,而且除了在身體肥胖認識上不因鍛煉頻率有差異外,其他維度均因鍛煉頻率的不同而差異顯著。而且隨著每周鍛煉時間的不同,身體自我認知的得分也不同。每周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也多,對自己身體認知的程度也越高。
何穎等[20]將受試者的體育鍛煉量與身體自我認知進行了相關分析,大學生總體體育鍛煉量與PSPP、運動技能、身體狀況、身體吸引力、身體力量和身體自我價值感的相關非常顯著。其中男大學生體育鍛煉量與PSPP、運動能力、身體狀況、身體力量相關非常顯著,但與身體吸引力、身體自我價值感相關不顯著。女大學生體育鍛煉與PSPP、運動技能、身體狀況、身體吸引力、身體力量和身體自我價值感相關都非常顯著。
2.4 身體自我認知與專業(yè)
田錄梅等[21]運用Franzoi編制的身體自尊量表(BES)對運動員與非運動員男大學生身體自我認知進行多重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在“身體強壯”和“身體狀況”維度上差異顯著,而在“生理性吸引力”維度上無顯著差異。Kelly[22]通過對52名表現(xiàn)難美項群的運動員和45名其他項目的運動員進行測量和實驗,結果顯示表現(xiàn)難美項群的運動員與其它項目的在身體自我認知上沒有顯著性差異。
2.5 身體自我認知與文化背景
Hagger等[10]研究認為,像英國等西歐國家受試群體的身體自我認知得分顯著高于像香港等東方國家的受試群體的得分。分析認為,西歐等國家彰顯個人主義思潮,人們更看重個人自身的發(fā)展。而東方,大多屬于社會主義社會,集體主義意識是主流思想,所以較之西方國家,人們較少的關注個體本身。因此造成西方國家受試者群體的身體自我認知比東方國家的高。同時,由于東方很多國家使用的身體自我認知的量表大多翻譯西方國家的,翻譯的準確性也可能是造成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
關于身體自我認知與年齡的關系目前尚無統(tǒng)一的定論,可能與使用的量表類型不同有關,也與被試的基本情況(如國別)有關;往往男性在運動技能、身體狀況、身體力量、身體活動等方面表現(xiàn)出更高的認知水平,而女性則在身體協(xié)調(diào)、身體外表等方面顯著優(yōu)于男性;通常體育專業(yè)的學生在身體自我認知上表現(xiàn)出較高的水平,而身體自我認知與運動鍛煉的參與度也密切相關;西方國家人群身體自我認知水平高于東方國家,其深層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價值體系的不同造成的。目前關于身體自我認知的研究不僅要從其與諸如年齡、性別等因素的單純分析,而且應逐漸向其與諸多因素的綜合分析努力,不僅要從橫向?qū)用嫔线M行研究,更應進行身體自我認知的縱向跟蹤研究。
3 小結
在西方國家發(fā)展起來的身體自我認知理論具有明顯的個人主義,使其在以集體主義為主流觀念的社會主義社會
中的適用性大打折扣。因為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原量表中對整體身體自我認知解釋度很高的各維度,在東方國家應用時可能對整體自我認知并沒有貢獻或貢獻很小。同時,由于身體自我認知量表不同的版本的存在,關于身體自我認知的研究也存在很多不統(tǒng)一的現(xiàn)象。因此,發(fā)展適合中國自己文化特點的身體自我認知量表可能是一項很迫切的任務。
目前,對于身體自我認知的研究設計多采用橫向比較的層面上,就連涉及到身體自我認知與年齡的關系時也都采用不同年齡階段的不同對象進行測量和實驗,而對于同一對象身體自我認知的跟蹤調(diào)查,即設計對身體自我認知縱向調(diào)查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的加強。
參考文獻:
[1]James W.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New York:Henry Holt,1890.
[2]Shavelson,R.J.,Hubner,J.J.,Stanton,G.C.Self-concept:Validation of constructs interpretation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76,(46):407-411.
[3]張力為,陳荔.六種身體自我測量方法的比較[J].體育科學,2005,25(1):74-79.
[4]Richards,G.E.,Stiller,J.et al.The Salience of Dimensions of Physical Self Concept in the Old and the Young.Do Our Physical Self Concepts Change With Age? Simple Question….Interesting Answer[EB/OL].http://self.uws.edu.au/Conferences/2004_Richards_Stiller_Peart_Papworth_Johnson.pdf,2006.
[5]Marsh,H.W.,Richards,G.E.,Johnson,S.,Roche,L., Tremayne,P.Physical Self-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a multitrait-multimethod analysis of relations to existing instruments[J].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1994(16):270-305.
[6]Browne,M.W. Cudeck,R.Alternative ways of assessing model fit.In K.A,Bollen J.S.Long (Eds.),Tes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M].Newbury Park,CA:Sage,1993:136-162.
[7]Anne Torhild Klomsten.Validation of the Physical Self-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Norwegian Populations[EB/OL].http://self.uws.edu.au/Conferences/2002_CD_Klomsten.pdf.2006.
[8]楊劍.身體自我描述問卷(PSDQ)的介紹與修訂[J].山東體育科技,2002,24 (1):83-86.
[9]Fox,K.R.,Corbin,C.Physical Self-Perception Profile: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J].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1989(11):408-430.
[10]Hagger,M.SLindwall,M.et al.Physical self-perceptions in adolescence:Generalizability of a hierarchical multidimensional model across three cultures[J].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2003(34):611-628.
[11]徐霞,姚家新.大學生身體自尊量表的修訂與檢驗[J].體育科學,2001,21 (2):78-81.
[12]Posner,R.A.Aging and old ag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18.
[13]陳紅,黃希庭.青少年身體自我的發(fā)展特點和性別差異研究[J].心理科學,2005,28(2):432-435.
[14]曾向.身體自我及其與自我價值感關系的研究[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1.
[15]Marsh,H.W.Age and sex effects in multiple dimensions of self-concept:Preadolescence to early adulthood[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9 (81):417-430.
[16]Wilgenbusch,T.,Merrell,K.W.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concept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meta-amalysis of multidimensional studies[J].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1999(14):101-120.
[17]謝琴,吳佑年.大學生身體自尊與體育鍛煉參與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2,22(5):46-48.
[18]牛翠萍,楊劍.殘障學生身體自我概念發(fā)展特征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23(1):38-41.
[19]孫延林,張曉,等.體育活動對大學生身體自我描述的影響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4,19(1):20-22.
[20]何穎,徐明.大學生體育鍛煉與抑郁水平、身體自尊水平的相關性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28(1):65-68.
[21]田錄梅,張向葵,等.大多數(shù)研究認為運與非運動員大學生身體自尊及整體自尊研究[J].心理學探析,2003,23(4):55-58.
[22]Kelly,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self-concept,body image dissatisfaction and competition anxiety in female “aesthetic” and ”non-aesthetic” collegiate athletes[EB/OL].http://etd.lib.fsu.edu/theses/available/etd-04072004-162144/unrestricted/final_lauren.pdf.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