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對我來說,那也是一眨眼的事了,古輩老人有言:“四十不惑”,三十老幾的我“惑”還是“不惑”,人生千千萬萬事,我不敢將話說得滿,除了對“讀書”的選擇外。
“我出生是來讀書的”,這話合不合理,經(jīng)不經(jīng)得起分析,那是別人的事。話則被我說出了,就以行動認(rèn)著吧。
記得小時候(大概四五歲時)的一天,我隨做泥瓦工的祖父到一戶人家做活,在他家見了兩本小人書,講的都是紅軍,一本似乎是描述過草地的,因為“叔叔們”吃草根讓幼小的我聯(lián)想到自己愛吃的“葛根”(一種可口的植物的根莖),所以到現(xiàn)在仍有點(diǎn)記憶,另一本較袖珍些,但彩色,講的是一位小號手做了類似王二小的犧牲,實在喜愛,我就讓它進(jìn)了褲兜,那時還不知孔乙己的那句名言,心里就忐忑著,飯也沒吃幾口,慌急慌忙地賴了祖父要回家,到家后把書翻過來翻過去,翻出一個念頭:書真好!
到了小學(xué)二年級時,手邊的書(多是小人書)竟有了二三十本,想讓它再增多些,就弄出一個想法并予之以實踐:在同學(xué)間租書,看者付錢幣可以,付糧票也可以,或者看幾本后給我一本書也可以。事情讓老師知道了,她惱怒得很:怎么能在學(xué)校里在同學(xué)問做這種事呢?上個世紀(jì)七十年代末的一天,我就因這“大逆不道”的行為在校園里受窘。我既怕又急,急的是:怎么做。書才會多呢?
就攢自己得的零花錢,錢多了書(已不僅僅是小人書了)也隨著多起來。但到初中時,供需已難以持平,這時,社會上已冒出些租賃性質(zhì)的書攤書鋪,又解了“燃眉之急”。里面多是金庸、梁羽生、臥龍生、瓊瑤、玄小佛,就“文武兼顧”吧!家里是反對我看“歪書”的,一切只好偷著來:將書從店里租出后在僻靜處把它貼肉別進(jìn)褲帶前方,然后挺著腰桿回家:腰桿是讓知識撐直的,家人看不出來!在家里看這些書也有固定的“窩點(diǎn)”:豬圈樓上。圈樓上滿滿一樓稻草,劈中扒一個窩就行了。家人找不到我的時候,我可能正在陷入郭靖的難受中:“我不殺蓉兒……我不殺蓉兒!”樓下的豬娃嚕嚕不休時,我或許正品味那瓊瑤書中所引用的佳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就因瓊瑤,我進(jìn)入《詩經(jīng)》、《宋詞三百首》等古典名著的閱讀。到這時,我已經(jīng)初中畢業(yè)。在假期以收酒瓶掙學(xué)雜費(fèi)的我已能買一些“貴點(diǎn)”的書籍,于是《莎士比亞全集》、《源氏物語》、《卡拉馬佐夫兄弟》陸續(xù)出現(xiàn)在我的房中,中國四大古典名著及《夷堅志》、《天雨花》等“寶貝”相繼找到了我。
到去外地讀大學(xué)時,每次回家都已是與書相顛簸了。在立于社會獨(dú)自討生時,安身處已有一個書屋等著我,它又與我一起迎來了我的妻子和女兒。
到這時,我有了一個念頭:“我出生是來讀書的?!?/p>
世界不過是一個超大的林子,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我該是一只呆鳥吧,因為我的鳥性就是:盡管不識書山的立體氣候,我還是勇敢地飛進(jìn)山去,我想找這山中的蟲物林果、花蜜葉露裹腹,我也想聽聽這山中的山禽走獸與花草樹木共奏而出的天籟之音;盡管不識學(xué)海的深淺緩急,我還是如鷺如鷗,向這海奮身一擊,呷一口海里的鱗類殼屬,然后自個品味這自然的豐富滋味。
我是一只什么鳥?“讀書鳥”(暫立身于一個奇怪的綱目)!
有這個念頭來撫慰自己,我的讀書就心平氣和。
看到孔老先生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我能會心一笑。
看《曾國藩家書》里有這樣的話:“家中種蔬一事,千萬不可怠忽。屋門首塘中養(yǎng)魚,亦有一種生機(jī),養(yǎng)豬亦內(nèi)政之要者”,我心恬然,仿佛受一位敦厚長者耐心指導(dǎo),進(jìn)而熟悉了農(nóng)稼,熟悉了中國那種勤儉的四平八穩(wěn)的生活。我也就能理解為什么曾國藩的子孫后代能在各自的領(lǐng)域做出成就。
因為能心平氣和,我讀書也就能客觀而辨證,既不受什么“左的思潮”影響,也不會被什么“右的思潮”左右:我和魯迅先生交流著,也不推卻進(jìn)梁實秋的“雅舍小居”一坐,有時還去周作人的苦雨齋中“吃茶”。讀毛澤東的《反對自由主義》之余,我也念尼采的《瞧,這個人》,我始終把它們當(dāng)作人類思想領(lǐng)域的奇珍瑰寶,我是尋寶人。
因為這樣的讀書讓人不憋屈,我就以之為樂,以之為常了。廁上、枕上、車上,這些地方是我讀書的好場所。為什么呢?你看,捧一冊好小說人廁,撲朔迷離的情節(jié)讓人的心提著提著,猛然間放下時,結(jié)局出來了。這時腹中郁結(jié)的“五谷殘余”也咚地落下,何其爽哉!枕上讀書呢,白居易就說過感受的,他說:“趁涼行繞竹,引睡臥觀書?!敝劣谲嚿献x書呢,享受處懶得說了。
清朝的袁枚說:“蠶食桑而所吐者絲,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釀?wù)呙?,非花也。讀書如吃飯,善吃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p>
我又怎能“不吃飯”呢?所以我只能(也一萬個愿意)將讀書進(jìn)行到底!
相信自己善讀書,就像相信自己是個美食家一樣,我送了一副對聯(lián)給自己:
讀書度日,
積德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