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拜倫的五副中國面孔

        2007-01-01 00:00:00倪正芳
        博覽群書 2007年4期

        文章如此命題似乎有套用美國學者卡林內(nèi)斯庫的大著《現(xiàn)代性的五副面孔》書名之嫌,但這“純屬巧合”。

        話說自從拜倫生前好友、愛爾蘭作家穆爾1832年為詩人作傳以來,一百多年里,拜倫的傳記可謂層出不窮。這也正常。因為傳主畢竟是一位曾經(jīng)名聲顯赫、影響與拿破侖比肩、生活創(chuàng)作及社會實踐都特立獨行的大詩人。而考據(jù)材料的增加,觀照方式的轉(zhuǎn)向,寫作技術(shù)的更新,讀者閱讀情趣的改變,都賦予新傳記寫作以充足的理由。但中國社會與民眾的口味未必與世界同步,胃口也似乎并不貪多求全,因而我們看到,中國引進的比較完整的拜倫傳記是很有節(jié)制的,含臺灣地區(qū)在內(nèi),迄今主要也只有區(qū)區(qū)五種,它們的引進及中譯本面貌還因時代背景或民族倫理或譯者審美方面的原因而多少打上了一些中國烙印,并使得它們各自具有一定的個性特征。而這正是我們對拜倫的這些中國面孔略加端詳(按原作出版年代為序)的興趣所在。

        最權(quán)威的面孔——莫洛亞(M.André Maurios)《拜倫傳》,裘小龍、王人力譯,浙江文藝出版社“外國作家傳記叢書”之一,1985年1月版

        莫洛亞(1885~1967)是法國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傳記作家和歷史學家,從事英國研究的杰出學者,法蘭西學院院士,而他的創(chuàng)作中又以傳記最具特色,他被譽為傳記文學這一體裁的創(chuàng)始人。人們普遍認為,《拜倫傳》(1930)是莫洛亞所創(chuàng)立的文學傳記體裁的第一個實際范例,他在其中傾注的心血也最多。這部書既有可讀性,又具可信性,其中譯本已成為中國拜倫研究界必不可少的權(quán)威工具書。

        客觀地看,這部傳記確實內(nèi)容豐富可信。全書近二十八萬字,是所有中譯本拜倫傳記中篇幅最長的。為寫此書,作者沿著詩人一生的行蹤,從其倫敦的出生地到紐斯臺德故居到歐洲的瑞士、意大利、希臘等地,一路考察發(fā)掘,由此可見其所下的“田野調(diào)查”功夫非同一般。書中立論也是較為客觀篤實的,并不因為作者對傳主的尊崇而在書中刻意回避掩飾什么、拔高夸大什么,并進而對拜倫的對立面貶抑、毀損什么。如在敘述到拜倫夫妻關(guān)系的破裂時,作者雖然對拜倫妻子安娜貝拉的工于心計和過于理性不滿,但也沒有回避拜倫性格的乖張、感情生活的不檢點等給妻子帶來的痛苦。對拜倫放縱情欲的事實,書中也有適度而正面的揭露。作者甚至沒有否認詩人與同父異母的姐姐奧古斯塔和與劍橋男生愛萊斯敦的不正常關(guān)系。作者本意是通過自己的作品為詩人恢復名譽,但他卻沒有因此而違背客觀忠實性的傳記寫作原則,我們相信,如此寫作,作者必定經(jīng)受了一個痛苦而艱難的抉擇過程。但正因如此,作者寫出了一部難以超越的“信史”,為此即使付出心靈上的一番煎熬也是值得的。丹麥文學史家和文藝評論家勃蘭兌斯十九世紀后期在他的名著《十九世界文學主流》中也曾大篇幅地介紹拜倫的生平創(chuàng)作(此部分內(nèi)容曾由侍桁以《拜倫評傳》為名由上海國際文化服務公司于1948年出版,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十九世紀文學主流》第四冊也包含了同樣內(nèi)容,亦由侍桁譯出。該冊新譯本為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出版,由徐式谷等譯),但他對拜倫的成就、影響和人格方面都有過分美譽之嫌,他更不愿意承認拜倫的亂倫、同性戀問題。實際上這只會讓讀者對作者結(jié)論的權(quán)威性打問號。

        在莫洛亞看來,傳記既要有歷史的忠實性,也要有文學的生動性。他有意把自己的傳記作品寫得像小說一樣曲折生動,令人讀來愛不釋手。因此,在占有豐富材料的基礎上,本書有詳有略,有敘有議,裁減適度,重點突出,結(jié)構(gòu)均衡,對與傳主有關(guān)的人物的命運、重大敏感事件的來龍去脈,均交待周詳。本書還披露了大量有關(guān)拜倫的生活細節(jié)如他的運動游戲、娛樂休閑等。他練拳擊,打板球,橫渡赫勒斯滂海峽,聲稱讓狗熊考獎學金,為愛犬寫墓志銘……讓我們看到在戰(zhàn)士、詩人和浪子之外的另一個具有頑強生命意志、堅定精神毅力、優(yōu)雅生活情趣的貴族拜倫,因而同時也是更為真實的作為“人”的拜倫。

        對今天的讀者來說,莫洛亞《拜倫傳》對拜倫詩歌創(chuàng)作未作深入的學術(shù)理論層面的分析,可能是其不夠深刻的表現(xiàn)。而這就有點像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本書剛剛翻譯過來時人們嫌它對拜倫作品思想性的分析“顯得很不夠”,對作品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的發(fā)掘也缺乏深度”(裘小龍:《拜倫傳·譯者前言》)一樣,是對二十世紀初篳路藍縷進行傳記文學創(chuàng)作探索實踐的作者過于苛求了。而且,人物傳記的任務畢竟與學術(shù)研究專著是不可相提并論的。

        由于傳主與雪萊的關(guān)系,正如莫洛亞《拜倫傳》大量涉及拜倫與雪萊的交往及他們在思想、創(chuàng)作上的相互影響一樣,作者最早的傳記作品《雪萊傳》中也有不少兩詩人交往方面的資料,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對照閱讀。

        最滄桑的面孔——鶴見祜輔《拜倫傳》,陳秋帆譯,湖南文藝出版社“世界名人傳記叢書”之一,1995年9月新1版

        湖南文藝版的《拜倫傳》是較為通用的譯本。其實,鶴見事占輔的《拜倫傳》寫于1935年,而早在1943年,陳秋帆先生(署陳秋子,鐘敬文先生夫人)即已將其譯出交桂林遠方書店出版。1946年上海新知書店又再版一次。1981年10月湖南人民出版社以《明月中天:拜倫傳》為題將其列入“世界名人傳記叢書”修訂后重版了這部書(近十五萬字)。1995年9月湖南文藝出版社推出新一版后,2000年4月中共中央黨校“世界名人名家名傳”叢書還出版了李軍譯新版《拜倫傳》(與《歌德傳》合出)。所以,鶴見事占輔的這部書成為所有拜倫傳記的中文譯本中惟一有多個版本、多次印刷的一部,也是發(fā)行時間最長的一部,稱其為最具滄桑感的一部中譯拜倫傳記,當不為過。

        鶴見裙輔(1885~1973)是日本現(xiàn)代著名的作家和評論家。他的這本《拜倫傳》主要參考了莫洛亞的《拜倫傳》,并酌采了托馬斯·穆爾等人有關(guān)拜倫的傳記,而且篇幅也不長,有人因而稱其為莫氏《拜倫傳》的“縮寫本”。其實本書也頗有一些自己的特色,同時它在中國文學史上乃至社會斗爭過程中還發(fā)揮過獨特的作用。

        首先,傳記突出了拜倫作為追求個性自由、反叛精神強烈的斗士兼詩人的形象,這是傳記作者本人資產(chǎn)階級自由知識分子思想傾向的共鳴所致。而在中國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特定的呼喚民族獨立解放、反對異族侵略的歷史背景下,拜倫同情被壓迫民族、支持異域民族解放斗爭的高尚作為無疑使國人感到親切和鼓舞。這是這部《拜倫傳》能夠在中國比較及時地譯出并于抗戰(zhàn)期間再版的主要原因。這一意義,鐘敬文先生的《譯本序》說得很清楚:“他毅然拋去詩筆,把資財和生命都獻給反抗土耳其野蠻統(tǒng)治的希臘革命戰(zhàn)爭的壯偉故事,更是長時期處在革命和戰(zhàn)爭中的中國知識分子所衷心欽仰和樂于稱道的。”“今天,在艱苦地戰(zhàn)斗著,在崇敬著拜倫那種豪俠行為的中國知識分子,特別是青年知識分子,他們不會從這個傳記里得到深刻的感動和高貴的啟示么?”(鐘敬文:《明月中天:拜倫傳》譯本序,第11頁,第15頁)而這與1902年梁啟超通過自己的小說《新中國未來記》第一次把拜倫及其詩歌介紹給國人的動機也是一脈相承的。

        其次,鶴見以極其抒情的筆觸摹寫以激情著稱的浪漫主義詩人,可謂適得其所、相得益彰。全書文筆生動,敘事有致,字里行間熱情洋溢,推崇褒揚的傾向性非常鮮明。詩一樣的語言,格言般的評說,使得本書成為所有拜倫傳記的譯本中最有抒情味的一種。曾有論者提出本書的資產(chǎn)階級傳記作者的“趣味”和“偏見”問題(可參見易聞實《拜倫和鶴見祐輔的(拜倫傳)》,附湖南文藝版《拜倫傳》),認為鶴見津津樂道于拜倫的“隨身騎士”、愛情糾葛等,而沒有較多地介紹意大利革命者、拜倫對暴動工人的支持演講等。其實,與幾種已移譯的西方拜倫傳記相比,即使用我們正統(tǒng)的觀點看,鶴見的創(chuàng)作都是比較得體的。他不僅對拜倫的革命行為評價頗高,而且對已基本沒有異議的拜倫私生活的放蕩等問題,也是巧妙地以待解之“謎”的形式予以暗示或回避。如著名的“賽沙(Thyrza)組詩”問題,早在十九世紀后期英國詩人兼?zhèn)饔涀骷壹s翰·尼科爾(John Nichol)在其《拜倫傳》中就指出賽沙是暗指一位男性,莫洛亞的傳記里也透露出拜倫與愛萊斯敦的不正常關(guān)系,且拜倫的書信和某些創(chuàng)作讓人很容易產(chǎn)生賽沙就是愛萊斯敦的聯(lián)想,但在鶴見書中則只是將這些歸為“謎”,從而含含糊糊地交待過去:“(‘賽沙組詩’)都是哀艷凄斷、感人心脾之作……是為誰而寫的呢?到今天還隱藏在神秘之中?!?湖南文藝版,第97頁)

        這里有一個小插曲。筆者在搜羅拜倫傳記過程中,還曾購得一部臺灣版《拜倫小傳》。這部署“(日)小林旭日原著,戎耐婷編譯”,臺灣先見出版公司列入“風云人物系列”之十于1993年6月出版的傳記,與大陸陳譯本相比,印制質(zhì)量是很好的,但除了沒有鐘敬文“中譯本序”和戈寶權(quán)“叢書總序”外,惟一的“原創(chuàng)”內(nèi)容就是有一篇介紹拜倫生平創(chuàng)作的短“序”而沒有采用鶴見的原序,正文則與陳譯本完全相同,一字不差。這是什么原因,兩個本子之間存在什么關(guān)系,就不便妄猜了。

        最革命的面孔——葉利斯特拉托娃(A.A.Eлисистратва)《拜倫》,周其勛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年11月版

        這部傳記根據(jù)葉氏1956年俄文版譯出。據(jù)周夫人倪翰芳在中譯本后記中介紹,這是周其勛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可見當時是最新資料)的譯品,而且經(jīng)過再三校訂,已于六十年代初由出版社審校完畢,只是由于“文革”爆發(fā)而塵封,最終在譯者逝世三年后的1985年出版。

        葉氏《拜倫》其實也可說是學術(shù)姿態(tài)最鮮明的一種,嚴格說這是一部拜倫生活與創(chuàng)作的評傳。它不像一般傳記那樣講求文學性,追求生動有致的細節(jié)甚至戲劇性的情節(jié),而是把重點放在對拜倫思想、性格發(fā)展輪廓的追溯和勾勒上,通過對詩人生活創(chuàng)作中重大事件的分析,得出作者的結(jié)論。全書分析多于敘述,論證繁復,資料翔實(如在介紹拜倫關(guān)注路德運動時,提供了大量的有關(guān)這場工人運動的歷史文獻資料),而且常常結(jié)合俄蘇文學歷史和學術(shù)研究成果進行比較論證(如別林斯基的論述、拜倫對普希金的影響等),這是其他西方同類傳記所無法具備的優(yōu)勢特色和獨家專利。葉氏對西方拜倫研究界的一些傳統(tǒng)概念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如關(guān)于著名的“東方”及“東方故事詩”等概念,葉氏并不認同。她認為,拜倫自己并未使用此類概念,且此類概念與英國傳統(tǒng)意義也有差異,為此葉氏用“1813至1815年的‘反叛敘事詩’”來指稱“東方故事詩”。作者還認為此類作品中的主人公并不能算是典型形象(她甚至還避免使用“拜倫式英雄”的概念)。此外,本書對拜倫戲劇(具體說尤其是對他的歷史悲劇)有一定篇幅的分析,這也是其他拜倫傳記所欠缺的。

        當然,革命性無疑仍是這部作品最突出的特色。作者采用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加上傳主本身的叛逆性和對社會實踐的積極參與,使得階級性、斗爭性等社會學概念在本書中獲得了充分發(fā)揮的空間,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學術(shù)話語在文本分析中應該擁有的位置。本書把拜倫的帶有叛逆性的作為統(tǒng)統(tǒng)上升為與統(tǒng)治階級的“階級斗爭”,將拜倫在意大利、希臘的活動全部歸入自覺的民族解放斗爭,這當然并不符合拜倫的思想認識實際。為了突出社會主題,葉氏很少涉及詩人的私生活,尤其是回避了拜倫那些容易為人所詬病的人格缺陷,如幾乎所有其他拜倫傳記都要大量渲染的同性戀、亂倫、性格暴戾等毛病,書中基本不提。而情感世界尤其是愛情生活在詩人生活與創(chuàng)作中的比例和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刻意回避,本書連詩人的愛情詩也無法切入研究了,這是本書一個很大的不足,它由此而帶給讀者的印象是拜倫幾乎是個純粹的政治諷刺詩人。不過話說回來,也正因如此,本書與其他幾部來自西方的傳記風格迥異,尤其是人民性(葉氏稱公民性)、階級性等社會學觀念在文學研究領(lǐng)域的應用及其對文學的工具性社會功能的大力提倡,固然產(chǎn)生了難以彌補的學術(shù)審美性的缺失,但在體現(xiàn)當時蘇聯(lián)學界的主體性、學術(shù)趣味和價值標準體系上是有積極意義的。特別是在長期以來西方中心思想甚至已經(jīng)成為人們的無意識的背景下,其原創(chuàng)性、獨立性的言說尤顯珍貴。而且這種研究路數(shù)在當時也是符合長期以蘇聯(lián)模式為樣板的中國學界的期待視野的。

        其實,在蘇聯(lián)科學院高爾基世界文學研究所編寫的《英國文學史》第二卷第一分冊(莫斯科蘇聯(lián)科學院出版社1953年版)中,葉氏即承擔了其中“拜倫”部分的撰寫(見繆靈珠等譯《英國文學史(1789~1832)》第六章,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從結(jié)構(gòu)、內(nèi)容、觀點等方面比照,葉氏專著基本上只是對前者的充實(十九萬余字,比文學史中的專章長了一倍)和學術(shù)格式上的規(guī)范,而沒有本質(zhì)上的改變。

        最精致的面孔——馬尚德(Leslie A.Marchand)《拜倫》,臺北名人出版社出版,林麗雪譯,梁實秋主編“名人偉人傳記全集”之50集

        馬尚德(1900~1999,又譯作馬肯德),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拜倫學者之一,權(quán)威的十二卷本《拜倫書信日記全集》總編。1970年,作者在三卷本《拜倫傳》(1957)基礎上推出一卷本拜倫傳記《拜倫:一幅肖像》(Byron:A Potrait),由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這部傳記一方面是對三卷本傳記的提煉縮寫,另一方面也根據(jù)新的材料和研究成果,對原書有些不夠準確和清晰的地方作了調(diào)整、修改和補充。因此之故,在此基礎上編譯過來的中文版《拜倫》(未標明出版年份)是對馬氏縮寫本的再提煉,堪稱名副其實的“精致”之作。

        本書堪稱精致的另一原因(同時也是本書另一大特色)是附錄了近六十幅與拜倫生活、創(chuàng)作有關(guān)的資料圖片,包括拜倫及家人、情人、朋友等的畫像,拜倫莊園、手跡、墓碑等的照片。這給讀者以豐富的感官印象。而與原作相比,中譯本還結(jié)合傳記內(nèi)容在全書各處插入了十余幅插圖,這些插圖線條簡單夸張,構(gòu)思頗具漫畫意味。如在介紹拜倫的劍橋讀書生活時,書中就插入一幅拜倫牽著狗熊在校園散步的滑稽插圖。我們從其他傳記中都曾讀到過拜倫為了表達對大學生活的不滿而揚言要讓他的寵物狗熊考牛津、劍橋的獎學金的故事,此圖與之對應,既表現(xiàn)了拜倫的叛逆情緒,也形象地揭示了青年拜倫在大學時期生活的荒唐和混亂。

        馬尚德對拜倫人生軌跡的描述往往有自己的獨特發(fā)現(xiàn)和處理。如對于拜倫1809年在獲得上議院席位并出版《英格蘭詩人和蘇格蘭評論家》之后為什么急于出國,很多拜倫傳記似乎認為其中不存在什么值得追究的問題。然而,本書作者卻認為:“他急著要離開英國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到現(xiàn)在還是一個謎?!币驗?,“他寫給翰生先生(拜倫的監(jiān)護人)的信中提到他并不是因為出版了那本諷刺詩,怕得罪人而要趕快逃出英國,‘但是如果能夠避免的話,我永遠不想再回到英國來住。為什么——這是一個謎……’”(名人版,第40~41頁)雖然本書未能揭開這個謎,但提出問題本身即已表明了作者的敏銳眼光和問題意識。本書對拜倫在生命的最后階段所煥發(fā)出來的崇高精神的關(guān)注,特別是對他在意大利和希臘的斗爭實踐活動的描述,在所有幾個中譯本傳記中比例是最大的。作者通過較多篇幅的細致介紹,表現(xiàn)出了對這位拿劍的詩人的敬仰之情。遺憾的是在解釋其動機時,作者難免仍落入了“個人英雄主義”說的窠臼。作者這樣解釋說:“拜倫向往做這些危險的工作,是另外有其原因的——他一方面想達到他早年崇拜英雄的想法;另一方面則感傷自己年華老去,不再吸引人,而渴望像他早年所崇拜的男女,很完美地來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名人版第152~153頁)難說拜倫沒有這種心理,但如果無視拜倫天生的同情心、反叛精神及對意大利希臘等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了解所激發(fā)的斗爭欲望和勇氣在拜倫最后歲月中的意義,則其解釋將肯定是片面的。

        本書中譯本有一處令人遺憾的常識性錯誤。第74頁有這么一段話:“這女子名叫克萊·克莉愛,她之所以會仰慕拜倫,是因為要向她的母親示威。她的母親瑪麗·高文和詩人雪萊私奔,起初她也暗戀著雪萊,并引起母親不安,如今她為了‘自謀發(fā)展’而找上拜倫?!比缢苤輦惓鰢?,確有一女子主動向拜倫示好,并成為詩人在英國的最后一個情人。此女名Claire Clairmont(通譯克萊爾·克萊爾蒙特,本書譯作克萊·克莉愛)。雪萊情人瑪麗·高文(“高文”又譯葛德文)是哲學家葛德文與第一任妻子所生,克萊爾則是葛德文第二任妻子改嫁葛氏前所生,因而瑪麗與克萊爾是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姐妹。誠然葛德文一家?guī)卓谌说年P(guān)系因為戶主的幾次婚姻而有些錯綜復雜,但其他幾種拜倫中文傳記、馬尚德傳記原文及有關(guān)雪萊的傳記等對這些女性的關(guān)系都是有一致而準確的介紹的。所以該中譯本如此失誤實在有些莫名其妙。它使得拜倫這張頗為“精致”的中國面孔出現(xiàn)了一絲瑕疵?;蛟S這就是“編譯”的代價?

        最正宗的面孔——伊麗莎白·朗福特(Elizabeth Longford)《拜倫傳》,杜若洲譯,臺北中華日報社出版部“傳記文學叢書之十一”,1979年6月出版

        莫洛亞的傳記權(quán)威可信,葉氏作品長于社會分析和資料印證,也極具獨特參考價值,鶴見的拜倫傳記聲情并茂,對于中國社會歷史有特殊影響??傊@些中譯傳記都有它們的價值和特色。但很長時期里,我們讀不到來自詩人同胞所寫的傳記,總覺得有點美中不足。如果說拜倫的生前好友愛爾蘭著名詩人托馬斯·穆爾的《拜倫傳》因為產(chǎn)生時間早、資料不全、缺乏沉淀和分析等原因,以及由于將詩人生平介紹和作品混在一起而顯得有點龐雜,因而導致中國譯者不愿意花功夫譯介給國人的話,那么英國當代教育家、政治活動家、歷史學家和著名傳記作家朗福特(1906~2002)的《拜倫傳》(1976)就算得上是一道正宗而較時鮮的英國本土產(chǎn)品了。

        朗福特寫過《維多利亞女王傳》《威靈頓公爵傳》等傳記作品。在寫出《拜倫的希臘》(1975)的基礎上,朗福特創(chuàng)作的這部《拜倫傳》雖然篇幅不長(中譯本約十三萬字),但由于本書創(chuàng)作時間相對較晚,且作者兼有文化與地域之利,所以本書還是有一些獨特之處的。

        比如作者介紹到,1864年英國曾給一些名人故居頒掛藍色紀念牌匾,拜倫在倫敦霍爾斯街(Holies Street)的故居當時也享受到此榮譽,但事易時移,如今不僅牌匾不見了,就是拜倫故居也被拆除,除拜倫銅像至今猶存外,原地矗立起來的是一家壯觀的百貨公司??磥恚Wo傳統(tǒng)文化和發(fā)展經(jīng)濟的矛盾并不只是在像我們這樣的發(fā)展中國家才有啊。作者還介紹,1938年,拜倫棺柩曾如何被打開查看;1969年,拜倫如何終于為西敏寺所接受,在“詩人角”獲得自己的一席之地……等等,這些都是身處詩人祖國的傳記作家提供給我們的零距離報道和貼身權(quán)威信息。

        朗福特沒有回避詩人與奧古斯塔的情人關(guān)系,但也沒有在道德倫理層面作過多的糾纏,只是作客觀的平實的敘述。對于同性戀問題,作者持同樣的態(tài)度和寫法,但她對劍橋男生約翰·艾德勒斯登(John Edleston)在拜倫心中“激發(fā)起一種‘激烈但是卻純潔的愛與熱情’”的敘述,卻比鶴見傳記中關(guān)于“賽沙組詩”的“謎”一樣創(chuàng)作動機的觀點要明確。這自然與作者身處二十世紀后期時代發(fā)展、觀念開放、社會對性生活價值取向趨于寬容的背景有關(guān)。

        作者雖為女性,但她對拜倫妻子安娜貝拉顯然并不同情,甚至還有相當?shù)姆锤?。這可從傳記中對安娜貝拉如何接近拜倫、欲擒故縱的拒絕拜倫求婚、拜倫幾乎放棄后她又主動寫信聯(lián)系(她捏造了一個拜倫的情敵刺激他)、最后受到暗示的拜倫第二次求婚,安娜貝拉終于首肯等等細節(jié)描寫上可以看出。無怪乎作者在講到拜倫被迫與妻子分居與流亡國外一事上的關(guān)聯(lián)時說,本來,“他是天生的獵人,但是在這件婚姻里,他卻成了被追逐的獵物。”(中華日報版,第94頁)作者以此突出了安娜貝拉工于心計、理性至上、控制欲強等與拜倫性情截然相反的性格特征,雖然語氣客觀,但讀者的傾向性已經(jīng)顯露無遺。

        在幾個中譯本中,朗福特本是惟一一部提到“希臘群島”(中譯名《哀希臘》)一詩的。《哀希臘》是《唐璜》第三章中的一首插曲,在詩中拜倫感嘆希臘古今盛衰的巨大反差,對昔日英雄輩出、今日卻臣服在異族壓迫下的希臘“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后來,拜倫又正是犧牲在希臘民族解放斗爭的戰(zhàn)場。所有這些,讓二十世紀整整上半個世紀的中國人對這位詩人及其《哀希臘》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味??梢哉f,《哀希臘》在中國的知名度之高,是其他外國詩歌無法比擬的。因此,朗福特的這一內(nèi)容(詳見中華日報版第31~32頁),非常符合中國人的歷史情結(jié)和審美期待。

        本書還是惟一一部提到拜倫創(chuàng)作吸血鬼小說一事的中譯拜倫傳記。原來,拜倫1816年旅居瑞士日內(nèi)瓦時,與雪萊及其后來的夫人瑪麗(當時雪萊未與前妻艾哈麗特離婚,故實只能算是情人關(guān)系)、瑪麗的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妹妹克萊爾(拜倫在英國的最后一位情人)等人為鄰。拜倫等四人在一次雨夜閑談之際,商定各寫一篇鬼怪的故事。但最終完成的只有瑪麗,她寫出了《弗蘭肯斯坦,或現(xiàn)代普羅米修斯》(Frankenstein,or The Modem Prometheus),這部著名的哥特小說后來還被譽為文學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說,被多次改編成電影。另兩位當事人雪萊和克萊爾都退出了,拜倫則寫了一個片段,“這個片段,后來被波利多利所竊用而寫成了‘吸血鬼’?!?中華日報版,第107頁)1819年出版的這部《吸血鬼》被認為是英國第一部哥特式小說。不過,本書沒有說明的是,出版商為了謀求銷量,還“竊用”了拜倫的名字,作品最早是以拜倫的名義在一種雜志上發(fā)表這部拜倫創(chuàng)意、波氏本人執(zhí)筆的哥特式小說的。無論如何,波氏客觀上替拜倫在哥特小說創(chuàng)作史上爭得了一席地位,這也該算是他對自己曾經(jīng)的雇主的一份報答吧。

        盡管這五種傳記各有特色并發(fā)揮了各自的作用,但相比西方拜倫傳記研究的豐富資源和不斷出現(xiàn)的新成果,中國拜倫傳記譯本如果仍然滿足于僅有的五副面孔就顯得單薄和遲滯了。或許不久以后再談此類話題時,我們?nèi)绻僖匾u現(xiàn)在的命名思路,就需要將越來越可觀的拜倫中譯本喚作“拜倫的諸副中國面孔”了。我們期待吧!

        欧美综合区|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 国产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av手机在线天堂网| 成年人男女啪啪网站视频| 国产精品自拍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av在线观看| 台湾佬娱乐中文22vvvv|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妖精| 亚洲一二三四五区中文字幕| 丰满少妇被啪啪到高潮迷轩|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 国产精品v片在线观看不卡| 男女超爽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123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少妇仑乱a毛片| 亚洲日韩∨a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高清国产品国语在线观看| 强迫人妻hd中文字幕| 亚洲av综合av国产av中文| 麻豆国产人妻欲求不满|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肥臀人妻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w|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99热成人精品国产免|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av| 国产丝袜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试看| 一本久到久久亚洲综合| 日本免费三片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