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會關系的產(chǎn)物,在和別人的交往過程中,逐漸變成他自己。細考起來,從出生開始,我們認識的都是陌生人,母親是認識的第一個,父親是第二個。沒有血緣關系的人,也是從陌生開始起步。有的不打不相識,成喜??;有的相見恨晚,是悲劇。
據(jù)社會學家分析,一個人周圍有28個熟人,但有些話你未必會對他們講。開口需要機緣,傾訴需要場合,煩惱和感覺來無影,去無蹤,來了,如鯁在喉,不吐不快,一旦過了那個時候,即使用槍逼著,也無話可說。搭機、爬山、上網(wǎng),都可觸動心底的話頭。
人活一世,朝朝暮暮的多,萍水相逢的少。和陌生人說話,是稀缺的點綴,沒有它也沒什么,有了它或許就有些不同。和陌生人,一般從ABC開始,既不求醫(yī)問藥,也不圖開啟智慧。多半是私情的宣泄,自我的表白,話到為止,各奔前程,沒有后遺。
傾訴時代的來臨,人們面臨改變。良言一句三春暖,話不投機半句多,同是天涯過客,相談何必曾相識?
因陌生而安全?
記者:不和陌生人說話,人就無法生存。但和陌生人說話,就有一定的風險。曾經(jīng)有一個女研究生,就因為在火車上和一個陌生的農(nóng)村女孩聊天認識,最后被黃毛丫頭賣到鄉(xiāng)下,成了窮光棍的老婆,受盡苦難。
周振基:有部電視劇,就叫《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丈夫不讓妻子和陌生人說話,因為妻子有可能紅杏出墻。大多數(shù)父母都告誡孩子,和陌生人說話不安全。
李雨霏:有時候,和陌生人說話覺得累,不知道說什么。但我現(xiàn)在的工作就要求我具備和陌生人溝通的能力,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不僅工作,而且生活、情感都需要認識更多的陌生人。
記者:在國內(nèi),能干的人公事私辦,做工作以感情為基礎,先打好感情基礎,再談公事才有效率和效果,先把陌生人混熟了再說。公事公辦就辦不了什么事。
李雨霏:我有感觸,陌生人會改變?nèi)说拿\。我的本科成績很好,完全符合上研究生的條件,但大四的時候,換了一個班主任,我沒有和他進行溝通,結果就沒上成。有時候,越是陌生人,越要比熟人更積極地去溝通。
周振基:雨霏很聰明,長于總結,應該說情商很高。有的人不敢面對面的交流,其實是沒有溝通的能力,嚴重的叫社交恐懼癥,這個癥下面還有許多亞型,形形色色。不是天下人都憋著要害你,不是一睜眼滿天下都是王八蛋。
李雨霏:后來我發(fā)現(xiàn),越是熟的人,我越要保持形象,越不敢說最私密的話,因為下次還得見面,總是有所保留,反而是陌生人,就一個小時的事,這輩子再也不會遇到,他影響不到我的生活,就會把自己的煩惱扔給他,我的隱私反而很安全。
王海林:有時候,熟悉的人更危險,往往是最要好的朋友出賣你,因為只有他知道實情和隱私,用這些獨家的信息去告發(fā)才有價值,所以叛徒危害最大?!秶恰分械姆进櫇u拒絕別人的愛情時,就使用法語,為的就是不讓同事們知道。
周振基:這可以理解。比如一個大姑娘,沒有成家,父母催得很急,有什么心事,就不敢和父母談了,和陌生人更容易開口。結果是,孩子的問題,父母最后知道;妻子的問題,丈夫最后知道。
因未知而神秘?
記者:易為公關公司的老總大龍說,每次到南方出差,總是有很多熱情的當?shù)厝酥鲃雍退蛘泻?,有話要說。因為他是外國人,對于中國人,有很多未知的因素,新鮮而刺激。
李雨霏:這和人的性格也有關系,有的人比較情緒化,比較沖動,對外界充滿好奇,和陌生人說了就說了,問了就問了。有的人比較冷靜內(nèi)斂,善于控制自己,比如周老師這樣,一見鐘情是不可能的,看來只能殺熟。
周振基:確實少了一條享福的渠道,挺悲哀的。人首先是一種情感動物,過于壓抑,宣泄的渠道過于理性,時間長了就會出問題,不過我的職業(yè)還算好。理性的人往往會選擇上網(wǎng),去結識新朋友,不必魯莽地見面,也很有收獲。
李雨霏:我沒有QQ號,有MSN,但只限于工作使用。如果要交流感情,我喜歡面對面的溝通,哪怕和陌生人,你可以看到他的表情和其他肢體語言,信息的真假、情緒的好壞,都很清楚,氛圍很愉悅,比如現(xiàn)在,盡管我們都還是陌生人。
記者:多少人癡迷于網(wǎng)絡,是因為網(wǎng)絡把對方的優(yōu)點和形象放大了,距離產(chǎn)生美,模糊和朦朧滋生了魅力,見面太傻,玩的不就是心跳嗎?每個人都有一堆故事,聽聽別人的傾訴也是一種享受。
王海林:在單位上網(wǎng)不太爽,肉麻的話不敢說,對方敢說,你也不敢收,同事和老板看見多不好。在家呢,又要節(jié)省開支。所以,有的人一出差,就會認識一幫人,回來四處宣講。
周振基:我一上火車,筆記本電腦就打開,把近幾天工作的情況整理記錄,要是有時間,我就會和陌生人說話,什么都談。很多苦悶,宣泄出來就好了一大半,找咨詢師還得花錢,有人聽,何樂而不講?
王海林:有的人四處旅游,就是為了結識陌生的朋友。我有一個女朋友,歷游天下,看景色倒在其次,每一次艷遇,都令她激動不已。她現(xiàn)在有一雙慧眼,幾句話就能知道對方是什么人,會有什么樣的故事發(fā)生。
李雨霏:這樣好,溝通嘛,對著一個電腦有什么好溝通的?你都不知道對方是誰,或許是同事替他打了一個字,或許是言不由衷的,真的假的不知道。
王海林:好朋友都是和陌生人大膽接觸、大浪淘沙之后沉淀下來的,不和陌生人接觸,就沒有優(yōu)勝劣汰的過程。
周振基: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畫家和一美女住隔壁,周圍的人都說他們倆有一腿,畫家也不爭辯。后來,畫家去世了,人們走進他的房間,發(fā)現(xiàn)兩個房間的隔墻上真有一道門,正當大家大發(fā)議論的時候,一個細心的人用手推那道門,才發(fā)現(xiàn)那是一道假的門,是畫上去的門。
李雨霏:現(xiàn)代人是在競爭中生存的,有時候特難,不知不覺就陷入困境,哪一條路是出路,你得一條一條地去試,多一個朋友多一條出路。沒有一個適當?shù)呐笥讶?,終將一事無成。
因短暫而忘情?
記者:人以群分,既然聊天,就會有所期待,期待得到滿足就會忘情。極端的例子,如《紅樓夢》里英蓮的父親和一個陌生的和尚說了幾句話,就手拉手跟著他出家去了,徹底忘了人世間的愛恨情仇。
周振基:確實有一類人,雖然遠隔千山萬水,但氣質(zhì)、性格、審美都很接近,這樣的人第一次碰到一起,雖然相互陌生,但可能相見恨晚。比如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就有曾經(jīng)相識之感,這是人生的驚喜。
王海林:一個朋友一次乘火車到沈陽出差,有一個通遼的女旅客和他聊了一個通宵,她什么都說,和丈夫的分歧、矛盾,全盤托出,沒有隱瞞。時間緊迫,到了沈陽,就沒有人聽了,也可能是壓抑了很久。
周振基:在壓抑的情況下,異性之間更容易敞開心扉。心理學家在瑞士一座橋上做實驗,陌生的兩人,一男一女,分別從橋的兩頭走過去。實驗者故意讓他倆不是擦肩而過,而是必須身體接觸,結果80%的男女愿意零距離親密接觸。
李雨霏:有時候,和陌生人溝通很單純。這個人還不錯,至少不讓我討厭,就說兩句。聊一下覺得沒意思就算了,如果有興致,就會留下電話號碼。
記者:假如你特想認識一個陌生人,可對方又沒有和你一樣相應的沖動,怎么辦?
李雨霏:他也是人嘛,再不愿意溝通,總會對一些事情感興趣,比如世界杯了,我就和他聊球,他就會滔滔不絕。根據(jù)不同的身份、年齡,和當時的氛圍,來靈活地確定溝通的切入口。有時候要有耐心打持久戰(zhàn),有多個回合。
周振基:氣氛很好,聊到開心處,你會發(fā)現(xiàn),兩人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近。如果你聽不到兩人說什么,就可以根據(jù)兩人之間的身體距離來判斷話題的親密程度,準確率可以得到保障。
王海林:對待一個陌生人,應該用積極的心態(tài)來面對,有可能就是一個天賜的良機,那是上帝把一個機會送到你面前,自己還不接手?
李雨霏:人生確實會有這樣的轉折點,我的一朋友在意大利酒會上認識一個老頭兒隨意聊了一下,很投機,誰想到他就是歐洲某品牌服裝的老板,不久,就任命她做中國區(qū)總經(jīng)理,而她對服裝原本一竅不通,一面之緣改變一生。
周振基:幾乎所有的愛情片都是講述兩個陌生人如何戲劇性的開始,然后逐漸了解,消除誤會,然后終成眷屬,或者成為悲劇。最哀婉的就是因時間緊迫,而速成婚姻。比如《魂斷藍橋》中男主角要上戰(zhàn)場,兩個陌生人認識沒幾天就結婚了?!独葮蜻z夢》中兩個中年人也是在一周之內(nèi),走過了所有本該漫長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