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韓寒”事件是壞事,也是好事。好就好在它把社會大眾的目光聚焦到了博客和網絡上,讓人們開始關注并且感受到了網絡上諸多消極現(xiàn)象的嚴重性,從而認識到網絡文明、網絡道德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文明辦網、文明上網”目前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無論網站、網民還是有關各方,都已經積極行動起來,為凈化網絡環(huán)境、樹立網絡新風添磚加瓦?;叵肭皫啄辏嘘P部門也搞過多次類似的活動,但都沒能產生如此重大的社會影響。這次之所以為社會大眾所認可,成為網站、網民的共同行動,一個直接原因就是今年以來的博客熱及“博客韓寒”現(xiàn)象。
今年24歲的韓寒6年前以小說《三重門》成名,成為“80后”新生代作家的代表。今年3月初,由于對文學評論家白燁評價自己和“80后”作家及其作品的一篇學術論文不滿,韓寒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上大發(fā)網絡臟口。
“博客韓寒”使一些社會知名人士深受傷害,嚴重污染了網絡環(huán)境,成為“網絡臟口”的代名詞。令人憂慮的是,“博客韓寒”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xiàn)象,成為一些網民的網絡生存狀態(tài)的寫照,這也是韓寒以此嘯聚網民,受到眾多Fans哄抬追捧的深層原因。那么多網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把大逞網絡臟口的韓寒視為網絡英雄。
韓寒事件是壞事,也是好事。好就好在它把社會大眾的目光聚焦到了博客和網絡上,讓人們開始關注并且感受到了網絡上諸多消極現(xiàn)象的嚴重性,從而認識到網絡文明、網絡道德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于是,在社會輿論的呼吁下,先是千龍網等14家網站發(fā)出《文明辦網倡議書》,接著全國其他網站和相關協(xié)會等社會團體紛紛聲明響應,廣大網民也群起擁護熱烈參與討論獻計獻策,很快形成一股“文明辦網、文明上網”的熱潮。
當然,大家擁護,對網絡道德建設極其有利,但并不意味著就大功告成了,需要做的具體工作很多。網站上一些不良信息,通過網站自查或網民舉報也容易刪除,關鍵是一定數(shù)量的網民的思想觀念有待于扭轉。也就是說,文明辦網相對來說控制起來容易,文明上網因為匿名、分散等原因,操控起來難度就比較大,這就是“博客韓寒”現(xiàn)象能夠風行網絡的肥壤沃土,也是網絡道德建設的難點之所在。
還有人對網站上綱上線,這就限制了網絡言論自由,其實這是對言論自由的誤讀。
網絡道德建設的重點還是在網站自身,因為光靠呼吁網民加強自律,雖然也能產生一些成效,但并不可靠。很多人都是匿名上網,不像在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言行引人側目,甚至會受到人們當場批評,從而增強自我約束能力。所以,必須在強制方面下大功夫,網站管理人員應對網絡臟口、海量留言、評論和BBS論壇、博客網站加強審讀,遇到有問題的言論堅決刪除,或者利用技術手段對一些主題詞匯進行過濾。
總之,就是要讓那些不良習氣嚴重的網民“張不了口”,使他們切切實實感受到,在網絡上要想發(fā)言,就必須改掉原來習以為常的網絡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