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悄無聲息地過去了,回過頭看,不只是一路的忙碌,還有一些東西值得回味。一年來,我用心追逐著我的教育夢想——實現(xiàn)文化管理,打造班級生態(tài)文化群。時至今日,略有所成,并常以此自慰,即使辛苦些。也來了勇氣,用些許文字記錄下一路上發(fā)生的點點滴滴。先哲云:“我思故我在”,我僅以自己的方式來懷想過去的日子。
有效聽課——理想課堂的催生劑
衡量理想的課堂,應(yīng)該有許多緯度。但我堅信,理想的課堂定然不能或缺理想的學生,特別是理想的聽課效果。
如何幫助學生提高聽課質(zhì)量,是我一直關(guān)注和思考的問題。在農(nóng)村學校任教八年的經(jīng)歷中,常常被那里孩子質(zhì)樸的聽課態(tài)度和有序的聽課紀律所打動。然而,當我發(fā)現(xiàn)城里的學生聽課比較隨意時,起初有些茫然,之后又覺得謾罵不是方法,敲桌不夠高雅。我就想,怎樣才能改變這種不理想的聽課狀況?于是,我開始摸著石頭過河,逐漸探索出一條路來,即對本班學生堅持不懈地實施聽課狀況調(diào)查。
我把全班61位學生分成10組,各組選出一位負責任的評價組長,全權(quán)操作小組評價的事務(wù),要求每天下午放學后用10分鐘的時間進行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當然,評價的結(jié)果要絕對公開化,我采取的方式是張榜公布,接受全班監(jiān)督。
態(tài)度決定一切。有效的聽課,是以好的聽課態(tài)度為基礎(chǔ)的。由此,我確定調(diào)查的第一個緯度就是聽課態(tài)度。我把聽課態(tài)度細化為很認真、一般、不認真三種情況,要求每位學生針對一天來的聽課態(tài)度進行真實的自我評價。
行動就會有收獲。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能強化聽課的效率。由此,我確定調(diào)查的第二個緯度就是參與程度。我把參與程度細化為積極、一般、不積極三種情況,要求每位學生就一天下來的課堂參與程度進行真實的自我評價。
在學生就這兩個緯度自我評價的基礎(chǔ)上,然后進行總體上的小組評價,結(jié)果呈現(xiàn)為優(yōu)秀、一般、較差三等。同時,每組還可以為同學聽課或老師上課提出有益的建議。當然最終還要以激勵與懲罰來鞏固效果,我是將其與幸福銀行掛鉤的。
久而久之,好的聽課習慣就養(yǎng)成了。學生愛聽、會聽了,教師才能心情舒暢。
制度——以人為本,體味幸福
班級管理的對象是人。人不同于物,人是有感情、有思想、有理念的。簡單地說,人是活的,會發(fā)展的。其實,學校生活是學生自身生命不可復(fù)演的一種經(jīng)歷。出臺制度的出發(fā)點正是基于學生的再發(fā)展,而非簡單機械地強迫管理。
幸福銀行制度,其實就是對班級進行的一種量化管理,主要包括獎、罰兩部分內(nèi)容。與別人不同的是,我在這期間加入了濃厚的游戲成分,即引入了銀行管理的儲蓄、支取和借貸方式。說白了,就是對孩子的童真和玩性的尊重,甚至呵護。儲蓄即贊美和獎勵,它是一種促使人不斷完善的美好途徑。支取即批評與懲罰,沒有批評與懲罰的教育必然也是不完整的、失效的。但我以為對學生的贊美與欣賞要遠遠多于批評與懲罰,即使批評與懲罰也要既講求原則又不乏人情味。借貸即諒解與寬容,人性關(guān)懷不應(yīng)只是一個美好的詞語,更應(yīng)是實實在在的行為。所以,我將這種制度美名為幸福銀行??鞓泛托腋5墨@得不僅是學生作為人的一種權(quán)利,也是我們的教育本真與歸宿。我常想,在我們的教育管理下,學生們?nèi)羰コ砷L的快樂與做人的幸福感,即便是暫時上了重點中學,也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
幸福銀行,存入的不僅是量化分,更是成長的快樂與發(fā)展的幸福。
讀書、寫作——師生生命成長的雙翼
“一本適時的好書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閱讀方向影響人生的理想,閱讀理念確定人生的成就,而閱讀范圍界定人生的視野?!边@話不假。
于是,學期初我給自己定下了一個計劃:每月堅持讀一本好書,每周至少寫一篇隨筆、案例或論文。細細算來,學期初到今日竟花了500多元買書,出自拙筆的文字也有5萬多。
同時,我也向?qū)W生推銷一種新讀書主義的觀點:再窮也要買書,再累也要讀書,再忙也要讀書……讓讀書和反思成為一種習慣。
本學期,自從建立了班級圖書角后,每周一~周五的午休期間便成了學生集中閱讀的時間,那種徜徉在書香中的浪漫和愜意很是溫馨。
而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也與日俱增,在我的博客《心靈牧歌教育網(wǎng)志》上有許多同學跟帖發(fā)表文章。
我就這樣堅持和學生一起讀書寫作,與他們一起享受成長的樂趣。我相信,每讀一本好書或?qū)懸黄牢模褪欠N下了一顆美德的種子,使得心靈日益豐滿;也積累了一筆人生的精神財富。
成果展示窗——用夢想與激情點燃青春
當我們走過時,重拾成長的足跡,鮮活的好像是在昨天。
于是,我動手把教室后墻上的一方塊騰空,制作了一個以“夢想、激情、幸福人生”為主題的學生成果展示窗。在11月22日的時候,我將每位學生在這之前獲得的各種榮譽或成就,按小組展覽了出來。據(jù)我統(tǒng)計,全班61位學生,共有52位同學獲得過各種各樣的榮譽或成就,獲得最多的一位達27項。此后,我堅持將每位學生獲得的各種榮譽或成就及時張榜,從不落下誰。
親自參與了這項活動后,我有些感動,原來孩子們的成長經(jīng)歷竟是那樣的精彩。而這些成長經(jīng)歷,能夠幫助他們尋找到人生發(fā)展的本真意義和價值。
感動之余,有一個設(shè)想逐漸浮現(xiàn),我開始操作2005年感動八年(5)班五大人物和五大事件的評選活動。我動員學生做好感動八年(5)班人物評選候選人和感動八年(5)班事件評選候選事件的推薦工作。最后由學生投票評出感動八年(5)班五大人物分別是:曾瑞悅、章達平、張巧巧、黃輝玲、董譽譽。還有韓紅偉、王文浩、林曉寒獲得提名獎。還評出感動八年(5)班五大事件及提名事件五件。這些讓人感動的人物及事跡都在成果展示窗里給予張榜宣傳。
學生反映這樣的活動很有新意,極具價值,能夠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身邊真正的榜樣,獲取成長的動力。從活動的開展中學生學會了感動和感恩,找尋到了人生的新支點。
成果展示窗,它是一個展示學生風采的舞臺,是一片青春與追求交融的天地。激情與夢想的碰撞就是創(chuàng)造。
自主生活——悄悄蒙上你的眼睛
有些時候,我在班級中的地位是可有可無,那時很多人都把我忘了。比如,有這么一次經(jīng)歷:某天早上,我看見同辦公室的幾個班主任案頭有一堆圖書借閱登記卡和小袋子,而我沒有。午間的時候,我來到教室,卻看見十來位同學正圍成幾團,專注地忙活著借閱登記卡的填寫和小袋子的粘貼。
再如,某周五的周評課上,我和科學蔡老師去往廈門,英語許老師、語文陳老師外出學習,數(shù)學金老師請病假,剩下61個學生只能自習,但無論是班干部還是普通的同學,他們的表現(xiàn)可圈可點。
還有,本學期我班已摘取15顆四項競賽紅星,難能可貴的是這些成就都是出自他們自主管理之手。對于四項競賽,我真的很少插手。
這樣的時刻,常常會有,這樣的事情,常常會出現(xiàn)。
我以為在班級管理中,該放手時就得放手。班主任不能是全職保姆,我不贊賞事必躬親,甚至有些時候還要難得糊涂。要大膽培養(yǎng)學生干部,學會讓自己在后臺遙控他們,這才是理想的。學生只有學會自主生活了,能做自己的主人了,才可以自由而不偏離正途地成長。我想在這方面,自己已經(jīng)邁出了步子,需要的是繼續(xù)大膽地闊步前行。
當然,我所進行的這些嘗試,還僅僅局限在文化管理的低層面,還需進一步提升。文化管理的魅力無限,期許更多的人能進行有益的探索,但愿在追逐教育夢想的途中我能特立而不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