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和冬青一樣,是要在春天百花爭艷之后,趕在端午節(jié)前后開放的。六月的江南,正是梔子花香的季節(jié);聞著那熟悉的香氣,看到那一朵朵潔白的梔子花,就不禁想到生我養(yǎng)我的故鄉(xiāng)。
我出生在江漢平原的一個美麗的小城鎮(zhèn)——新溝嘴,每當(dāng)梔子花開,但見那美麗的少女、豐盈的少婦頭上、胸前都別著一朵梔子花,別有一番風(fēng)韻。獨愛梔子的不只是花季少女、嫵媚少婦,就連那年逾古稀的家婆頭上也插著一朵潔白沁香的梔子花。雪白的花瓣、醉人的花香在日漸變得躁熱、喧囂的六月,愈發(fā)顯得恬靜,給人以平和、給人以輕柔。微風(fēng)一吹,那甜甜的香氣,便充盈了整個大街小巷,醉了田野,醉了純情的少男少女,也醉了全城的家公家婆。
偶爾一個桃擔(dān)的少女,頭上別著一朵梔子花從幽長的街道盡頭走來,那甜甜的香氣就隨著少女輕巧的腳步聲蕩漾在整個街道里,久久縈回,悠然不斷。
盡管梔子潔白、黃蕊,香氣馥郁,但是進不了宮闈,上不了妃鬢,它迎合的只是江南小兒女的情懷,迎合的是田野的性情、大眾心境,然而這正是它圣潔之處,它潔而不嬌、香而不媚。牡丹雖華貴,比不了它的蓬勃;海棠雖嬌艷,比不了它脫俗。
梔子是圣潔的花,是禪意的花。
于是故鄉(xiāng)新溝嘴那如玉如緞的東荊河沿岸,那綠簇簇的梔子花樹,那芳香潔白的梔子,便成了今生今世我腦海里永遠(yuǎn)的風(fēng)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