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曾幾何時,教師被看作是太陽底下最神圣的職業(yè),現(xiàn)代社會中令人尊敬和羨慕的工作。然而不知不覺間,籠罩在教師頭頂?shù)墓猸h(huán)日漸暗淡,教師的地位和聲譽不斷下降,越來越多的否定的聲音,從各個方面、以各種方式一起指向教師:社會的質疑、專家的批評、家長的抱怨、學生的貶低,諸如此類,一時間教師似乎成了眾矢之的,成了中國教育的病灶和拖累。對此,廣大教師自然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他們的直接的感觸和心情又是如何呢?或許,他們最想說的一句話就是:現(xiàn)在的教師,真不容易!
中小學教師普遍反映:“太累了!”
27.55%心理反應異常,54.44%對自己當前的生活質量不滿意或很不滿意,70%多出現(xiàn)“職業(yè)厭倦”情緒……遼寧省大連市教育工會近期對全市中小學教師進行了工作生活狀況調查,其結果令人擔憂。
不堪重負的心理
據(jù)悉,調查采取按整群隨機抽樣法,抽取大連市19所中小學全體教師共1374名組成樣本,其中有效樣本為1343名。調查共篩查出370例心理反應異常者,占總調查人數(shù)的27.55%,其中達到偏重痛苦水平的有87例,占總調查人數(shù)的6.48%。小學教師的心理反應異常為37.13%,初中教師心理反應異常為29.62%,高中教師心理反應異常為23.53%。調查表明,農村學校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如城市教師,女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如男教師,54.44%的教師對自己當前的生活質量不滿意或很不滿意。按五級量表賦值法統(tǒng)計,教師對生活的滿意度僅為2.8。70%多的教師出現(xiàn)“職業(yè)厭倦”情緒。在回答“如果讓您重新選擇職業(yè),您還會選擇當教師嗎”時,有55.28%的人回答“不”,有20.67%人回答“說不清楚”。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調查分析顯示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沉重的工作負擔
長期加班加點,缺乏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教師們普遍反映:太累了!調查顯示,83.01%的教師每天在校工作時間9小時以上,其中30.82%的教師在校工作時間達12小時以上。畢業(yè)班的教師每周工作時間超過80小時,不僅周六、周日不能休息,法定的節(jié)假日也很少休息。出現(xiàn)上述問題,原因是教師課時多,額外負擔重。按規(guī)定,教師周課時量初、高中為10~14節(jié),小學班主任10~14節(jié),科任教師16~20節(jié)。而調查顯示,41.72%的教師超過了這個標準。除了教學工作外,教師還有許多“額外負擔”:普通話培訓、教學培訓、現(xiàn)代化教育信息技術培訓、職稱英語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公開課比賽、科研論文,以及各級各類檢查評比、考核評估,令人應接不暇。一位初中教師甚至說:“如果說學生進中學是下地獄,那么教師每天都生活在地獄里。”
巨大的精神壓力
對教育工作的難度來源,36.1%的教師選擇了“學生難教育”,32.4%的教師選擇了“社會輿論誤導”,27.35%的教師認為“師生關系不融洽”,這部分教師心理異常檢出率高達49.2%。在訪談中,一半教師表示不愿意或者非常不愿意當班主任,近八成的教師當班主任是因為“職評的需要”和“學校的安排”。家庭的“小皇帝”成了教師的“上帝”,很多家長把學校當成了托兒所,認為只要交了錢,班主任就得管好孩子,學生放學了沒有地方去,學校、教師就得負責“看孩子”。教師的精神壓力還來自社會對教師期望的不斷增高與對教師評價的不斷惡化。從來沒有人像教師那樣被賦予那么多崇高的稱號,也從來沒有人像教師那樣長期置于廣大青少年和家長的監(jiān)督之下。一些教師表示,對于教師中存在的個案問題,媒體、社會進行大肆聲討,也加重了教師的精神負擔。行風評比,教育部門多排在倒數(shù)一、二位,教師形象跌落到歷史最低點。調查中,61%的教師認為現(xiàn)在教師社會地位不高,老師呼吁:請大家公正地看待教師這一職業(yè),不要“神圣化”,也不要“妖魔化”。獻身教育事業(yè)的愿望與崗位競爭的矛盾也是教師精神壓力之一。調查中,有13.8%的教師認為自己有可能下崗,有21.6%的教師自己“說不清楚”。素質教育的理念與應試教育的實際,更使教師們無所適從。每天認真從事著“應試教育”的是教師,最厭惡“應試教育”的也是教師。調查中,43.41%的教師把“學生的考試成績”列為對自己壓力最大的事情。
尷尬的工資收入
大連中小學教師月平均工資是1352元,低于1545元的全市職工平均工資。一個大學本科畢業(yè)的新教師,第一年實習期間的應領工資是711元,實領工資是524元,如果評上二級教師,工資是770元。許多從外地招聘來大連的教師租房子就花掉半個月工資。調查中,收入低也被教師列為壓力最大的事情之一。24.57%的教師認為自己是中等水平,30.2%的教師認為自己工資屬中等偏下水平,34.1%教師認為自己工資屬低水平,其中小學教師認為自己收入是“低水平”的達到66.9%。收入不多,硬性的支出卻不少。必須參加的“繼續(xù)教育”費用每次300元。職稱評定,申評“一級教師”每次交費50元,申評“高級教師”每次交費300元,一次沒評上,下次還得交。職稱評定必須有相應級別的論文,申報論文每篇得交費80-300元不等。普通話等級考試收費50元,計算機學習考試也要交費。
枯燥的精神生活
中小學老師們早晨上班進校,除了上課、管理班級就是備課、輔導學生,“整天就是悶頭干活”。下班回家則要做家務、備課、看書。缺少文體、娛樂活動,有的學校甚至一年中從未組織教師搞過活動,能經(jīng)常參加健身活動的教師僅有14.31%,很少或從不參加健身活動的教師占59.25%,他們的心理異常檢出率達41.6%。缺少社會交流,52.36%的教師很少或從不與人交流。在調查“心里煩悶時您會首先與誰交流”時,37.86%的教師選擇與家人交流,39.66%的教師與同事和朋友交流,有18.60%的教師選擇自己調節(jié),有2.39%的教師借機發(fā)泄。很少或從不與家人交流的教師心理異常檢出率分別為27.8%和48.5%。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