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珠寒/編譯
這是圣誕節(jié)之前不久。一個怒容滿面的中年人站在動物收容所的柜臺前,手里抓著一只德國老牧羊犬脖子上的皮帶:“你們?yōu)槭裁床辉敢馐杖菟?”他大聲叫嚷道,“我必須把它處理掉!”
負責收容事宜的律師再一次試圖向他解釋:“參孫已經(jīng)14歲了,太老了,不容易被人收養(yǎng)?!彼f。
“噢,那么,就把它拿去殺掉吧?!蹦莻€男人不耐煩地大叫道,“我想把它處理掉。”
“我們收容動物不是為了把它們殺死,”那位律師解釋道,“我可以冒昧地問一下你為什么不愿意留下這條狗了嗎?”
“我看見它就受不了,就是這樣?!蹦莻€男人恨聲說道,“如果你們不愿意把它殺死,我就自己開槍把它射死?!?/p>
那位律師盡量掩藏住自己內(nèi)心的恐懼,平心靜氣地向那人指出射殺動物是違法的。她竭力勸說那個男人去與他的獸醫(yī)商量,看他有沒有辦法解決這件事。
“我不打算再在這只動物身上花一分錢了。”那個男人厭聲厭氣地咕噥著,猛地用力拉了拉拴在狗脖子上的皮帶,怒氣沖沖地走出門外。
出于對那條狗的關心,那位律師記下了男人的卡車牌照,并且迅速為參孫做了個祈禱。
幾天之后,有人發(fā)現(xiàn)了一條被遺棄的德國牧羊犬。它被送到了動物收容所。工作人員認出它就是參孫。它的主人在他自己居住的城市把它扔掉了。警察局找到他,向他問話。他直言不諱地承認他最近離了婚,心煩意亂,就拿那只牧羊犬出氣。他本來就不想要那只狗,之所以保留它,是出于對他妻子的怨恨。現(xiàn)在他的妻子走了,他也就沒必要再養(yǎng)著它了。他甚至連看它一眼也忍受不了。他因遺棄罪受到了指控,而參孫則被留在了收容所。
那個男人的妻子和他們的兒子住在賓夕法尼亞。當他們聽到發(fā)生在參孫身上的悲劇時,他們驚駭極了,并且立即同意讓它去和他們一起住。
但是有一個問題:那個男人的妻子在離婚之后,幾乎一文不名了。她必須工作,沒有時間親自去新罕布什爾帶走那條狗,并且也拿不出其他辦法。她不愿意再讓參孫待在收容所里了,但又不知道該怎么辦。
“我們會想辦法的。”收容所里的工作人員這樣安慰她,但事實上,他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他們也很關心那條狗。參孫以前一直都和它的主人們住在一起。不過幾個星期的時間,它的整個世界就徹底改變了。它開始郁郁寡歡,工作人員通過它的眼睛能夠斷定,如果它不能盡快回去和主人一起生活,它就會因精神萎靡而死。
當距離圣誕節(jié)只有兩個星期的時候,那位天使出現(xiàn)了。他是駕著一輛敞篷小型載重貨車來的,年齡在35歲左右。他是從一個在動物收容所工作的朋友那里聽說參孫的情況的。他愿意開車送參孫去賓夕法尼亞,而且愿意在圣誕節(jié)之前辦成這件事。
這個提議令收容所里的工作人員精神振奮,但他們也很謹慎。一個陌生人為什么會愿意開車行駛數(shù)百英里的路程,送一條狗給他根本不認識的人呢?他們必須確定他是一位遵紀守法的公民,確定參孫不會被賣給肉商或者被扔在州際公路上。
那個男人對他們的小心謹慎非常理解。經(jīng)查證,他確實是一位正直守法的公民。在交談的過程中,他向他們解釋了他愿意做這件事的原因:
“去年,當我去食品雜貨店購買食品的時候,我把我的狗留在了我的貨車里?!彼忉尩溃爱斘以谏痰昀锏臅r候,我的貨車失火了。我聽到人們的叫喊聲,就沖出商店,可我看到我的貨車被大火吞沒了。我的狗對我很重要,而它當時陷在了大火里。我試圖靠近貨車,但人們拉住了我。然后,我聽到有人大聲喊道:‘狗脫險了!狗脫險了!’我尋著聲音望過去,看見一個我以前從未見過的男人正抱著我的狗。他冒著生命的危險把我的狗從大火中救了出來。我永遠也還不清欠他的這筆債。就在你認為不再有英雄的時候,一位英雄出現(xiàn)了?!?/p>
“就在彼時彼地,我發(fā)誓,當別人心愛的寵物遇到麻煩的時候,如果我有機會幫助他,我就會去做。而當我聽說有關參孫和它主人的事情后,我知道我的機會來了,這就是我到這里來的原因?!?/p>
聽了他的解釋,動物收容所里的工作人員都感到非常驚訝。他們?nèi)贾滥谴呜涇嚑I救事件。各大報紙都刊登了這件事,收容所還給那位見義勇為的英雄頒發(fā)了獎品,但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參孫的天使會與早先發(fā)生的那件好事有關。
幾天后,參孫和它的天使出發(fā)了。那只狗似乎也知道它就要回家了,它的耳朵豎了起來,眼睛也比平時明亮得多。
就在圣誕節(jié)前不久,收容所收到了一封信。里面有一張精美的圣誕節(jié)賀卡,還有一封感謝信,以及兩張照片:一張是歡蹦亂跳的參孫正和主人們一起在雪地里嬉戲玩鬧;另一張是參孫正和他們依偎在圣誕樹旁。參孫真的回到了屬于自己的地方,收容所里的工作人員知道,在那里,它將會和它的主人們一起幸福地生活下去。
參孫的回家之旅是一個真正的圣誕節(jié)奇跡,那些天使——和英雄們——在你需要他們的時候,也許仍然會出現(xiàn),甚至以最不可能的形式出現(xiàn)。
[編譯自美國《感動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