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典奧運會上,雖然美、中、俄居前三位,但獎牌位于第四名的澳大利亞更令人刮目相看。要知道,這個位于南半球的國家只有2000萬人口,如果按人口比例分?jǐn)偑勁?,澳大利亞?yīng)該名列前茅。
一個國家能取得如此驕人的體育成績,與其人民熱愛運動的天性密不可分。在悉尼留學(xué)期間,我不禁被澳大利亞人的這種天性深深吸引住了。
我在St.George醫(yī)院的急診科工作,每天都接觸到許多病人。澳大利亞是一個高度移民化的國家,所以我的病人的“祖國”遍布全世界,其中以歐洲為主,有英國人、法國人、意大利人,還有不少希臘人。和他們聊天,既了解了西方文化,又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開始的時候,我很納悶:這些歐洲人不待在自己發(fā)達富裕的家園,跑到幾千公里外的澳大利亞扎根落戶,圖個啥?后來我慢慢了解到,澳大利亞廣闊的國土、優(yōu)美的環(huán)境、豐富的物產(chǎn)和寬松的社會制度,使許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夠在這里和平共處,相互依存。來到澳大利亞的移民非常具有進取精神和活力,人們在創(chuàng)造家園的同時,也將部分精力投入到各種體育運動中。記得一位希臘裔的老人對我說,他天生喜歡運動,澳大利亞是運動者的天堂,即使上了年紀(jì),也可以開著車在1號公路上跑幾天,環(huán)繞澳大利亞一圈。
我的住處離海邊不遠,在早晨和休息日,我喜歡沿著海岸的林陰路跑步,一邊鍛煉身體,一邊欣賞喜歡運動的澳大利亞人。有時我駕車在悉尼的郊區(qū)行駛。悉尼市區(qū)不大,最令人著迷的是郊區(qū),不時可以看到各種體育運動場:足球場、網(wǎng)球場、橄欖球場、高爾夫球場。高爾夫在澳大利亞是一項平民化的運動。如果沿海岸行駛,還可欣賞到在水中嬉戲和與海浪搏擊的人們。
澳大利亞人最喜歡哪些運動呢?
水上運動:包括游泳、帆板、沖浪、水上摩托、帆船、游艇等。除了堪培拉外,澳大利亞6個州的首府都在海邊,我們熟悉的悉尼歌劇院、布里斯班的黃金海岸都是海洋文化的代表,所以,水上運動成為澳大利亞人的至愛。凡是能在海上進行的運動,都有人去嘗試。在蔚藍色的大海里,你可以看到人們駕著快艇或水上摩托飛馳;踏著沖浪板在波濤中穿梭,借助風(fēng)力使傘升騰而人在水面滑行。這些運動既需要力量,更需要勇氣。水上運動使人的全身肌肉和骨胳得到整體的鍛煉,心肺功能也獲得良好的滋養(yǎng)。
陽光健身:澳大利亞有許多迷人的海灘。夏季的一天,我來到世界著名的Bondi海灘。連綿數(shù)里的沙灘上躺滿了成千上萬享受日光浴的男女老少,三三兩兩,仰臥或俯臥,讓陽光灑滿全身,讓海風(fēng)撫慰心靈。不少女性裸露。上身,乍一見還不敢直視,可放眼望去,這種“無上裝日光浴”可謂比比皆是,西方人的習(xí)慣可見一斑。雖然有人認(rèn)為過度暴曬會增加皮膚癌的患病率,但作為萬物生長之必需,陽光對人體健康的良性刺激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
對抗性運動:比如橄欖球、英式足球、棒球等,需要強壯的體格和堅強的意志。在悉尼大學(xué),我觀看過幾場橄欖球賽,對抗性非常強,幾乎到了“肉搏,’的程度,觀眾的反應(yīng)也十分熱烈和投入,高聲吶喊,手舞足蹈,使我不禁想起一句精辟的話——人類具有好斗的天性。在和平年代,對抗性的體育運動最能體現(xiàn)這種天性。澳大利亞建國200余年,在本土上沒有發(fā)生過戰(zhàn)爭,這是否可以部分地解釋澳大利亞人對運動的熱愛呢?
培養(yǎng)耐力的運動:包括跑步和騎自行車。澳大利亞適合跑步的地方實在太多了,許多人喜歡沿著海邊的林陰路(為跑步者設(shè)計的專用道)跑,也有人喜歡在沙灘上跑。悉尼附近海邊的海鷗特別多,跑累了可停下腳步和紅嘴黃腳的海鷗逗趣一番。許多人行道的內(nèi)側(cè),鋪設(shè)了專用的自行車道,自行車運動是許多年輕人喜愛的項目。節(jié)假日常可見到一群群戴著五顏六色頭盔的自行車愛好者,在公路上進行訓(xùn)練或比賽。
戶外的休閑活動:我在澳大利亞認(rèn)識了不少朋友,我發(fā)現(xiàn)他們假日很少待在家里,除了上教堂和去超市購物,其余時間更樂意在戶外活動,比如約幾個朋友到公園燒烤、駕車到海邊兜兜風(fēng),或打一場高爾夫球,最起碼也要在陽光下為房前屋后的草坪剪剪草。
有一句頗具調(diào)侃意味的話說,現(xiàn)代的體育愛好者是一些盯著電視看比賽的“球迷”。澳大利亞人雖然也喜歡看電視體育節(jié)目,但同時又投身到運動之中去,這確實是很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