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5年1月4日,國內(nèi)各大媒體幾乎都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登了這樣一張照片:溫家寶總理擁著一名男孩,緊閉著嘴唇,強忍著淚水。
照片中的男孩悲痛欲絕,他的父親在去年陜西銅川“11·28”礦難中不幸罹難。新年伊始,溫總理在銅川慰問遇難職工的家屬時,面對這位失去父親的孩子,流下了淚水。
短短三天時間,僅新浪網(wǎng)上向總理表達敬意的留言、跟帖就達到6000余條。
對于總理的淚水,人民并不意外。他的“親民”總理的形象早已經(jīng)深入人心:他曾經(jīng)在除夕夜下到720米深的煤礦井底與礦工同吃年夜餃子;他曾在非典時出現(xiàn)在北大食堂與學生共進午餐;他曾為普通農(nóng)民熊德明追討拖欠的薪水……
在被總理的真情感動之余,面對著接二連三的災(zāi)難,網(wǎng)民也在感慨:什么時候,我們的總理可以不必為人民的苦難再次眼含淚花?
啟示:①總理與他的人民一同承擔苦難;②淚水的背后是責任。
2、一次,馬克·吐溫應(yīng)邀去做一場講演。臺下的觀眾十分熱情,紛紛傳遞紙條向他提問。
演講快要結(jié)束時,主持人神色有異地將一張紙條遞給馬克·吐溫。馬克·吐溫打開一看,上面寫著兩個字:“笨蛋?!彼届o而認真地說:“剛剛遞紙條提問忘了署名的人很多,但是,只簽名而忘了提問的人我還是頭一回遇到?!?/p>
啟示:①生活中需要幽默;②善于抓住對手的弱點。
3、“我只是在自己尋找快樂。”
丹麥女王在無聊時借翻譯外國文學作品來打發(fā)時光;久而久之,她成了個翻譯家。當別人問她是如何取得如此成就時,她做了這樣的回答。
啟示:①快樂需要自己尋找;②只要堅持,你一定會有所收獲。
【劉曉曄/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