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
zwd
在我們這里,前幾年開始實行教師聘任制。我想就實行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首先,聘任制的基本原則是“能者上,庸者下”,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往往并非這樣。一位同事曾總結說“有上課才會下課,不上課的不下課,不在學校的永不下課”。也就是說,下課的都是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而學校的后勤人員,各級教委、教研室等人員或有后臺或有關系,永遠不用擔心聘不上。能夠在教育上混的絕對是有關系有后臺的人物,無關系、無后臺的教師是不敢混的。
其二是聘任的標準問題。為了顯示聘任的公正,肯定要制定一套標準,無論什么樣的標準,起關鍵作用的有三項:學生考試的成績,領導的評價,學生的評教。而這三項也是分歧最大最有爭議的,其負面作用在我們這里很明顯。學生的成績并非完全與教師個人的努力成正比,有很多其他因素能影響到學生的成績,例如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參照學校的教學水平等。另外教師的工作也并非只是為了學生考試的時候考出一個好成績,還有更重要的責任是育人,而育人的成效并不是一年半載就看出來的。在聘任中,領導的評價至關重要,現(xiàn)在校長已經(jīng)相當于學校的土皇帝了,“下崗”成為校長的口頭語,教師為了保住飯碗,不得不努力改善與領導的關系,加重了教育腐敗,更使學校缺乏民主監(jiān)督機制。還有學生評價教師,使有的教師心有顧忌,為了討好學生,結果是該管的不管,什么事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利于對學生的管理與培養(yǎng)。
其三是聘任名額問題。不管學校的老師水平如何,總有一些教師要下崗,但是學校間的師資水平相差是很大的,就像一個學生,各門功課平均90分,在這個學校可能是倒數(shù)第幾,而在一些學校,這個分數(shù)可能是前幾名,怎么能一刀切?
最后,現(xiàn)在很多的鄉(xiāng)村學校教師嚴重缺編,有誰來保證新聘任的教師就一定能比原來的教師好?倒是看到有人通過所謂的聘任擠進教師隊伍。
只有解決這些問題,聘任制才能真正推行。
不僅僅是打破“鐵飯碗”
袁杰偉
教師聘任制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并不是把教師的鐵飯碗打破就完事了。從現(xiàn)在推行聘任制的學校來看,在打破教師鐵飯碗之后,由于沒有解決系統(tǒng)問題而存在的弊端是非常明顯的。
首先,在《勞動法》等維護勞動者利益的法律法規(guī)還不能得到很好落實的情況下,教師的合法權益很可能會被漠視。在我們縣有一所省重點中學,由于學校領導過分注重經(jīng)濟效益,高價增收計外生,致使無法承擔學費的學生流向他校。加之學校管理不善,基建又多,大搞不務實的形象工程,耗費了大量錢財,導致老師的津貼經(jīng)常被拖欠。一些教師一怒之下離開學校,辭職的辭職,調(diào)離的調(diào)離,學生、學校、家長的利益都受到了損失。由于對勞動法和維權沒有信心,沒有一個教師選擇“合法”形式維權,更沒有教師選擇去“告”校長,而是都選擇了憤然出走。
還應該看到,聘任制下的老師對學校沒有了人身依附關系,老師從學校人變成了社會人。這是諸多改革者認為的一種社會進步,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其負面的影響。學生的利益如何保證?譬如學校招的重點班或?qū)嶒灠?,最初是打著學校一些名師的牌子辦的,學生也是沖著名師來的。但已是社會人的名師不一定能夠在學校長期呆下去,水往高處流,他們完全有可能一年半載之后再到更適合自己生存的地方去謀生了,這將使學生的利益受到損害。
改革要以人為本,不是說把人弄下崗、把鐵飯碗打破就行了,配套的系統(tǒng)工程比讓人下崗這事更重要。
對校長的監(jiān)督要到位
李堅
學校實行聘任制本是舶來品,在國外原是一種優(yōu)勝劣汰、清除教師中南郭先生的機制。這種機制,是在實行校長選舉制,以及重大問題交教師委員會或校理事會作決定、并以教師為主體地位的條件制約下實行的,聘任制對教師地位不應該有絲毫動搖。但是,這種機制在我國目前實行,未免過于倉促。因為我國公立學校校長由上級主管部門直接任命,教師對他們的權力毫無制約。這樣一來,教師作為被動受聘者對校方的聘任權既沒法監(jiān)督更沒法干預,聘任能否公正,取決于掌握聘任大權的領導的個人素質(zhì),這顯然是一個最靠不住的因素。何況,即使校方謹慎而公正,也絲毫改變不了教師在實行聘任制的過程中淪為打工者的事實。由于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在教師聘任制實施的過程中,無法律法規(guī)可依循,造成對教師聘任制本身的任意性和實際上的教師管理的非規(guī)范性。例如有些校長對那些敢于在工作中對其工作作風不滿或提出意見的教職工,往往不予聘任。
盡管根據(jù)《教師法》的規(guī)定,教師聘任制下的教師與學校之間的法律關系是一種平等的關系,因而教師的聘任與否是教師“自由”選擇的結果。但是,社會的政治制度與經(jīng)濟體制對教育體制的影響,特別是對學校內(nèi)部管理體制的影響使我們看到,現(xiàn)行的教師聘任制下,教師的被聘實際上是一種間接的強制結果和教師的被迫服從。學校也正是通過占有和控制教師在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生活中所必須的資源,以及實現(xiàn)利益的機會,進而處于一種絕對的優(yōu)勢地位,由此形成學校對教師的支配關系。教師只有以服從為代價才能換取這些資源、利益和機會。因此,實行教師聘任制,首先要解決校長選舉制和校理事會制等一些基本管理體制問題。
打造自己的鐵飯碗
王永飛(遼寧省建平三家中學)
目前教師聘任制的確有很多問題,但這并不是教師聘任制本身不合理。實施教師聘任制是大勢所趨。
現(xiàn)在的鐵飯碗是國家給的,有人認為自己一旦做了教師,有文憑,有編制,也沒有什么過錯,就可以高枕無憂了。當我們要實施聘任制,打破這種鐵飯碗時,為什么有壓力甚至恐慌,是不是感到自己的實力不夠強?
面對教師聘任制,國家給的鐵飯碗不存在了,但自己給的鐵飯碗?yún)s可以與你相伴一生。無論教師聘任制怎樣進行,總的目的是不會變的,那就是要用具有真才實學的人,德才兼?zhèn)涞娜?。真正體現(xiàn)“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教師標準。我們有了這方面的素質(zhì),又怕什么呢?教師聘任制的結果總不會是用大量的平庸之輩吧?
因此教師要善于打造自己的鐵飯碗。要讓自己的飯碗越來越鐵,就要不斷學習,勤于實踐,在學習與實踐的碰撞中不斷成長。也許我們不能成為名師,但我們可以向著名師的方向努力,有了這樣的信念,有了這樣的行動,還怕沒人聘用你嗎?
要有配套的保障機制
戴林東(江蘇泗洪職業(yè)教育中心)
為了讓“聘任制”順利實施,必須建立健全教師職業(yè)的保障機制。目前教師當中,確實有一部分教師因為多種原因,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顯得“不稱職”,成為時代的“弱勢群體”。這些教師教了多年的書,一下子在“聘任制”中被淘汰掉,其失落感應該是十分明顯的。如果讓他們在落聘后連生活保障都沒有,那是不近人情的,也是有悖教育改革宗旨的,更不符合我國社會保障政策。所以,實施“聘任制”,不僅要淘汰弱勢教師,而且還要讓那些弱勢教師有退路。應該建立相關制度,促進弱勢教師積極進修,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質(zhì),盡快趕上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對那些實在提升不了的教師,可以在非教學的服務崗位上讓他們找到自己的位置,按照他們的勞動貢獻給予相應的報酬,特別是對他們的各種福利給予必要的保障。這樣,才能確?!捌溉沃啤狈€(wěn)妥地施行。
教師要迎接挑戰(zhàn)
史峰(山東省莒南縣路鎮(zhèn)一中)
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早于課程改革若干年,卻落得個改而不變,這足以說明人事改革之難;但無論如何,改革是必然。
面對非改不可的現(xiàn)實,教師不能被動應付,而應學會主動迎接挑戰(zhàn)。一是要從心理上認同改革。認同改革就是認同現(xiàn)實,如果不能任同時代前進的方向,可能就會在這場變革中一敗涂地。二要從行動上適應。改革過程中一定會以損失一些人的利益為代價,不然就不稱其為改革了。我們要拿出適合改革要求的一些實際行動,提高師德水平,精修業(yè)務能力,讓自己在改革中站得穩(wěn),行得順,不做改革的落伍者。三要學會從改革中“獲利”??v觀近些年的改革總是有一個共同的特征:越改越好,少數(shù)人失利,多數(shù)人獲利。人事制度改革有既下崗的危險,更有上崗的機遇,要學會抓住機遇,成為改革的受益者。
牢騷無法抵制這場改革,與其在牢騷中反對,不如在實干中接受挑戰(zhàn)。
聘任制解放了教師
張志艷(黑龍江省大慶市乘新小學)
教師聘任制在打破教師鐵飯碗的同時,也從體制上解放了教師。實行聘任制以后,教師可以通過雙向選擇,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每個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保證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同時,使一些毫無責任意識的教師無法繼續(xù)呆在教師的隊伍中,有效的凈化了教師隊伍。
聘任制應體現(xiàn)以人為本
陳惠芳(江蘇丹陽教師進修學校)
某學校迎接省實驗小學的驗收,要隨機抽課聽課,抽到了兩位中老年教師,一位快五十了,一位已經(jīng)五十多了,他們從來沒有外出學習過,也從來沒有上過公開課,為了不讓自己的課堂教學給學校驗收拖后腿,他們自己跑到臨鄉(xiāng)的一所小學去試教,效果不理想,重新調(diào)整教案后,又跑到另一所學校去試教……
實行聘任制,這兩位老師很可能首先被淘汰:普通話不標準,教學不夠機智,方法也不靈活......可他們已經(jīng)在這個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即使他們不夠優(yōu)秀,不夠出色,他們確實是那么認認真真做著每一件事情。如果因為聘任制,他們將不能再從事教師這個職業(yè),這對他們公平嗎?
每一項制度的制定和落實,都要以人為本。只有在安定的環(huán)境下,人們才能安心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不是在制度壓制下的提高,而在于引導和培養(yǎng)。在“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已經(jīng)演變成“今天就是努力工作,明天也得努力找工作”的過程中,包含了多少人的辛酸淚。請別讓教師再流淚了!
談“聘”色變是不自信
黃玉華(浙江寧波萬里國際學校)
“打破鐵飯碗,推行聘用制,能者上,庸者下?!痹诖罅Πl(fā)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今天,這實在算不上什么新聞,但為什么一用在教師身上,大家反應就如此敏感、如此強烈?從根本上講,還是缺乏自信所致。
這種不自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源于對自身能力的擔憂。有些教師由于種種原因在工作中不注重業(yè)務鉆研,不善于學習提高,理論水平和教學水平都停留在“維持”層面,不具備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其實,無論何種體制,自覺提高自身素養(yǎng),真正提高教育質(zhì)量都是根本。這一點對于生活在民辦學校的老師感受尤深。民辦學校要在市場競爭中取勝,必須靠質(zhì)量取勝,好的教育質(zhì)量需要高素質(zhì)的教師隊伍來打造。所以民辦學?;静捎媒處熎溉沃?,以求儲備良好的師資,而民辦學校的教師迫于競爭的壓力就必須不斷充電,提高教育水平,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最終受益最大的是學生。
所以,我個人非常支持教師聘用制度的實施。